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佳节倍思家庭观

请长按保存图片到手机相册

转发朋友圈,向主内家人分享

耶稣爱你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标志着春节的结束,新一年的开始。元宵节的庆祝包括吃汤圆,象征着团圆,寓意着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从元宵节的寓意里我们不难看出,追求家庭和睦与幸福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渴望。无论是中华文化中的“家和万事兴”,还是我们基督教信仰中的家庭观念,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始终承载着人类最深沉的情感和责任。家庭的和睦不仅关乎夫妻间的彼此相爱,更关乎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和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可是,当我们审视现如今这个世代,人们似乎越来越忽视这些看似平凡却至关重要的责任与关系。

 

在年轻的一代中,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恐婚”的状态,婚姻和家庭似乎成了一种束缚,甚至成了他们心目中的“桎梏”。许多年轻人开始高呼“单身万岁”,认为单身没有压力、没有责任,生活可以更加自由自在。即使有的年轻人选择了结婚,也不愿意生孩子,认为孩子是一种累赘和负担,怕给自己的生活带来麻烦和压力。这种现象并非孤立,它反映出一种对家庭责任的逃避和对自身舒适的过度追求。

 

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中,盛行着这样一种桥段“我嫁给你不是为了做家务的,我自己家也不是没活干”。乍一听,好像还挺有道理,但深入思考,你会发现其中潜藏着极度的自我主义思维。这样的观念认为,个人的利益和需求应当置于一切之上,甚至超越婚姻和家庭的责任。可悲的是,这种“我行我素”的态度往往最终导致了夫妻间的冷漠,甚至家庭的破裂。家庭不再是彼此扶持、相互承担的共同体,而变成了两个相互竞争、追求个人舒适的战场。

 

然而,我们从圣经中可以看到,家庭的真正意义并非如此。神在创世时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世记2:18这句话揭示了家庭的根本意义:家庭是神为人类预备的一个彼此扶持、互相帮助的关系。在神的眼中,婚姻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更是为了承担责任,为了爱与奉献。而这种爱,正如圣经所描述的,是无私的,是舍己的,是为他人着想的爱。

 

耶稣在马太福音中曾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太福音16:24这是对信徒的召唤,是对家庭关系的启示。在婚姻和家庭中,舍己是爱的体现。丈夫为妻子舍己,妻子为丈夫舍己,父母为子女舍己,子女为父母舍己。没有这种舍己的精神,婚姻便无法长久,家庭也难以和谐。“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这一教义,为我们的家庭生活提供了清楚的指引。

 

如果我们不再珍视家庭的责任,不再愿意为了家庭而牺牲自己的舒适和便利,社会的结构必然会发生变化。婚姻不再是人们渴望和追求的目标,生育也不再是传承生命的责任。这不仅是对家庭的背离,更是对神创造秩序的漠视。

 

作为基督徒,我们有责任重新审视家庭的意义。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要有勇气去承担家庭的责任,去担当父母、丈夫、妻子、子女的角色,去捧起神赋予我们的使命。正如使徒保罗所说:“丈夫要爱妻子,如同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以弗所书5:25夫妻之间的爱,不是建立在互相要求和索取上,而是建立在无私的奉献和牺牲上。

 

家庭的真正意义在于我们彼此相爱,彼此奉献,为了更大的目标而努力。圣经中所教导的爱,是无条件的爱,是包容、忍耐、牺牲的爱。这种爱是我们每个人在家庭生活中必须持守的核心价值。它不是一时的激情,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是面对困难时的坚持,是在彼此摩擦中仍能坚守的信念。

 

在元宵节这个象征团圆与和睦的节日里,我们不妨借此契机,反思自己对家庭的态度,重新审视婚姻和家庭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作为基督徒,我们要意识到,家庭是神的祝福和使命。我们要珍惜神赐予的家庭,勇敢地承担责任,乐意为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付出,因为家庭的和谐和幸福正是荣耀和见证神的工具。

 主播:默默  后期:光明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2)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