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灵修】敬拜三要素,一个不能少(诗99篇上)


诗篇99章

5你们当尊崇耶和华我们的 神,

在他脚凳前下拜。

他本为圣。


99篇是同样是一首普适性的公共敬拜的诗歌,主题依旧是“耶和华做王”,不同的是,这首诗歌从当对神的态度——“以敬畏之心敬拜上帝”展开表述。侧重点是“合主心意的敬拜”,其中至少包含了三个我们需要注意的敬拜要点:


第一、情感

从这首诗歌的语气看,全首诗歌充满了对上帝的真挚情感。这是礼拜的第一要素。我们知道礼拜的礼仪是敬拜表达对神之信仰的文化符号,是礼仪对信仰和教义的演绎,即我们总要有一种适合文化习惯的,最能触动心灵的敬拜方式。但如果说礼拜的礼仪和敬拜的心灵相比谁更重要的话,我宁可认为是心灵比礼仪更为重要。大卫就说过:

诗51:16 你本不喜爱祭物,若喜爱,我就献上;燔祭,你也不喜悦。17 上帝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上帝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

可见,感情的投入是敬拜的生命,礼仪的投入是敬拜的升华。从某个角度看,礼拜的礼仪就是帮助我们感情对上帝的皈依,和理性对上帝的认知。从感情和教义上帮助我们认识和亲近上帝。如果礼仪使我们无法专注情感的皈依,礼仪就本末倒置了。

新约时代,耶稣就责备法利赛人,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简单地说,就是,他们只专注于敬拜礼仪,但心灵却失去了情感和敬虔。故,敬拜的第一要素是情感的投入,即心灵的敬虔。


第二、礼仪

这不是说有了内在的敬虔就无需外在的礼仪了。实际上,礼仪和敬虔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而非对立关系。因为内在的感情,需要一个符合文化习俗的形式表达出来,特别是公共敬拜,需要一个公众都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那就是圣礼了。

一个人有了内在的敬虔,有了对上帝的情感。他对上帝的态度,他的行为就一定变得敬虔而有节。那种对敬虔的心灵,及内在的感情,有时甚至是一种难以抑制的激情的外在行为的规范,就是礼仪。

每个文化表达感情和感激的方式都不同,因此,如何在一个公众场合规范那种表达内心敬虔的行为模式,这就成了礼仪需要思考的东西。因此,崇拜就有了礼仪学。礼仪是为了更为适切和恰当地表达我们的内在感情。故,礼仪是需要的,也是必要的。有质量的敬拜一定要有感情的投入,和适切表达感情的礼仪的规范。

同时,礼拜还不仅仅是一群敬拜者的礼仪表达,也是借着礼仪对救恩的演绎,是一种福音的见证。因此,公共圣礼成了教会福音见证的一部分。


第三、敬畏

在感情和礼仪之外,我们还需要有个“监护人”,那就是敬畏之心。敬畏之心可以让对上帝的爱与感情不至变为放肆和宣泄,礼仪不至变为形式和束缚。我们固然要在上帝面前释放,我们的行为也当受到约束。但释放不是宣泄,约束不是束缚。套用耶稣留给我们的伦理观——礼仪是为敬拜设立的,敬拜不是为了礼仪设立的。故,保障敬拜之中感情与礼仪之平衡,有爱而不放任,有礼仪而不至束缚的就是我们内心的敬畏。

敬畏有时是良心的提醒,有时是圣经启示之真理的规束,有时是圣灵的警告,有时是他人的警示。敬畏之心可以让我们摆脱私欲的放荡和人性的伪善。

现代有些教会极为重视礼仪,敬拜逐渐沦为一套呆板的模式。而有的教会则极为重视感性,随性释放地敬拜,虽然可以帮助感情的投入,和人性的释放,但过了敬畏的那个度,就变成了宣泄与放荡。金拉克牧师在其《我错了》一书中就表达了这种他曾经有过的失误。他说,我真是爱上帝,但敬畏不够。我的失败在于我失去了敬畏。也许,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看到他的失败,和今天很多教会的失败,其实真是源自“感情的爱与文化的礼仪及内心的敬畏”之间,失去了一个基本的平衡和联谊。


合主心意的敬拜少不了这三个基本的因素——感情,礼仪与敬畏。敬拜,就是有敬畏之心的“礼”拜。





亲爱的父上帝:


我感谢祢没有嫌弃我们

掺杂了多少人性软弱的敬拜,

也没有因为我们祈祷的缺憾,

而厌弃我们的祈祷。


祢如此完美,

却接纳了我们的不完美,

祢如此圣洁,

却接纳了不圣洁的我们。


但祢将完美的教导教给了我们,

将追求美善的愿望放在了我们里面。

求祢帮助我日趋完美,

提升我们日臻完全。


好让我们能以彰显祢的荣美,

活出祢同在的见证。

唯愿祢在我们身上得着荣耀,

在我们的生活中被高举而见证。


奉耶稣基督的名祈求!

阿们!


反思


1.个人敬拜是否需要一定的方式和礼仪?为什么?


2.敬拜有哪些要素?分别有何内涵?对你有何提醒?


3. 【诗99:5】你们当尊崇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在他脚凳前下拜。他本为圣。

心灵的敬拜需要哪些要素?上帝看重什么事?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72)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