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71阅读
编者按: 提起清教徒,我们总会又有一种复杂的情感,既羡慕那样的属灵生命,又深觉时代不同践行起来实在艰难。当然,我们未必非要对焦清教徒,而是因着这样一批人更加对准耶稣,从清教徒的生命中汲取他们与神美好关系的经验养分,进而滋润我们自己的信仰生活。今天的文章,是从学习清教徒的灵修开始,相信对每个人都有益处。
深入的灵修,以正确的解经开始
十个方面介绍清教徒的灵修神学
01
神是生命的全部
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神
清教徒相信神是生命的全部。他们相信不可见的世界与物质的世界同样真实。生命不应分为神圣与世俗,因为整个生命都是神圣的。
科顿(John Cotton)说:“不单是我的属灵生命,就连我在世上的日常生活和我的整个生命,都是因信神儿子:他不让任何生命离开对他的信。”清教徒重新相信生命是完整的。同样,巴刻认为清教徒的信心是“拥抱所有”,他们的生活是“整体的”。
因为清教徒相信神的供应,并相信整个生命都是他的,在日常生活中,清教徒看见神在其中。他们将生命每一件东西都看为是“指向神和带着神的恩典”。“他们透过掌权的神,以宽广的目光看生命。”
02
实用和可经验的信心
实践“在地如天”的生命
清教徒坚持真正的基督教会使人在实际生活中产生改变。马发( Eleazar Mather)劝告基督徒,要“以生命和言词来宣讲,不单活出信仰,也要讲述信仰”。欧文也说:“他们的快乐不是在于‘知道’福音的事物,而在于‘活出’它”。
清教徒强调基督教教义的经历性层面。史柏特(Thomas Shepard)教导说:“圣徒对恩典有经验性的知识,藉着实践美德,晓得恩典是十分真实……就如感受到热便知道火是热的;尝过蜜糖便知道它是甜的。”
清教徒强调现世和来世。跟据加尔文的看法,清教徒不同意中世纪的修道主义只对他世的关注。清教徒将现今所活的世界看为“旷野”(传统上认为是与神相遇的地方),而他们的目标是在地上实践“天上的生活”,并确信他们对邻舍、社会、联邦和人类都有责任。
03
活出平衡的基督徒生命
强调知识与好行为并重
Perry Miller正确地观察到“清教徒活在(虽然不常感舒服)矛盾的生活中”。这就是说.清教徒可以同时肯定两种彷彿矛盾的概念,所以能活出平衡的生命,就是能活出不同层面的基督徒信仰。这些层面在教会历史中已被分隔开。这些矛盾的概念包括头脑和心灵、理论和实践、接受和拒绝这世界、积极和默想的生活、人的工作和神的恩典及个人和群体等。
清教徒坚持知识要与信仰上的委身和好行为相配合。柏金斯定义神学为“生活的科学”。巴刻也说:“对清教徒来说真正的基督教包括认知、感觉和遵守真理。徒具知识而没有顺服、单有感觉而没有行动或单有感觉和行动而没有知识,都当被定为假宗教和对人的灵魂有害。”
04
强调家庭
清教徒看家庭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他们一方面减低神职人员的权力,另一方面又强调一家之主的重要性。在解释信仰上,美利(J.Mayne)说“父母和家主在子女和仆人当中代表着神自己。”对清教徒而言纪律的基础是“家庭”,不是牧区。例如葛林涵(Greenham)写道:“若要让神的教会在我们当中延续下去,我们必须将她带到家庭中,在家庭中喂养她。”
典型的清教徒会结婚和组织家庭。丈夫或父亲是家庭的头,他要向家庭负责尤其是在信仰的 操练上。教育儿女和家庭崇拜(特别是读圣经和析祷)对每一个清教徒家庭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本地教会是家庭过宗教生活的地方。每个家庭都会在主日出席教会两次,在晚餐后或在晚间重温早上的讲道。
05
强调人的罪性和神的恩典
强烈的属灵争战感
清教徒同时强调人的罪性和神的恩典。巴克斯特强调基督徒当“尽最大的努力在神的恩典里成长,加强和增多在灵魂里对基督的兴趣,并减弱和克制肉身的喜好”。人要先认定他的罪性,然后藉基督进入与神的约,这约要保存到末了。
清教徒也十分清楚基督徒历程中的障碍。有关清教徒对属灵争战的关注,巴刻解释道:“属灵争战孕育了清教徒。他们诚然接受他们是被召争战的,并看自己为主的朝圣军队(就如班扬的喻象),明白每前进一步,都会有抗衡的阻力”。
在短文《英国清教徒或不妥协者的性格》(1646),格里(John Geree)写道:“(英国清教徒)看他的一生为属灵争战,基督是元帅、武器……和眼泪。十字架是旗帜,而他的格言是‘那能忍受苦难的,便能得胜’。”
06
着重讲道
清教徒对讲道有四个前题:
(1)理性重要。“所有恩典都是从了解(明白)而来”;
(2)讲道最重要,因为当真理被正确地宣讲,以顺服的心聆听,神便会真正地被荣耀;
(3)圣经有赐生命的力量。圣经不单“包含”神的话,其本身就是神的话;
(4)圣灵有权能。唯有神工作,人心才会被感动,人的言语是无用的。
清教徒牧师的讲道有以下步骤:
(1)引述经文;
(2)分析经文的内容、架构和组成部分;
(3)解释经文所提出或引伸出来的教义或论调;
(4)运用其他经文以澄清其意思;
(3)听众被告知经文的应用,这些应用通常包括信息、劝告、安慰和自我省查。
07
着重读经
清教徒十分强调读经。Glenn Hinson称他们为“圣经人”(people of the Book)。在《天路历程》中,主角“基督徒”要回去取回所忘记和遗下的“书卷”(圣经),因为它是“他生命的确据”和所期望的避难所之入场证。
贝雷(Lewis Bayly)具体地指导基督徒,每日早晨、中午和晚上都阅读一章圣经,以求在一年内读完圣经一次。人也当默想圣经的教训,就是有关生活、对罪的审判、神对基督徒所应许的美德(忍耐、贞洁、仁慈、捐献、服事的热心、爱心、信心和对神的信靠)和他的拯救。当看圣经为由神直接寄来的信而不只是历史。基督徒当以尊敬的心读圣经就如神站在身旁,为要使他们行义和悔改,而与他们直接说话。
马特甚至提议“熟读式”读经法——“以虔诚的专注,就是在圣经的每一节中都得着最少一个观察、 一个祈求、一个笔记和一个愿望”。
08
祷告和悔罪为重
祷告是清教徒的心脏。关于祷告,班扬教导说:祷告“是人以认真、敏感和感性的态度,藉着基督、透过圣灵的能力和帮助而向神献上心灵或灵魂。这些祷告是为着神已应许的事物或根据圣经的话,又是为着教会的好处。这都是凭顺服和信心,以遵行神的旨意”。
清教徒的祷告和默想,与中世纪的信徒有相似之处。巴克斯特坚持基督徒要一天祈祷多次,安息日就更多。较虔诚的清教徒更会整天祈祷。情况需要时突然祈祷也常可听到。他们相信自己正在实践圣经的要求——“不住的祷告”(帖前五17)
清教徒因着对祷告的迫切,甚至建立“私室”(closets)作为配合。他们在家里和教会中(特别是在安息日)都会作可见的祈祷,诗篇常作公祷之用。他们的祈祷常充满圣经的经文。清教徒看眼泪(修士所称的“后悔”)为心灵祷告的主要元素。如加尔文一样,清教徒看公开和私下的认罪为对罪的补救。这做法与依纳爵所提议的“验察自己良心”很相似。
09
自我省察
严守纪律
清教徒相信“自我省察”的重要性,因为他们看重保罗向哥林多信徒所说的话:“省察你们自己,看看你们有信心没有”(林后十三5)。他们以神的话省察内在与外在的经历:“圣经是基督徒审查的准则。‘空想’与‘意见’都是错误的准则。当以圣经正典判断灵性。大卫以神的话为脚前的灯(诗一一九 105),让神的话作为公断,以决定我们有没有得着神的恩典。人以太阳来判定颜色,也当以圣经的亮光判定灵魂的状态。”
整体而言,清教徒认为信徒的标记可见于对罪的恨恶,和有否为神的荣耀而活,也可见于是否爱守信仰本分和爱弟兄姊妹。清教徒十分关注良心。这关注可反映于他们对其他方面的着重:圣经为首、个人化信仰和专注于讲道。
清教徒又认为纪律/操练(discipline)对信徒能否维持在神的约中十分需要。这信念可见于密尔顿(Milton)的话:“世上没有任何东西,在人一生中,比起‘纪律、操练’更珍贵和紧切。所有民间社会的兴衰、所有人类运动和人类处境的转变都是沿着纪律/操练的轴而前进……在此生也不会有任何民间或神圣的完美关系,可以高于纪律/操练,她是‘和弦’,保存和紧握在其中所有部分于一起。……纪律/操练不单是要移去混乱,而是使所有可见的物件成为神圣、成为美德。”
10
守安息日
十六世纪,英国作为工业社会需要有定期和有纪律的工人。很多新工业出现割喉式的竞争,而小型的制造商和学徒及熟练工人,需要每星期工作七天,每天工时都很长。与此同时英国人首次接触到圣经。当牧师向工人宣讲时,他们受到安息日的概念所吸引。1677 年,清教徒已失去权力和受辱,反清教徒的国会通过守主日的法例。根据法例,主日不可作贸易、旅游、“世务、商业或一般呼召的工作”,而要“亲自公开地和私下地满足敬虔和真宗教的责任”。
那时,清教徒对主日的理想,可以说是得到不同派别的接受,包括皇室人士、共和党、奉国教者和非奉国教者。
守安息日在清教徒的敬虔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守安息日是“重建个人信仰,建立圣洁群体的事情”。清教徒创立英国的基督徒主日(English Christian Sunday)。主日是一星期的第一日,是留作崇拜、团契和善行,故此,一切商业和组织性的康体活动都被禁止。这理想不能全面地被其他更正教国家所接受。在清教徒的信念影响下,“长期国会”和它的众继承人通过一连串条例,禁止在星期日游戏、贸易或远游。
为着谨守主日的圣洁,清教徒会这样做:
(1)准备他们的心,花时间自省、认罪、在星期六晚祷告,以准备主日敬拜的心;
(2)公开的敬拜(而非私下灵修)是主日的中心。清教徒的崇拜有时长达三小时;
(3)家庭是主日的宗教单位。一家之主的责任可见于《威斯敏斯特大要理答问》第118条:“守安息日之责任,特别是针对家庭中作主管的和其他在上的,因为他们不单有责任自己遵守,而且有责任监管辖下的人遵守。”一家之主有责任一天两次作家庭祷告、带家人去教会、之后考验和问孩子们和仆人有关的教义要理,以确保他们完全明白讲道的内容;
(4)避免律法主义和伪君子主义的陷阱。
(摘自《二千年灵修神学历史》,天道书楼,2005)
48971阅读
45425阅读
44694阅读
41197阅读
38511阅读
38102阅读
34521阅读
34426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