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圣经里的经济学:基督徒的金钱观

文章来源|福音文摘

导 语


耶稣从来没有对交换媒介的概念嗤之以鼻,也没有对人们在生产性商业中诚实地赚钱不屑一顾。约翰卫斯理总结了基督徒的金钱观。他说:“当尽你所能赚钱,也当尽你所能节省,并当尽你所能施予。”



 正文 TEXT 



耶稣时代的金钱和他关于金钱的言论是个极为有趣的话题,值得任何人关注。

耶稣自己从来没有用过“不洁”、“脏物”这类用语。在整部圣经中,它只出现过四次,每一次都是由其他人使用的,且总是与偷窃或不诚实有关,和“劫掠之物”或“不义之财”等用语相仿。


偷窃和不诚实行为,在《旧约》和《新约》当中,以及从众多先知和圣贤那里,都是受到绝对谴责的对象。例如:“不要以强暴待人,也不要讹诈人”(路加福音 3:14)——施洗约翰在被一群士兵盘问时这样建议。箴言 11:1 告诉我们:“诡诈的天平为耶和华所憎恶;公平的法码为祂所喜悦。”


耶稣从来没有暗示过金钱本身就是一种邪恶,哪怕是那么一点点。他赞扬过靠生产性工作和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就像那则著名的“塔兰特币寓言”一样(Parable of the Talents,也称才干的寓言,Talent 是古希腊 / 希伯来重量及货币名,也有才干的意思)。


在路加福音 14:28-30 中,他建议在生意上谨慎管理金钱。他鼓励私人自愿捐赠金钱给有价值的目的和慈善机构,就像“好撒玛利亚人的寓言”。他称赞那些捐钱捐物支持侍奉、传道和圣殿的人,就像马可福音 12:41-44 和路加福音 21:1-4 中“穷寡妇的奉献”那则故事一样。


在许多场合,他敦促人们互相帮助,包括通过捐钱的方式,以满足正当需求和改善状况。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你我都做过同样的事情。鼓励别人帮助一个人是一回事,强迫别人给予帮助则完全是另一回事。耶稣呼吁以自身的、个人的、基于自由意志的慷慨,而非强制的、国家管理的再分配计划。


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既然耶稣支持慈善捐赠,为何他会接受一个强制性福利国家?这两者有天壤之别。如果我推荐你读一本书,你会认为我会支持政府强迫你读这本书吗?当你妈妈嘱咐你吃西兰花时,你认为她是在支持联邦蔬菜部门吗?


不止一次,耶稣告诫人们,不要让一个人的品格向有害的诱惑妥协,屈服于和金钱相伴的不节制行为。同样,他喜欢进餐而不是暴食、喜欢睡眠而不是贪睡、喜欢节食而不是饥饿。


而保罗,耶稣在一世纪最著名、最多产的使徒,告诫人们不要贪恋金钱,但他并不反对金钱本身。事实上,争论一种交换媒介在某种程度上是邪恶的,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最愚不可及的事情之一。任何一位经济学家都会告诉你,货币——尤其是不掺杂那些不可兑换、欺诈或重量不足成分的诚实货币——促进了某种程度的贸易和生活水平,这是原始的易货体系或国家运营的分配计划所无法实现的。圣经中对通胀型政府发行不诚实货币的谴责,至少和以赛亚对以色列人的严厉斥责一样古老:“你的银子变成渣滓,你的酒用水搀兑。”(以赛亚书1:22)


距耶稣时代一千年后,纸币才首次出现。在他那个时代,货币体系完全由金属硬币组成。当耶稣活着的时候,犹太作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其货币是奥古斯都(罗马第一位皇帝,公元前 30 年至公元 14 年执政)及提比略政权(奥古斯都的继任者,公元 14 年至公元 37 年执政)的官方货币。他们在双金属本位制度下发行了金币奥里斯和银币第纳里(1 奥里斯等于 25 第纳里)。当耶稣问法利赛人,银币(第纳里)上有谁的像时(参见马可福音 12:15),他们回答说“凯撒的”,很可能那是奥古斯都的像。


耶路撒冷当时是国际商业中心,所以该地区的居民也会看到来自许多地方、由其他金属组成的硬币,这就催生了钱币兑换业的繁荣。众所周知,耶稣把那些钱币兑换商从主圣殿(而不是从银行或市场上)赶出去,因为在这样一个神圣的地方进行这种活动并不合适。当然没理由容忍任何对事奉的中断或对礼拜者的骚扰。古钱币专家戴维·亨丁(David Hendin)告诉我们:


“钱币兑换商和牲畜贩子在圣殿周围随处可见,甚至在外邦人院(耶路撒冷圣殿供那些对犹太教有好感的外邦人朝拜的地方)也不例外。钱币兑换商和牲畜贩子必须在圣殿之外经营。事实上,沿着耶路撒冷圣殿山西墙进行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条街道和一排小商店,里面很可能有货币兑换商、小家畜贩子和售卖纪念品的商家。


他们的生意很好,尤其是在朝圣节期。不难想象,钱币兑换商和其他商人们在争夺生意时会变得多么吵闹。(“在这里换钱!我们的佣金更低!”)当耶稣掀翻了他们的桌子时,这场竞争一定已经达到了令人不快的地步…


有一次,一个人走近耶稣基督,请求其使用权柄和影响力,从遗产继承中重新分配财富(参见路加福音 12:13-15)。那人说,他的兄弟得到了比应得的更多的钱。所以耶稣务必夺去他兄弟的钱给他。耶稣的回应是谴责这个人的嫉妒之心。“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给你们分家业呢?”耶稣问道。很明显,耶稣并没有视金钱为一种靠抢夺一个人来付给另一个人从而方便地实现财富再分配的工具。


马太福音 6:24 的重要训诫(路加福音 16:13 当中也有记述)常遭人误解。耶稣说:“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玛门(玛门:财利的意思)。”


一些读者将这话解读为对货币的全盘否定。如果选择被明确地定义为上帝或金钱,二者只能择一,没有中间过渡,那么信徒当然应该选择前者。但请注意上下文:耶稣并不是在这里谈论实物市场上的消费者,有如你对百货公司的店员说:“与其用现金换取那件衬衫,不如让我来给你讲道。”实际上耶稣说这话时,交谈对象是一群法利赛人,他们以爱钱胜过一切而闻名。

关键词是“侍奉”和“主人”。耶稣指的是一种尊崇的关系。你崇拜什么?当他们的指示互相矛盾时,你会听从哪一位“主人”?换句话说,要分清何为轻何为重。


金钱在经济生活中有它的位置,但不应该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关注点。不要让金钱或与之相关的诱惑驾驭你。


不要对耶稣和金钱下断言(因为无法得到他话语和历史背景的支持)。耶稣从来没有对交换媒介的概念嗤之以鼻,也没有对人们在生产性商业中诚实地赚钱不屑一顾。他从未暗示过一个人通过和平贸易所能获得的物质财富有某种不可思议的限制。然而,他的的确确,建议不要让金钱主宰你的生活和支配你的人际关系。



基督徒的金钱观


一、金钱何价?

 

金钱的价值何在?我们该如何看待财富、金钱?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金钱。


金钱有什么价值?


它是一个人工作的代价,表示他对该工作的努力、热诚和能力,也表示他的成功和神给他的祝福。金钱可以雇用员工,显出一个人的权力,使他有本领达成他的心愿,又可以操纵那些在经济上仰赖他的人。金钱也代表一切买得到的享乐和产业,和所有使生活舒适的东西。或者更可以说,金钱代表生命,因为买不起必需的食物,人也活不了。事实上,世上各样东西中,金钱最有用,最受欢迎,难怪被人看得那么重。


金钱带来什么危险?

它造成什么罪,使圣经和经验教训我们要小心处理它?有人因钱财短少而终日惶恐;有人因它而变为贪婪;也有人用不诚实的手段取去别人应得的东西;也有人为了它失去爱心,把好的东西独占了,全不顾及别人;还有人因爱金钱,对财宝、地产贪得无厌;更有一些人把神和贫乏的人应得的份扣去了,而犯了盗窃的罪。


金钱产生什么祝福?


如果金钱有这么大的危险,没有金钱这种东西不是更好吗?不。金钱可以成为属灵生命的一大祝福,叫人勤恳用功,节俭和朴实。金钱是神赐福我们的工作的方法之一。而且,我们可以利用它向神奉献,表示不贪恋财物的心。又可以周济穷人,或者热烈地支持神的事工,或者行善叫神得荣耀。最后,耶稣保证我们若把所有变卖,分给穷人,必换得天上的财宝。”

 

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可知钱财有其本身的价值,但它既能给人带来祝福,也能给人带来危险。因此,正确的金钱观与有智慧的理财观是重要的课题。



二、不侍奉玛门(提前6:17-19)


主耶稣虽没有完全否认金钱的价值,但祂却清楚地指出“不要侍奉玛门”。主耶稣说:“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玛门。”(太6:24)苏颖睿、苏刘君玉解释说:“首先我们要看看二个字的意思,第一个是侍奉,这个字希腊文douleuein是从一个名词doulos而来,doulos是什么意思?是奴隶,没有主权之奴隶,而主人kurios是有绝对主权。他可以买卖他、打他、赶他走、随时喜欢什么就什么,当时的奴隶简直是货物,而不是人,他的一生是属他主人的。耶稣说:‘你只可以有一个主,不能有二个,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有两个选择:你是钱的奴隶,抑或是上帝的奴隶?’我们要留意耶稣所讲玛门一字,英文mammon本来应是mamon,本来的意思是信托,我有100元,交给你看管,你便是玛门了,因我信得过你替我保管。渐渐mamon成为了交托,因人是不可靠,所以不再交托给人替我保管,而是信‘钱’,交托给钱。渐渐这Mamon成为大写,即是说他好像是神一样。钱好像是神一样,它有一种吸引力、权柄,叫人服它(seductive power),甚至属灵之权力,钱不但代表了安全感,也代表了权力。” 

 

如何真正达到“不侍奉玛门”?


第一、最先要作的就是将主权交给神、倚靠神、单侍奉神。保罗说:“你要嘱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无定的钱财;只要倚靠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神。”(提前6:17)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如下观念:第一、让神做你钱财的主人。人不是钱财的主人,而是管家。人只有藉神的恩典而使用金钱,却没有拥有权。因为金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正如主对那只知积财的无知财主说:“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路12:16-21)因此,把钱财完全交在神的手中,相信这是基督徒智慧理财的首要。

 

第二、人生许多宝贵的事不是金钱能换取的。首先,人的生命不是用金钱可以换取的。主耶稣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太16:26)其次,敬畏耶和华的心比世界上任何东西更有价值。因为箴言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箴9:10)。此外,还有许多宝贵的事,不是金钱所能换取的。如有人说:“钱可以买舒适的床,却买不到甜美的睡眠;钱可以买珍馐百味,却买不到好胃口;钱可以买各类书刊杂志,却买不到聪明智慧;钱可以买各国化妆品,却买不到真正的美丽;钱可以买洋楼别墅、豪华住宅,却买不到温暖的家;钱可以买下所有药物,却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保镖、洋狗,及重重铁闸钢门,却买不到安全感;钱可以买娱乐,却买不到真正的快乐;钱可以买发泄情欲的机会,却买不到真正的爱。”[6]

 

第三、让金钱成为你的仆人。不以金钱为主人,就得用智慧让金钱成为仆人。当然,在此论述让金钱成为你的仆人,并非否定前文所说金钱的主是神,乃是提醒不要让金钱支配你。杨牧谷牧师劝勉年轻一代说:“我认为把金钱定为万事最后的准绳,本来就是做人的危机。年青的时候看金钱大过天,为非作歹根本就是合逻辑的选择;年老的时候看金钱为至爱,他也会随时愿意用自己的老脸皮来交换蝇头小利。一切都会变得如斯荒谬可笑。我相信你们那一代会比我们精彩,因为你们离开战争带来的游离失所和生存危机的经验远一点,存在的空间也就宽阔一点,这有助于引发出创意与想像力,进而提升生命的素质——只要你们不重复我们的错误,不看金钱为万事的最后准绳。不看金钱为万事的准绳是可以学习的。你只要记着,金钱不是目的,只是一种交易的媒介;你可以用它来换取自己的享受,或别人的快乐,那么就用它来换取享受与快乐——有时是自己的,有时是别人的。因此自小就要养成乐于分享的习惯,亦尝试欣赏其中之乐,金钱就会成为你的仆人,不是你的主人。”



三、敬虔加上知足的心(提前6:6-10


保罗对追求财富的人,有一段宝贵的提醒:“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6-10)在此,保罗提出三项重要的真理:

 

第一、有钱并不等于富足。保罗说:“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上文,我们已经明确“敬虔”的生命乃是将主权交给神,包括钱财的主也是神。此处,保罗在敬虔之外加上知足的心,告诉我们有钱并不等于富足。曾听到一位明星说:“我穷得只剩下钱了!”他自认是穷人,尽管他拥有很多钱。在电影《源来是爱》中有一个外国角色,是一位教师,名叫“富有”。当他第一天到学校去教书时,自我介绍后,有学生问他为什么中文名叫“富有”,是不是因为他很有钱?他说:不是因为我很有钱才叫富有,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很富有。

 

第二、富足并非人生目的。保罗在解释“知足的心”时提出一项人生的重要真理:“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与主耶稣一样,保罗虽然没有否定金钱的价值,却从本质上提出知足的理由。金钱是属于世界的,既不能带来,又不能带走。在我们已过的课程中,经常提到人生的目的乃是荣耀神,若是将人生的目的定格在“富足”或金钱的多少上,本身就是思想观念上的堕落。可以说,富足绝不能成为人生目的,只能成为实现人生目标的渠道之一。这样,我们就不至于被金钱辖制,成为它的奴隶,反而能支配它,为实现荣耀神的人生目的服务。

 

第三、贪财是万恶之根。保罗说:“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请注意,保罗并非指“金钱是万恶之根”,乃是说“贪财是万恶之根”。保罗没有否定金钱的价值,但它却被动机不纯的人所利用。保罗在此提出贪财的影响:首先,贪财使人陷入试探,因为保罗指出想要发财的人会“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其次,贪财使人沉在败坏与灭亡中,因为人类历史已有无数人因贪财而死;再次,贪财使人离开真道,因为从亚当开始一切罪恶都源于人无视神的命令;最后,贪财使人愁苦,因为人的贪念辖制在不知足的生命中,使人不能享受“知足常乐”。



四、积财宝在天(太6:19-21)


从管家的角度来说,基督徒所持的金钱本身是神所托。人不是金钱的主人,神才是。因此,对金钱就应当有正确的态度,不能“视财如命”或“人为财死”。在使用金钱的时候,也应当将神的旨意放在首位。我相信所有人在金钱的运用中,首先会考虑的是家庭及个人的衣食住行,这也是理所当然的。除此之外,我们也必须得考虑圣经中关于“积财宝在天”的教导。主耶稣说:“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6:19-21)主耶稣在此并没有完全否定“积攒财宝”的作用,但他用“为自己”、“在地上”指出“积攒财宝”的智慧。“为自己”就是提醒基督徒不能出于自私而积攒财宝。“在地上”相对于“在天上”,指出要将能坏的财宝变成永恒不朽坏的价值。在此,我们需要明白几个“积财在天”的渠道:

 

1.当纳的十分之一(玛3:8-10)


玛拉基先知说:“人岂可夺取 神之物呢?你们竟夺取我的供物。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们在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上。因你们通国的人都夺取我的供物,咒诅就临到你们身上。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玛3:8-10)他指出“十分之一”献给神,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它们本来就应当是神的。

 

不过,当我们还为“十分之一”而惋惜,不愿交出时,新约圣经却将更加重要的信息传达出来,乃是“全然奉献”。新约教导基督徒要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要求全身心为主而活,其奉献的心志远超旧约“十分之一”。因此,真正得着基督生命的基督徒,真心立志跟从主的人,就当学会放下金钱的负担,以免落入少年财主的烦恼之中(太19:22)。

 

2.借给耶和华(箴19:17)


关于面对贫穷人,我想基督徒需要明白富人与穷人虽在财富上有差别,但他们的共同点是不容忽视的。智者说:“富户穷人在世相遇,都为耶和华所造”(箴22:2)。这就肯定了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在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的世界中,我们不能无视那些连温饱都未能解决的同胞。圣经中有不少篇幅是鼓励我们去怜恤贫苦人。箴言说:“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19:17)约翰说:“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 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约一3:17)雅各提醒说:“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雅2:15-17)主耶稣提出这种爱心的施舍的祝福乃是:“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5)


 

五、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太6:33;箴30:7-9)


在主耶稣的教导里,人们错误地提升金钱的价值,从而导致侍奉玛门,是因为人心中的忧虑。忧虑本身也没有错误,因为主耶稣没有要求我们连为今天忧虑都不行,祂指出“不要为明天忧虑”。基督徒的危机就是对于金钱有过多的要求,有无法满足的需要,有说不尽的欲望。主耶稣对人们侍奉玛门的病开了一个唯一的药方,乃是“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太6:33),紧接着就是:“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作为基督徒,应当树立正确的观念,更应当有合宜的生活模式。

 

智者向神祈求说:“我求你两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赐给我:求你使虚假和谎言远离我;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赐给我需用的饮食。恐怕我饱足不认你说,耶和华是谁呢?又恐怕我贫穷就偷窃,以致亵渎我 神的名。”(箴30:7-9)智者明白富足与贫穷都会带来生命的试探,所以他所求的是一种简朴的生活。这与现代社会所风靡的浪费、铺张、豪华、奢侈大相径庭。这并非因此认为富足不好,乃是肯定简朴的生活。在节能减排的高调之下,基督徒所表现的不应该是“拉闸限电”;在扩大内需的号召之下,基督徒不可以无止境地购物;在减负的呼声中,基督徒却应当照样“身轻如燕”。


因此,简朴生活十条监管原则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第一,买东西是为了它们的效用,而不是为了它们的身份。

第二,拒绝一切会使你产生一种癖好的东西。

第三,养成一种把东西送掉的习惯。

第四,拒绝给摩登精巧机器管理人的宣传手法所迷惑。

第五,学习享受各项东西而毋须拥有它们。

第六,培养一种更深的对受造物的欣赏,与地面的大自然更接近。

第七,对所有“先取货,后付钱”的事,都以健全的怀疑的目光去看。

第八,遵守耶稣关于简单、诚实的说话之教训。

第九,拒绝任何会惹起压迫他人的事。

第十,规避任何会使你分心而不先求上帝国的东西。

 

约翰·卫斯理的理财观正是总结了以上所述基督徒的金钱观。他说:“当尽你所能赚钱,也当尽你所能节省,并当尽你所能施予。”


|箴言11:1|

诡诈的天平为耶和华所憎恶;

公平的法码为他所喜悦。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50)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