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272阅读
耶利米在犹太众先知之中独树一格,因为他强烈地流露出个人的感情。其他先知在宣讲神谕时,鲜少表露他们的内心世界;耶利米这位有些无可奈何蒙召成为神代言人的先知,则将自己汹涌澎湃的情感,赤裸裸地展现出来。除了一1、2之外,我们对他的早年事迹所知有限。
他很可能在公元前大约六四○年,出生于耶路撒冷东北方三哩外的亚拿突城,而且是祭司的后裔。虽然没有证据可以直接证明,但耶利米的父亲有可能系出亚比亚他。亚比亚他在大卫王时任祭司,但于所罗门王时失宠(王上二26~27)。若真如此,则耶利米的家谱可上溯至以利家,故而他提起示罗的往事时(七12,二十六6),可能带有个人因素,因为当时约柜是由以利家负责掌管(撒上一3、9)。
目前并无迹象显示,耶利米曾受任何祭司训练或曾担任此职。但毋庸置疑的是,他很清楚祭司的职分与律法一向有何种关联,也对祭司们肆无忌惮地无视律法之存在,了如指掌(参八8)。祭司们不仅不向百姓解释要与神维持约的关系,及以色列人当履行哪些义务;他们竟反而支持在玛拿西和亚们作王时风行的拜偶像仪节(参王下二十一1~22)。所以,耶利米后来指出祭司们应为犹大举国属灵景况的败坏负责,实不足为奇。
耶利米似乎在摩西五经的教导下成长,尤其是他对西乃之约和对不守约的咒诅(申二十八15~68),均了然于胸。与阿摩司和何西阿一样,耶利米相信背弃神会导致全国悲惨的下场,但即使灾祸来临,神的恩典仍会救赎、重建祂悔改的子民(参耶五18)。姑且不论耶利米的背景为何,他在初蒙召时虽有神的支持为后盾,但当时显得最为胆怯(一6~8)。他的不情愿可能是因为眼见犹大全国悖逆神,自认无法胜任“唤回百姓真心悔改”的任务。更糟的是,耶利米事奉之初便被禁止娶妻(十六1~4),为要预示犹大受审判的情景。
从现存的耶利米书可清楚得知,先知饱尝情感交战的煎熬。他当然不愿成为大祸来临时的先知,但出于对国家的挚爱,又不得不向违逆神、拜偶像的全国百姓宣告灾难已迫在眉睫。因此,他长期压抑的内心苦闷,终于藉抱怨命运多舛而宣泄出来(参十五10,二十8、14、18),而且有些时候,耶利米真宁可摆脱这不得不为的先知职分。在受人排拒、嘲弄(二十7)、信息遭反对(参二十六9~19,二十八5~17)、被控煽动(三十八4)、经常受他所爱的同胞逼迫之下,耶利米忍无可忍地表示,不再奉神的名讲论(二十9)。
然而,他又深知自己被拣选为神对这个顽梗世代的最高代言人,这种体认鞭策他义无反顾地执行先知的使命。耶利米留予后人的属灵遗产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的信仰生活根本就是他个人与神的关系,这种情形主要乃拜其不得不忍受的迫害所赐。
耶利米热切盼望,犹大和神能像约中的条款一样,永久在灵里相连结,而他的爱国情操正藉此热切的态度表现出来。但犹大却决意背弃神,使得这希望实现的机会微乎其微,故而耶利米便在预期神必惩罚的情形下,痛心疾首地度过四十年。
耶利米的情感交战,主要源于他既同样热爱南国和北国,却又在万般无奈下,必须宣告大祸将临到这沉溺于拜偶像、悖逆神的国家。然而,他对自己先知的职分又具有强烈的使命感,故能无视王室贵胄和一般大众的愤怒、谩骂和无休止的敌对,刚强壮胆地宣告大祸临头。
耶利米针对耶路撒冷和圣殿所作的尖锐宣告,和在他之前的弥迦颇为近似(七1~15,二十六1~15;弥三9~12)。耶利米曾因宣告信息而遭捕,并被控煽动百姓而受审,结果只有在诉诸前一个世纪的弥迦的预言后,才转危为安(二十六16及下)。
由于深爱大自然,所以耶利米也和阿摩司一样,引用了农业知识以使得信息更加清楚、有力(例如二十四1~10及摩八1~3)。正如犹大著名的先知阿摩司,耶利米强调神无论对大自然或对万国,都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三十二16~25及摩四13)。他广大的属灵异象集各先知之大成,他兼具阿摩司大无畏的精神、何西阿爱的关怀、以及以赛亚的严厉威仪。
耶利米既承继了这么伟大的属灵传承,所以他在传讲信息时绝不妥协,就像施洗约翰叫百姓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路三8)。耶利米和施洗约翰奉命向国人宣讲神的忿怒,其实对他们而言是严厉的考验(参:耶五14,十一16;太三7~12;路三15~17)。他们对不配统治的君王那种单刀直入的态度,在当时,都引发了当权者残暴的反应(三十六20~31,三十八1~13;太十四1~12;可六14~29)。
耶利米这个属神的人,以全心的悲痛,为自己顽梗的祖国即将大难临头而哀叹。他低回不已的画面跨越了几个世纪,且深深扎进新约作者的心。新约中有四十处经文直接引用自耶利米书,其中半数出现在启示录,主要与巴比伦倾覆有关(参:耶五十8与启十八4;耶五十32与启十八8;耶五十一49、50与启十八24,等等)。
耶利米直截了当谴责国人的耳朵和心均未受割礼(六10,九26),司提反后来同样有力地重复这番责备(徒七51),以致为此丧生。此外,耶利米往访窑匠所学到的功课,则在保罗提到神施恩给外邦人时,被加以应用(罗九20~24)。
然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耶稣基督和耶利米在一般人心目中如何被连结在一起。主耶稣基督有一回询问门徒祂是谁(太十六13、14),结果有些人认为祂是公元前七世纪杰出的先知耶利米。其实,将哀伤的人子误为心碎的先知并不足为奇,因为耶利米和耶稣基督都同样为当代的人哀哭叹息(参:耶九1及路十九41)。
耶利米毫不容情地指责人们的罪行,为他带来了排斥、拒绝和痛苦;主耶稣也是一样。耶利米事实上还自比为将被宰杀的牛羊(十一19)。上述两者都把耶路撒冷圣殿作为他们教导的中心地点。主耶稣洁净圣殿的事迹令人难忘,当时他曾引述耶利米书七11的谴责,指出它终究不幸成为事实(太二十一13)。虽然如此,这两位伟大的人物,仍有其相异之处。
主耶稣基督对神的呼召坚定不移,甚至在十字架上舍弃生命;而耶利米在被禁锢、面临严重的后果时求王救助,就显得有些信心动摇(三十七20)。主耶稣在垂死前,尚为仇敌得赦免而代求(路二十三34);与此相对,耶利米则坚持恶人应该受到处罚(参十二3,十八23)。然而,这两者的事奉都体现了神与人之约的理想──在生活圣洁的基础上,与神维持亲密的个人关系。他们的行动也显示出完全、负责地依照神的心意而行,是他们的最高使命。
耶利米在他的教导中,强调旧的西乃之约的特质,并且期待新时代的来临,届时旧约将被个人与神交通的关系所取代。从先知书中耶利米的生命经历,显而易见他一直期盼着新约的到来;而在刻骨铭心的痛苦忧伤之中,他更指向新约的道路,也就是人类最宝贵的属灵祝福之一。
由于环境使然,耶利米被迫将神当作他个人的避难所。当时正常的社交接触均已断绝,再加上耶利米事奉的大半时间,都蒙受极大的情感压力。得胜与挫败,哀伤与喜乐,高举与屈辱,羞怯与勇敢……,在在均不停地困扰着他。但即使险阻重重,耶利米仍坚决忠于他先知的呼召。最后,历史证明耶利米确是蒙神呼召的先知。
整理 :于姊妹
108272阅读
101427阅读
35219阅读
33401阅读
22673阅读
21355阅读
21312阅读
19920阅读
18295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