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青春期的喜悦(3)成功与失败


请长按保存图片到手机相册

转发朋友圈,向主内家人分享

耶稣爱你



亲爱的家人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聚焦于“成功观”,以及它对孩子们成长的深远影响。在教育中,我们经常提到一个重要理念,那就是在安全的情况下给孩子失败的自由。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曾说过:“失败也好,成功也好,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应对。”孩子们需要感受到,我们相信他们通过失败能够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尝试后的失败总比不尝试要好。因为生命中大部分的学习都是通过失败而来的。

如果父母对失败持有错误的看法,孩子们可能就难以发挥出全部的潜能。试想一下,若一个孩子害怕在父母面前失败,他可能因为担心父母的不悦或爱的减少,而选择安于现状,避免挑战自己的极限。这样的孩子宁愿退缩,满足于及格,也不愿意冒险尝试,生怕面对父母失望的眼神。

每一次这样的失望互动发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就会愈加疏远。作为父母,面对孩子的失败时,我们应当看到未来的可能性,认识到失败中蕴藏的宝贵教训。无论是成就上的挫败,还是人际关系上的困扰,我和我的妻子都会帮助孩子们发现其中的痛苦,并鼓励他们不要否认失败的痛苦。同时,我们帮助孩子们看到,挫折中可能隐藏着他们未曾想到的胜利。

当孩子们将失败转化为成功时,我们会大力表扬,让“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理念真正融入他们的生活中。这样,他们便能培养出一个正确的态度,面对失败时更加积极。

接下来,我想借由《红楼梦》中的两个人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面对同样情形,人们的反应是如何截然不同的。暮春时节,面对同样漫天飞舞的柳絮,林黛玉的心情总是忧伤的,见花落泪,触景伤怀。这是她惯常的情感体验,原生家庭的影响让她一直活在过去,无法憧憬未来。而薛宝钗则从中看到了机会,她写下了“韶华羞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佳句。在薛宝钗眼中,柳絮无根的弱点,反而成了柳絮的长处。她看到了本来是坏事的东西反而成了长处,正因为她有这样的眼光,才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

我们在培养孩子时,是希望他们成为林黛玉那样,悲观地看待世界,还是薛宝钗那样,看到一切的潜力和机会?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位家长深思。

接下来,我想分享几个实用的方法,帮助孩子们勇敢面对失败:

1. 将“失败”这个词从我们的字典中永久删除:我们相信人生只有成功和成长。在孩子受挫时,我们应告诉他们:“这次没有成功,没关系。我们看看有什么需要学习的,下次就能离成功更近一点。”比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时,经历了1600多次的失败才最终成功。我们一起加油!

2. 认同孩子受挫的情绪:分享自己的失败经历,让孩子们知道,我们也曾感受过伤痛和失望。我们可以说:“这次没有成功,我理解你的感受。”并把握机会,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传授给孩子,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3. 建立正确的成功观:如今,社会上许多人都在追求“成功”,并且要尽早实现。社交媒体上更是充斥着许多“几十岁就退休”的成功案例。这使得我们的孩子面临着无形的成功压力。我们要通过沟通,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长处和潜力,使用学业规划等工具,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和潜力,体会发挥自己优势的喜悦。与此同时,孩子们需要理解并体验到,考试有标准答案,而生活没有标准答案。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断强调对孩子们的无条件爱,无论成功或失败,这种爱永远是他们的安全感来源。

亲爱的家人朋友们,我祝福大家都能培养出拥有积极情感体验和对未来有乐观憧憬的孩子。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0)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