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272阅读
金句:“人有了上帝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上帝的儿子就没有生命。”—约壹5:12
约翰是众门徒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渔夫,与哥哥雅各一同跟从主。主深深了解这兄弟俩的秉性,血气方刚,性格暴躁,贪爱虚荣,总之,有着旧罪性遗留的一切表现。
耶稣所召的十二个门徒都不是圣人(世上本没有不犯罪的人),而是凡人,有着所以人类的弱点和缺欠,当约翰和雅各兄弟二人参与这跟从主的行列时,主为了显明其恩典更新先后的对比,给他们起了另一个名—“半尼其”即“雷子”的意思。
很生动地指出他们性格易暴怒冲动,心胸狭窄。不管这弟兄俩对主的评语有无反感,主的看法总没有错,他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又一次,约翰看见一个人在奉耶稣的名替人赶逐污鬼,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认为,这个人没有与我们在一起作耶稣的门徒,却竟然奉耶稣的名行奇事,这些特权只有我们这批人能够得的,别人不可介入。
约翰事先也没有请教夫子,也不管这个人作的善事是无可非议的,便因嫉妒的心禁止他人,从今后不可再奉主的名赶鬼了。
约翰如邀功一样地将经过告诉夫子,但主没有赞成他的作法,而是提出来一个极广泛的友爱原则:“不抵挡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的。”基督徒不能有排外精神,不可以自我为中心形成小圈子,这样才能扩展天国在人间。
约翰只关心自己地位,根本没有想到被鬼所附的人所需的自由和释放。以自己的宗派观念限制别人的自由,以自己未受足够重视而否定别人无可非议的善行,都是与基督的精神相背的。
使徒保罗在主的爱中深透地享受,他的胸怀达到这样的程度:“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纷争,也有的是出于好意,这一等是出于爱心……那一等传基督,是出于结党,并不诚实,意思加增我捆锁的苦楚,这又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腓1:15-18)。凡以自命得天独厚,用小团体的观点来看待福音事业,乃是坐井观天,反而阻碍福音的推进。
主耶稣为了完成救赎工作,必须上耶路撒冷受死,他虽知有苦难等着他,仍坚定不移地决然前往,当天父给他一个目标,他不计一切代价奋勇直前。但他关心万众灵魂,希望他们注意各各他将举起的十字架,所以,差门徒在前头走,在主将经过的各处预告主的来到,叫他们作好准备,听主的教导。但撒玛利亚人因主面向耶路撒冷就不肯接待耶稣,(因为犹大人藐视撒玛利亚人,两者结下世代的宗教怨仇)。
约翰觉得自己的夫子受了莫大的侮辱,他认为这些人太无礼、太忘恩。应当受到严厉的惩罚,于是他向耶稣提出建议,是否吩咐从天上降下火来烧毁他们。
他以为夫子一定赏识他的忠诚,谁知主很悲痛地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约翰这种报复的心理,乃是旧罪性的表现,基督的使命不是强迫人接受他,那企图强迫人违反良心行事的,乃是撒旦和受他精神所鼓动的人。
如果我们因他人不赏识我们的工作或反对我们的意见,就想伤害他们,毁灭他们,这就证明我们具有撒旦的精神。
我们若没有圣灵的光照,真不知自己的心如何,当我们被人拒绝,受人藐视的时候,就会想到报复,自己无力报复,想求助上帝使报复成功。
如果耶稣有这样一颗心,能甘心死在十字架上,能不报复那些害他的人吗?我们的主为钉他的人求天父赦免,这就是主的心。让我们在他的爱中除掉一切仇恨,释放爱心。
主每次到耶路撒冷,都使门徒产生主将作王的希望。同时,也联想到自己将要得到的地位,所以经常争论谁为大。约翰与雅各在争论之后,索性请母亲到主面前说情,希望通过亲戚关系早点将主左右两侧的高位争取过来。
主同情他们的软弱,他们想在可爱的主最近的身旁占有位置,如果是为了侍奉主,那是太可贵了,但这种动机被属世的意念玷污,是自私的。
救主为使他们的爱纯洁,便以自己的苦杯和苦难来提醒他们。“你们不知道自己所求的是什么;我将要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是的,他们怎么明白,在主耶稣左右意味着什么。
主耶稣来世界“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20:28)。他们想的这一高位是为了服侍人呢?还是要受人的服侍呢?
他们说自己能够喝主所喝的杯,只是为了达到目的随口答应的话,其实这时还不领会主话语的意思,但当有一天,他们看见各各他的主被列在罪犯中,左右两个强盗与主同钉时,他们的心灵将会对自己的愚昧自私产生深刻谴责,对主宽宏大度之爱产生无比的激动!他们以后果真也接受苦难的杯,走上受苦的路。
由于约翰紧紧依恋救主,在门徒中他是与主最亲近的,亲近到靠近救主的胸膛(约13:25)。这爱是一种伟大的动力,使他的品格也在主里不断圣化提高,成为一个最能表现救主爱心的门徒,他留给我们的书信是福音书中的福音书,把主的爱描写的淋漓尽致。
其他福音书记神迹,约翰多记主的生命之道,对上帝爱的属性有独特的领会。《约翰壹书》更强调了一个主题——“爱”。据史记传说:约翰晚年居住以弗所,他巡视各地教会,救了许多人。
有一青年悔改后又被恶人引诱,上山占山为王,约翰年龄已高,不顾一切上山去,见了青年,老泪纵横:“我儿,我愿为你舍命!”青年又悔改了。
到了近百岁时,人把约翰抬上讲台要听这位仅存的主的门徒讲道,约翰诚恳地只讲了一句话:“弟兄们,你们应当彼此相爱。”大家听罢,深深感动,约翰已确实地实行了主的爱。只有当一个人明白自己被爱有多深时,才会更深地去爱别人,一切都发源于基督。
约翰也是十二门徒中唯一跟主到各各他亲眼看主钉苦架的人,他深明主爱,也深爱主,而且主也将孝敬母亲的责任留给他,他接受了这一福气,尽力尽心。
约翰虽身为教会柱石,但更谦卑,他写福音书时尽量隐藏自己。
在提及有关热心爱主的事上,值得人羡慕,引起人称赞的地方,从不用自己的名字,乃用“主所爱的那门徒”(约18:15-16;20:3-4),有时干脆不提,只写“有人”(见约12:2对照路22:8)。
因为他所看见的只有伟大的主,自己就微不足道了。他尽可以写一本洋洋几十万字的个人传记留给后世人欣赏,以此博得大家对他的敬仰。但被主爱所夺取的约翰,明白地表示:“我约翰,就是你们弟兄。”这是何等的谦卑啊!
这位原本贪爱虚荣、暴躁易怒、仇恨报复、心胸狭窄的人,竟在主的恩典中被塑造成如此圣洁、谦卑、无私、彰显见证基督荣美的一位。足见主爱奇妙。
约翰的生命达到愿意为弟兄舍命的高峰(约壹3:16),昔日说自己愿喝主所喝的杯的约翰,果然接受了这个杯。
他为主的道受尽各种苦难,据传记,他曾在罗马皇帝的逼迫时期被下过油锅,主行神迹救了他。在教会遭受逼迫的岁月中,约翰被流放在爱琴海中的拔摩海岛上,备尝艰辛。但他不以为耻,反以为福,觉得能在主的患难中有份,也必在国度里有份。
这时的约翰所念念不忘的不再是地上的地位、荣誉,乃是如何能表现恩主的舍己生命。约翰99岁离世,当时住在以弗所。
整理:于姊妹
108272阅读
101427阅读
35219阅读
33401阅读
22673阅读
21355阅读
21312阅读
19920阅读
18295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