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0阅读
请长按保存图片到手机相册
转发朋友圈,向主内家人分享
耶稣爱你
【太5:6】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饥渴慕义,常常被人理解为渴慕神的话。但是,实际上,饥渴慕义的意思,要远比爱慕神的话宽泛得多。
“饥渴”和“慕”,这两个词语都很好理解。但是,“义”到底指的是什么呢?义这个词,在我们中国古代思想中,也常常会被提到,是一种古代哲学概念,意为仁义、道义、公正。
义这个词,在圣经中一共出现了九十多次,原文编码为1343,这个字源于1342。和合本把这个词翻译成“义”,是非常准确的。原文就含有:对的、合乎标准的、公平、合法、正派、正直等等一切美好的意思。
每个人都会有“渴”的感觉,但是,我们常常会为什么而渴呢?在约翰福音中,主耶稣对一位撒玛利亚的妇女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
人们常常渴的是“这水”,“这水”指的就是地上的追求,像爱情、地位、金钱、学问、美食、娱乐等等。只要不犯法,我们也不能说这些追求都是不对的。但是,渴慕这些东西,绝对不会使自己成为这里所说的有福的“饥渴慕义的人”,而且这些东西,也无法给我们带来真正的满足。
【一.怎样是饥渴慕义】
#1.渴慕神:
【约一2:1】 我小子们哪,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
饥渴慕义,首先就应该渴慕神自己,因为主耶稣就是那义者。
什么是渴慕神呢?就是我们每天很喜欢来亲近他,昼夜所思想的也都是他。自古以来,在渴慕神的方面,信神的人中就可以分为两类人。一类是真正渴慕神的人,他们与神之间有亲密的关系。另一类是仅仅表面亲近神,满足于宗教的活动。
耶稣时代的许多犹太人,尤其是祭司、长老、文士、法利赛人这些当时的公会领袖。从表面上看,他们都是一群很爱神的人,因为又是献祭,又是讲道,又是奉献,又是施舍。
但是,实际上,别说他们谈不上爱神了,就连最基本的重生得救也谈不上。主耶稣很直接的指出,他们的父就是魔鬼,他们的结局将是在地狱中受更重的刑罚。因为他们所谓的爱神,不过只是在嘴唇上的。他们遵行神的话,也只是故意在人前作秀的。
会祷告,会讲道,这些都没有用。有条成语叫“叶公好龙”,他们就是这样的人。百姓都以为他们是爱神的人,哪知神的儿子真的站在他们眼前的时候,他们却亵渎他,弃绝他,钉死他。
真正爱神的人,必定也会爱慕祷告、爱慕聚会,必定也会常常施舍、奉献。但是,他们这么做,不是为了让自己得到什么利益,而是为了让主心得满足,是出于爱神的心。反过来说,我们不能只看外面的结果是好的,就以为某些人是神喜悦的,更要看他们里面的动机是什么。
有的教会,他们的信徒都能非常积极参加聚会。这不是好事吗?但是,如果详细了解一下,才发现这是一间守律珐的教会,他们在讲道中常常会讲“如果你不来守这个日子,你的家庭就会被神咒诅”,他们被吓得只好硬着头皮来参加聚会。如果是以这样的心态来聚会,我们不能说他们是渴慕神的。
还有的教会,他们的信徒都能非常热烈的赞美神,又蹦又跳很狂热。赞美神这是好事啊,也是所有真正渴慕神的人该有的表现。但是,如果你仔细了解一下,才发现他们在讲道中常常会讲“赞美能治好你的病”“赞美能让魔鬼躲着你”“赞美能让你百事顺利”等。
他们为了病能好,为了鬼别来,为了办事恒通,那就都多多赞美吧。如果是以这样的心态来赞美,我们不能说他们是渴慕神的。因为他们只是为了利用神来满足自己,并不是单纯因为神自己的美好。
我们人呢,常常就满足于只要看结果是好的,那就行了。但是,我们的主,却更在乎我们的动机是什么。如果主耶稣只在乎结果的话,那么,文士和法利赛人就应该是最讨神喜悦的一群人。
五饼二鱼之后,众人拥戴耶稣作王,承认他是当来的基督,这不是很好的事吗,主耶稣本来就是王、就是基督啊。但是,主耶稣为什么却离开他们呢?
因为他们拥戴耶稣作王,并不是真的想顺服这位王,而是想利用这位王。耶稣过到海那边去。第二天,有更多的人也追了过来,都想要继续跟着主。我们可能会说,跟随主的人越多越好呀。
但是,主耶稣一点也没为此高兴,也没有满足他们的请求。以至于这些人后来又都离开了。
难道主耶稣不希望更多的人跟从他吗?当然不是的。而是因为这些人来跟从主,并不是为了悔改,满足主心。而只是为了吃饼得饱。也就是说,他们跟从主不是为了爱神,而是为了爱他们自己,满足自己的肚腹。
【诗42:1】神阿,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
主耶稣降生时,有几位东方的博士,是渴慕主自己。他们朝拜主,不是为了向主索要什么,而是为了献上礼物。
主耶稣复活后,为什么首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因她爱慕主。她早早的去坟墓,不是为了向主索要什么,而是为了向主献上香膏。这些人才是真正渴慕主的人。
#2.渴慕神的话:
【诗119:131】我张口而气喘,因我切慕你的命令。
我们平时在提到饥渴慕义的时候,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渴慕神的话。诗篇一百一十九篇,是诗篇中内容最长的一篇。全诗只讲到一个主题,那就是——神的话。诗人在形容他爱慕神的话语的时候,所用的表述方法非常有趣,但是,却又非常准确。
他说,他爱慕神的话语爱到了“张口气喘”的地步。一个人若是没有亲身经历,是很难想出这样的用语的。
张口气喘,是指透不过气来。
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会遇到因运动劳累而让人张口气喘的情况。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因极其爱某个人或某种东西而产生的激动,也会让人张口气喘。比如,有些粉丝遇到他们所爱的明星时,常常会激动得喘不上气来。但是,诗人在这里,是爱慕神的话,爱到了张口气喘。
为什么要如此爱慕神的话呢?这是因为神的话太宝贵了,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益处。
我们要建立正确的信仰,需要神的话;我们属灵生命的成长,需要神的话;我们胜过撒旦的试探,需要神的话;我们得到智慧聪明,需要神的话。
圣经说,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大多数基督徒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收入不高的。常常起早摸黑的工作,收入还是很拮据,只能是艰难的勉强维持生活。
如果每天要再挤出一点时间读经、祷告,每周也要再挤出一点时间参加聚会的话,那么,剩下的时间就更紧张了。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们的收入。
于是,有一些弟兄姊妹就被迫选择少读经、少祷告、少聚会,或者有的人干脆就不读经、不祷告、不聚会了。但是,无论有怎样的理由,这样的选择都是不正确的。
或许因着把一部分时间放在了读经聚会上,眼前的收入是减少了一点。但是,从长远看下来,所得到的益处,是远远的大于减少的那点收入。再说,即使是眼前的收入,也不一定真的会减少,因为神有更多的赐福途径和赐福方式。
就算再忙,我们也不要把灵修的时间忙掉,这是底线。
如果我们能把灵修的时间,看为像吃饭、呼吸一样的重要。我们真的看重与主亲近的这件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真的是爱神、渴慕神的人。那么,你就会发现,把时间挤出来就不难了。说到底,有没有时间灵修,还是与我们到底爱不爱神有关。
其实,今天有许多信徒真正的问题是不认识真理的宝贵,因此他们就不渴慕神的话,于是他们就不常读经,这样对圣经就非常陌生。因缺乏真理就会进一步造成了他们的生命很脆弱,容易跌倒,或者跟从异端。
人家诗人是爱慕神的话,爱慕到张口气喘。咱们常是不爱慕神的话,一打开圣经就犯睏哈欠连连。
在新约圣经中,彼得也劝我们要爱慕神的话,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彼前2:2-3】 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你们若尝过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
#3.渴慕象神:
【罗7:22-24】 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原文作人)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
饥渴慕义的第三个意思,就是渴慕象神。现代科学向我们解释了生物的基本特征,都是由它的基因决定的。有些生物,你看它的幼虫阶段,与成虫几乎完全不同。但是,长着长着,就越长越像,最后就完全一样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就是因为在它的生命里,早已就有了一个最终的蓝图,它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仿佛都是奔着这个蓝图去的。同样,凡重生得救的信徒,在他们里面就好像已经有了神儿子生命的基因。尽管在生命幼小时,与基督完全不像,倒是几乎与世人差不多。但是,在他里面有一个生命,就是奔着基督的样式成长的。不断地舍己,不断地成长,越成长,就越像基督。
我们所领受的新生命,会引领着我们朝着神儿子的样式发展。得救之后,如果我们还想按照旧人的方式说话、行事,就会觉得里面有一个无形的力量,要把我们扭回到正道上。耶稣基督的样式,就像是一个模具,要把我们每个人都模成这个样子。我们相对于主耶稣的样式不足的部分,圣灵会给我们加添。我们相对于主耶稣的样式多余的部分,圣灵会给我们削掉,直到把基督成形在我们心里,然后,外面满有基督的身量。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是否渴慕象神很重要。因为我们里面虽然有了神儿子的生命,会把我们向着主耶稣的样式引领。但是,我们里面同时还有我们原来旧造的在亚当里的生命,把我们往与神为敌的方向牵引。所以,这个时候,作为中间“我”,也就是我意志的选择就非常重要。“我”既可以选择体贴肉体,也可以选择体贴圣灵。肉体是我们的老东家,是陪着我从母腹中一起来的,我们早已习惯了听从他。而且体贴肉体不需要信心,体贴肉体的利益可以眼前立刻兑现。所以,当“肉体”和“圣灵”都想来管理我们的时候,我们更容易听从“肉体”的。所以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情感上渴慕象神,因而在意志上我们才会选择攻克己身(肉体),叫身服我。当然,这个过程是不容易的,也是较为漫长的。正像我们刚才读到的罗马书第七章的经文,是一个很痛苦的经历。保罗说“我真是苦啊”。
弟兄姊妹,如果你信主很多年了,却没有“我真是苦啊”的经历,这或许不是因为我们的生命很好,生活很得胜。而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立志行善,仍然随从肉体,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一灵肉争战的过程虽然很苦,但是,争战的结果却是可以预见的,那就是属灵的生命会日见强盛,肉体的生命会日见衰微。【撒下3:1】 扫罗家和大卫家争战许久。大卫家日见强盛。扫罗家日见衰弱。
为了能更好的象神,我们除了需要立志行善,竭力的舍己之外。还有一件事也同样重要,那就是要多多地亲近神。
摩西有一次在山上四十日与神同在,领受律法。下山的时候,摩西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脸因耶和华和他说话就发了光。山下的百姓看见摩西的面皮发光,就害怕挨近他。摩西就用帕子蒙上脸。
但摩西进到耶和华面前时,就揭去帕子,及至出来面对百姓时,就蒙上帕子,如此反复多次。圣经说,神就是光,耶和华神是日头。摩西亲近神,摩西的脸上就反照出神的荣光。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越亲近神,就越像神。
如果一个卖化妆品的人,从我们身边走过,即使她身上没有喷洒香水,我们也能从她的身上闻到一股化妆品的香味,这是因为她总是呆在充满香味的环境里。从机修工的身上,我们就能闻到机油的味道;从医生身上,我们就能闻到药品的味道。同样,从常常亲近神的人身上,我们就能“闻到”上帝的味道。反之,从常常亲近世界的人身上,我们就能“闻到”世界的味道。
#4.渴慕神显现:
【徒1:11】 加利利人哪,你们为什么站着望天呢?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他怎样往天上去,他还要怎样来。
主耶稣被接升天的时候,门徒定睛望天。这时身边忽然出现两位天使,他们对门徒说:“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他怎样往天上去,他还要怎样来”。从那时起,这句话就成了所有圣徒最强烈的盼望,就是盼望耶稣基督再来。
整本圣经的最后一卷书是启示录,在启示录的最后,圣灵借使徒约翰留下了一句祷告“主耶稣啊,我愿你来”。这样的安排,意味深长,就在圣徒对主耶稣再次显现的盼望中,结束了神对整部圣经的默示。
那么,我们是不是一位真的殷切盼望主耶稣再来的圣徒呢?
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基本上绝大多数人都能吃得饱、穿得暖了。条件好一些的,已经有了自己的商品住房,和各种电器,甚至是轿车也进入了许多家庭。
但是,往往物质条件越好,人对基督再来的盼望就越淡。认为基督来不来,都无所谓。只要自己去世之后,能得救就够了。
甚至还有些人,嘴上不说,但是,心里面还有点不希望主耶稣来得太早。因为他们的房子刚装修好,还没怎么住呢,最好等哪天住旧了,主耶稣再来。电视机也是新买的,还没怎么看呢,最好等哪天用坏了,主耶稣再来。银行存款正在快速增加着,最好等哪天欠债了,主耶稣再来……。
舒适的生活,会让人对基督再来的盼望减弱。这就好比假如当初以色列人在埃及如果不是做奴隶的,埃及人也不屠杀他们的男孩子,反而他们生活的都很安逸。那么,他们就不会呼求神的拯救。
即使摩西愿意来带领他们离开埃及,恐怕他们中间也会有许多人不愿跟随摩西离开埃及。
就算埃及人都这样苦待他们了,他们在旷野的路上尚且动不动还想回埃及呢。要是不苦待他们,他们更加想留在埃及。
今天,教会中有不少基督徒对基督再来的态度是:如果耶稣要来呢,那就来吧,反正我们也拦不住。如果基督不来呢,也没关系,因为我们现在生活的很好,别打扰我们也不错。
可能有人会认为,反正我们已经信靠主了,将来能得救,不就行了吗?无论他在我们有生之年耶稣来与不来,反正我们死后都得到他那儿去呀!所以,盼望不盼望他的再来,有什么重要呢?
我们会发现,如果一个人盼望主来,他的生活会非常警醒。一个人不盼望主来,他的生活就会随便。盼望主来的人,随时准备遇见主,会把自己在世寄居的日子,每天都当成是最后一天过。我们看看使徒保罗是怎么说的。
【提后4:8】 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
保罗在他临终前,对他的一生有一个回顾总结。他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这是多么得胜的人生。
同样都是走过一生,为什么保罗能如此的得胜,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平庸的度过一生?
保罗在这里其实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爱慕主的显现。凡爱慕主显现的人,他们的生活也一定是像保罗那样,天天打那美好的仗,那么,自然也就会和保罗一样竭力多做主工,最后会得到公义的冠冕。
主耶稣哪天会突然降临,没有人知道,也不会受任何人或事的左右,他说来就来,必不迟延。我们假设,如果就是今天,就是现在的话。号筒突然吹响,我们都被提到了空中,与主相遇了。我们想一想,我们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是慌慌张张地说,坏了坏了,我还没有准备好呢,怎么主突然就来了?就像那五个愚拙的童女那样,那可就惨了,到时候再想准备,就已经来不及了。
如果我们是不慌不忙、欢欢喜喜的到主那里,我们就有福了。圣经早就提醒我们,要警醒预备,等候主来。【路21:34-36】 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因为那日子要这样临到全地上一切居住的人。你们要时时儆醒,常常祈求,使你们能逃避这一切要来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
【二.为什么不能饥渴慕义】
#1.因为另有所爱:
【约一2:15】 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
人们常会把婚姻中的第三者,称为是“婚姻杀手”,意思是说,第三者对婚姻的破坏是最致命的。原因就是第三者能把婚姻中原本相爱的双方中的其中一方的爱转移到自己身上。那么,他对自己配偶的爱就没有了。有人或许会说,他两个都爱不行吗?神的爱是无限的,他能够做到公平的爱无数个对象。但是,人的爱是有限的,只能把爱的焦点集中在一个对象身上。圣经说,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人无法做到,又爱世界,又爱神。
人为什么不能饥渴慕义呢,因为在神之外另有所爱。世界往往就扮演了许多圣徒与神之间的第三者的角色。就好像一块海绵,本来多孔,是可以吸收大量水分的。但是,如果肮脏的刷锅水已经灌满了这块海绵,那么,它就变得不再渴慕了,就算再往上面浇纯净水,它也不能吸收了。要想让它重新恢复渴慕,就得先把脏水挤出去。
圣经还说,一个仆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wù)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也是同样的意思。我们不能说,我又爱神,又爱玛门。因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爱玛门的人,就无法爱神。他一定是只能有一个爱的焦点,不是恶(wù)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当我们觉得自己不渴慕亲近神、不渴慕神的话的时候,我们就要查找一下原因,到底是什么堵住了我们的心,让我们不渴慕神,一定是有东西堵住了。
以撒曾经重挖亚伯拉罕所挖的井,为什么这些井不出水了需要重挖呢?圣经说,因为被非利士人给堵上了。以撒只要把堵住的东西给挖出来,井里就会再次涌出活水了。在我们里面,活水井早已经有了,因为主耶稣说,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7:38)如果我们实际涌不出活水的江河,那么,必定是因为我们的井被世界给堵上了。要把我们里面爱世界的心给挖出来丢掉,不让“第三者”插足我们与神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的尽心尽意去爱神。
#2.因为心不洁净:
在许多教会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一些基督徒:每当他们参与属灵的活动时,总是忍不住的困倦。比如,听道时,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就算旁边的人推醒他。马上就又会睡着。或者读经时,还没读几行呢,眼睛就困倦的睁不开了。或者祷告时,哈欠连天。就好像几天没睡觉了似的,但是,只要一停止这些与神亲近的活动,他们马上就精神来了。这不是普通的因劳累疲乏,因夜里没睡好的那种困倦,而是一种属灵的困倦。这种困倦,哪怕休息的再好也还是会睏。而且也不单单只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在青年人身上也是一样。
使徒行传记载有一次保罗讲道,有一个少年人叫犹推古的竟然听睡着了,结果从三层楼的窗台上栽了下去。少年人本该精力旺盛呀,就算三天不睡觉,也不至于能睏到忘了当时自己是在窗台上吧。再说,保罗讲道那是多么的宝贵啊,纯正的真理,扎心的能力,他竟然也能睡着了,这种属灵的困倦是身不由己,极其困倦。
为什么会如此的困倦呢?就是因为他们不洁净,给魔鬼的阻拦,留下了更大的破口。
我们有一间教会中,曾经有一位老姊妹,一直信的虽不算火热吧,但也还可以,信了很多年,聚会也都能正常参加,听道、祷告都很正常。有一次,她的老伴病逝了,按照当地人规矩,那是有一套复杂的迷信活动要做。其他的弟兄姊妹提醒她,如果你那些不信主的家人去做,你也拦不住他们,就不要管他们了。但是,你自己可别参与去做哦。她也答应的很好。但是,有一天弟兄姊妹看望她的时候,一推门正撞见她独自一人在烧纸,就制止她,希望她马上悔改。可是她却不愿意,她说“我老伴活着时候对我这么好,我不能对不起他”。弟兄姊妹就知道,不是别人逼她烧纸的,而是她自己想烧。无论弟兄姊妹怎么劝她,告诉他烧纸的虚假,烧纸是严重得罪神的恶俗,她就是不愿意停止。最后,她对弟兄姊妹说:“我虽然烧纸,但是,你们放心,我不会离弃神的。你们走吧,等我烧完了七七纸,我就会去教会向神认罪。”弟兄姊妹也没有办法,只好离开了。她烧完七七纸,果然还真的来教会参加聚会了。但是,她和以前却大不一样了,听道睁不开眼睛。聚会结束祷告时,她站着祷告竟然都能摔倒。后来,渐渐地她还是离开神了。
不仅这些严重得罪神的迷信的事,我们不要去做。即使是其他的罪,只要我们知道这是罪,就应该极力敌挡。
越圣洁的人,对神就越渴慕,也会爱慕聚会,爱慕神的话。就像大卫对神话语的爱慕,觉得神的话都比金子可羡慕,且比极多的精金可羡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益,请转发并点赞,我们很珍惜你的鼓励和认可哦)
3450阅读
3398阅读
3282阅读
3254阅读
1684阅读
162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