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对饶恕的10大误解(附音频)

文章来源|摘自《完全饶恕》

作者|科恩德

导 语


饶恕是基督徒一生都要学习的功课,但对饶恕的错误理解往往使我们陷入困扰当中,本文列举了对饶恕理解的十大误区,希望对您有所裨益。


 正文 TEXT 



在继续深入探讨之前,请允许我先阐明完全饶恕不等同于什么,然后我们再讨论它的真正内涵。



完全饶恕不等于

赞同对方的错误言行


神从来没有赞同过我们的罪,他憎恶罪。在伊甸园中,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犯了罪,惹神发怒被逐出乐园,然而神仍然用皮子做衣服给他们穿(创3:21)。远在那个时候,这一怜悯的行为就表现了神的饶恕。那件皮衣,象征着即将到来的救赎主为我们的流血牺牲。


在新约中,耶稣饶恕那个犯奸淫的妇女,但他并没有赞同她的行为,他告诫她,“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约8:11)。


由此可见,神在圣经时代不赞同罪,如今也一样。对于神的公义和饶恕,我们必须保持一种健康的敬畏:“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诗130:4)。


正如神饶恕人但不赞同人的罪一样,我们也必须明白,饶恕他人并不等于赞同他们的恶行。我们应当饶恕我们所不赞同的,因为神正是那样对待我们每个人的。



完全饶恕不等于

替对方的错误言行找借口


我们不可以帮人掩盖罪。我们不可指着某些情节,企图为肇事者的行为找借口。“每个人都值得理解”,这句话虽有一定道理,但正如克莱德·纳拉莫尔博士(Dr. Clyde Narramore)所说,它并非在为错误行为找借口。


当年摩西带领以色列民穿过沙漠向应许之地前进时,他因人们一再的埋怨而恼火。最终,当他带着这个问题向主求告时,神给了他一个“新的交换条件”。神的回应大意是:“你要带领这么多人,他们还不听你的。他们简直是愚顽之极,又不肯受教。我决定把他们从地上消灭了,然后再重新给你一个新的族裔”(参阅民14:11-12)。摩西恳求神改变祂的方案并为他的百姓代祷。在代祷中,没有为百姓的行为辩护,而是呼求神怜悯他们:“求你照你的大慈爱赦免这百姓的罪孽,好像你从埃及到如今常赦免他们一样”(民14:19)于是神饶恕了他们。



完全饶恕不等于

把对方的错误言行正当化


“正当化”的意思是“使其变成对的或正当的”。《牛津英语词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这样解释这个词:“表明(某个人、某段话或某种行为等)是正确的、正当的或合理的。”邪恶就是邪恶,我们绝不可以将其正当化。神绝不会把某种邪恶的东西称为“正确的”,而且他也不允许我们这么做。


在摩西为以色列人的代祷中,他丝毫没有将他们的行为正当化的意思。他只是向神指出,如果神灭绝了他自己的选民,神的大能和美名就不能在埃及人中被高举。神要求我们去饶恕他人,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错误的言行看作是正确的。



完全饶恕不等于

免除对方错误言行应承担的法律刑责


免除刑责,是法律上的一种和解协议,即不再让违法者承担其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如罚金或服刑。因此,我们不能让有罪的强奸犯免于惩罚,因为他需要向社会承担他所犯的罪责,并且当保护民众不再受到侵害。


我认识一位女士,她曾被一个中东男子强暴。案发时,她并不知道对方的国籍,她获知实情是在他被捕之后,而在此期间她成了基督徒。警察要她在审讯那个男子时作证,她得知那名男子可能因此被遣送回国,而这意味着他有可能被判死刑——这是他自己国家对强奸罪的法律惩罚。


这位女士向我征询意见,我建议她出庭作证。她认为既然已经饶恕了他,就不必让他缠上这个官司;但她如果不出庭作证,他极可能再伤害他人。最后当她站上证人席时,心里全然没有苦毒,她只是平静地描述了事情的经过。作证的结果是,那名男子被遣送回了他的国家。我们无从知道他被引渡后的结果,但他可能面对的惩罚跟受害人对他的饶恕已经毫无关联。



完全饶恕不等于

与对方和好如初


饶恕与和好并不完全是同一回事,关系的恢复需要当事双方的参与你饶恕的那人并不一定愿意见你或跟你说话,或者对方在冒犯你之后已经去世了,再有就是,你也不见得想和你饶恕的对象再维持亲密的关系。


所谓和好或和解,是指双方在争吵后回到原先的友好状况。当丈夫和妻子完全饶恕对方时,通常意味着和好,但也不总是这样。你也许已经没有了苦毒和惩罚对方的愿望,但是,你也并不一定十分强烈地希望回到从前的关系。如果你的配偶背叛你,而外遇的对象正好是你最好的朋友,无论你的饶恕多么真诚,你的婚姻和友谊也许再也不能回到从前了。


受伤一方即使不跟伤害自己的人恢复关系也照样可以饶恕对方。如果关系能够回到从前,那再好不过了,但这是不能强求的,有些事情永远不会回到从前了。关系的恢复需要当事双方的共同努力,而且双方都必须有充分的意愿。


正如《哥林多后书》5章19节告诉我们的,神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但是我们仍然替基督求人们“与神和好”(林后5:20)。我们为什么必须这样做呢?因为,只有当事双方都愿意,才会实现真正的和好。



完全饶恕不等于

逃避受伤的真相


人们通常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会否认曾发生过冒犯,或压抑自己的情绪(把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强压下去)。有些人出于各种原因,会活在逃避中。也就是说,他们拒绝承认或不愿面对现实。有时,面对那些事实的确很痛苦,而逃避似乎是一条更简单的出路。


然而,压抑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通常我们并不愿意这么做,因为,在有些情况下,创伤太大,我们的意识对此难以应对。但是要记住,压抑并不能令创伤消失,就算痛楚被暂时抑制下去,它也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冒出来,常常导致身体出现高血压、神经紧张、急躁易怒,甚至心脏病等症状。


许多受虐儿童都会努力不去想受虐事件。他们完全不能接受父母、信赖的朋友或亲戚能做出那样的事,于是受害者通常就活在逃避中。许多惨遭强暴的女性也有类似的心理。


要想完全饶恕,无须压抑自己不去想整个受伤事件。真正的饶恕,只有在直面事实真相之后才能做到。也就是说,当我们能够承认“这个人的确对我做了那事或说了那话”时,我们才能完全饶恕。



完全饶恕不等于

无视罪恶和伤害的存在


有些人,特别是那些有着“过于一丝不苟是非观的人”(一些清教徒这么称呼他们),认为饶恕就是要带着决心、有意识地对所犯的罪视而不见。他们觉得要饶恕,就得无视或忽视那个伤害,以为这样做就能宽恕某项悖逆神的罪孽。


下决心视而不见与压抑情绪又有所不同。视而不见是清醒的选择,假装某项罪不曾发生;而人们通常是不自觉和不情愿地压抑情绪。二者都是不正确的,都会对心理造成伤害。当我们跟自己玩这些文字游戏的时候,就拖延了承担饶恕责任的时机。试想,某个人在学习饶恕这一功课,却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但总有一天,他的情绪会爆发,会变成一个中伤他人的人。这都是因为,他并没有真实地面对和处理伤害带给他的内心痛楚。


保罗说爱是“不计算人的恶”(林前13:5),但他并非在说你必须对那些恶视而不见。对错误行径的真正饶恕,不是建立在假装没发生的基础上上述经文中有个希腊文logizomai,意即“估计或归罪于”。保罗基本上是在说“爱不会保存恶”,也就是说,别人对我们的恶行不应进入我们“大脑的电脑”,被我们日后拿出来再算计。


假如确有其恶,尤其是冲着你来的,那么你是否认不了的。事实上,在这里被译做“恶”的希腊文是kakon,意味“邪恶”。因为是邪恶,它就必被指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假装它未曾发生,并不是完全饶恕的真实含义。


有时,如果伤害我们的人权高位重,或许还享有“敬虔”的盛名,我们可能会对自己说:“我没有看见,我没有听见,这事不可能发生;因此,它就是没有发生过。”事实是,有时我们最敬仰的人也可能做出伤害我们极深的事,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是毫无价值的。



完全饶恕不等于

痛苦记忆一笔勾销


当有人说我们必须“饶恕和遗忘”时,我明白他在讲什么。他们以为真诚的饶恕,就是从脑海里抹去对事件的记忆。通常我们不可能忘记生命中有意义的事,不管它带来的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意义。因此准确地讲,遗忘有点不切实际。有时,深刻的创伤能造成对事件本身的忘却,但那并不是一种健康的遗忘。在经历了此类忘却后,要恢复的办法,通常是尽可能地唤起对一切的记忆,包括每个细节。


爱不是要我们抹去记忆。当我们完全清楚发生了什么仍然选择饶恕时,呈现出来的是更大的恩典。准确地讲,神并没有忘记我们的罪,他只是选择宽恕而已。他太清楚我们所做的一切了,包括每一个龌龊的细节。但他选择忘却,也不要我们承担罪恶的刑罚(来8:12)。这也正是我们要做的:对于冒犯者的言行,虽然我们不见得能遗忘,但是我们仍然能够选择不去记念。


也许,在我们的记忆中无法抹去那深深的伤害,不可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因为,伤害的确发生过。但是,就算我们不能完全忘却这个伤害,也决不应当继续纠缠不休。



完全饶恕不等于

拒绝严肃对待罪恶和过错


我们只有真正清楚自己要饶恕什么并明白其严重性,才能真正饶恕。


当我们完全清楚发生了什么仍然选择饶恕时,呈现出来的是更大的恩典。


有些人会觉得,为了能够饶恕,就必须不理会错误,或干脆把它们应付过去,就当它们无关紧要,也不会引起什么严重后果。其实这只是在回避问题,也许只是企图使饶恕变得更容易些。饶恕者的更大胜利,在于他能直面事情的严重性,甚至是其中的邪恶,而且之后仍能饶恕。


神就是这么做的。虽然没有什么罪是大到神不能饶恕的,但是他全然清楚我们做了什么以及他在饶恕什么。他不会说:“没事的,亲爱的,那没什么,我可以轻轻松松就把这个罪洗净。”他不会如此的。他差遣他的爱子为罪而死,基督的牺牲证明了罪是多么严重的问题。神并没有轻视罪的后果而让它轻松过关,但他还是完全并彻底地饶恕了我们。



完全饶恕不等于

假装没有受到伤害


如果我们被配偶的不忠伤害,或者遭到背叛、骚扰或不公言论中伤,却硬要咬紧牙关不动声色,岂不是很荒唐吗?


神让大卫知道,他为他犯的奸淫和谋杀罪而甚是忧伤。神没有假装不伤心。大卫是合神心意的人(撒上13:14),神却对他毫不留情,绝不偏袒,因为神的确非常伤心。


当耶稣的脸被大祭司的差役掌掴后,他明显痛了,他甚至问他们:“你为什么打我呢”(约18:23)。毕竟,耶稣是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轻看了羞辱,而非否认了羞辱(来12:2)。这样他才能够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23:34)。



|以弗所书4:32|

并要以恩慈相待,

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

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106)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