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2阅读
可以说启示录是神赐给争战之教会的“耶稣基督的兵法”。这是因为:
㈠ 启示录1章中所刻画的并不是升入高天坐在神宝座右边的主耶稣,而是
① 脚穿好像光明的铜一般的军靴,
② 从口中出来一把两刃之利剑(1:15-16)的野战军司令官一样。
㈡ 在2章中所描述的
① 右手拿着七星,在七个金灯台中间行走的是在前方指挥作战的主耶稣,
② 接连七次说激励的话“得胜的,得胜的”,正如野战军司令官的训词。
㈢ 最后,在21章即将收尾之际,应许说:“得胜的,必承受这些为业。”这一文理充分说明了主耶稣就是教会的元帅。
㈣ 倘若如此,处在其间的4-20章则道出了:
① 教会要争战的对象是谁,
② 如何才能得胜的内容。从这种文理来看,可以说启示录是神赐给争战的教会的“耶稣基督的兵法”。
然而,至今教会是如何看待启示录的呢?启示录之所以是一卷难解的书,是因为各人所持的观点不同。如果将重点放在“七头十角” 上,可能确实难以明白其中所隐藏的意思。但是,如果将焦点放在启示录中重复出现达四十四次的“神的宝座”和反复登场二十九次的“羔羊”上,观点就会完全不同。俗话说:“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倘若教会能用可称为“耶稣基督之兵法”的启示录来武装自己,必会成为受称赞的教会,得胜的教会。
启示录在末尾部分记载道:“都成了!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21:6)如果基督徒不明白启示录,就不知道神国是怎样完成的,也就是说不知道“俄梅戛”和“终”。启示录是神一直以来所推进和成就的“神国建设”的大结局。
“启示录全景”是从救赎的观点诠释了启示录的主题,使人清楚地知道“启示录兵法”,让所有圣徒共享它,过得胜的生活。
启示录全景
一提到启示录,人们就望而却步,因为在人们的脑海中,它已经是难解之书的代名词。但是,请大家反过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主将启示录赐给处于患难中的教会,目的肯定是使他们从困苦中快些解脱出来。我个人认为,大多数人都觉得启示录难解的缘由,与其说是启示录本身令人难解,倒不如说是因他们所观注的焦点产生偏差所致。在解释圣经的时候,所取的观点是极为重要的问题。这是由于即便是同一本圣经,也会随着观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释。从这种意义上说,启示录必须从救赎史(圣经神学)的观点来看,才能明白其意。
启示录中记载了许多预言、象征和默示。其中有的经文确实令人费解,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这些难解的部分并不是决定性的困难,因为它不会影响作者想要通过启示录,安慰和激励教会的中心主题。
这本书一开头便说:“耶稣基督的启示”(1:1)。这话的意思虽含有耶稣所启示之意,但从总体来看,将其解释为“神的启示”更为贴切。这是因为,1节说:“耶稣基督的启示,就是神赐给他……”,这里道出了启示的主体是神。因此,“耶稣基督的启示”这句话,更偏重于启示录的中心主题是“见证耶稣基督的启示”之意。所以,这本书写道“耶稣基督的启示”,而未说“耶稣的启示”。强调这一点,是为了告诉人们,启示录的中心主题不在于“七印之灾,七号之灾,七碗之灾”等审判上,而在于已经在福音书中成就的救赎事工的完成上。举个例子来说明的话,单在2-3章中,就用了五十八次“我……”以显明主权在握的主,这强有力地证明了启示录是耶稣基督的启示。
启示录的中心主题
在启示录中,称耶稣基督是“羔羊”的用意,是为与福音书联系起来。约翰在福音书中见证主的时候,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在启示录中,“羔羊”一词出现的次数达二十九次之多。5:6,9节中说这只羔羊“象是被杀过的”,强调羔羊的“死”。若不是为了与死联系起来,决不会称主耶稣为“羔羊”的。1:17-18节说:“不要惧怕,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过。”主耶稣是为谁死的呢?1:5-6,5:9节写明他是为我们死的,“他爱我们,用自己的血使我们脱离罪恶,又使我们成为国民,作他父神的祭司。”
主耶稣说:“我曾死过”(1:18上),如果说约翰福音所记述的是耶稣“曾死过”的过去事工,那么启示录所启示的正是“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并且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1:18下)之现在的事工和未来的事工。这就好比路加记载完福音书后,又以续篇记录了使徒行传;约翰在福音书中见证了主的死和复活,又启示录中见证了此后主的事工。在启示录中,主耶稣决不是在做其他事工,乃是在完成藉着十字架所成就的救赎事工。
在启示录中主的事工
约翰在福音书中,阐明他记载福音书的目的是在“救恩”上,他说:“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20:31)。但启示录的目有所不同。从它的构图来看,
① 从死里复活之主(1:18),
② 右手拿着七星,在七个金灯台中间行走”(2:1),
③ 以七次激励教会要得胜(2:7,11,17,25,3:5,12,21)为始,
④ 最后,以“得胜的,必承受这些为业。”(21:7)为终。
既然如此,启示录的中间部分,可以说启示了“战争的对象和如何才能得胜的内容”。所以,中间部分的12:11节让我们看到得胜的场面,“弟兄们胜过它,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
因此,我们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耶稣的见证”(1:2,1:9,6:9,11:7,12:11,17,19:10,20:4)是启示录的中心主题之一。
① 启示录的首批读者--初期教会遭受殉道和逼迫的理由,亦是因“耶稣基督的见证”(6:9)
② 约翰被放逐于拔摩岛也是由于给“耶稣作的见证”(1:9)
③ 在11章中,出现了两个见证人作完见证,被杀的场面(11:7)
④ 启示录中的弟兄们,也正是置生命于不顾,高奏得胜凯歌的人,“弟兄胜过它,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12:11)
⑤ 在20章中,我们可以看见那些“给耶稣作见证,并为神之道被斩者的灵魂”与基督一同作王的场面。(20:4)
见证耶稣基督的战争
2000年前记载的启示录对现代教会有何意义呢?神通过他自己的启示将这里的要点显明了出来。神论到自己时,说他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神”(1:8下)。约翰也见证说,神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神”(1:4)。如此论说神的用意是为了让人们明白,赐启示录的神不仅是“现今与我们同在的神,而且从前也与圣徒同在,将来还会与圣徒同在”。既然如此,我们便可知晓启示录的内容,不但过去已经存在,现在正在持续进行中,而且也是将来所要成就的事情。一再强调这一点的理由,是因为众多人将启示录视为主再来之前的短时间内所要成就之事。支持这种观点,把事情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依据是1:19节“所以你要把所看见的,和现在的事,并将来必成的事,都写出来。”即,1章是过去(所看见的),2-3章是现在(现今发生的事),4-22章是未来(将来必成的事)。然而,约翰所看见的并不是过去的事情,而是20节所说的“论到你所看见在我右手中的七星和七个金灯台的奥秘”,即在七个金灯台中间行走的主耶稣现在所作的事工。主耶稣现在右手拿七星,在七个金灯台中间行走,直到世界的末了。因此,4-22章的内容不是末了的某一暂短时间内所要成就的事,乃是从主初次降临起,到主再来完成救赎事工之日为止,教会必须打美好之仗的内容。
现在的事,过去曾有过的事,将来必成的事
倘若无视启示录中所记载的事情是过去已经存在,现在仍在继续,将来必成之事这一点,那么尚且不论启示录的首批读者初期教会的圣徒,就是对此后2000年以来的圣徒而言,启示录也会成为与他们毫不相干的书。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12章中所出现的撒但,乃是过去已经存在,现在仍旧存在,将来还要经过一番最后的垂死挣扎后,被扔进火湖里的存在,“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12:9)。请注意这段经文“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神”(1:8,4),其实在原文中,这句话的顺序是“今在、昔在、将来要来的神”,在此首先提到“今在”,这是因为圣徒所要抓住的时间就是“今日”,正如希伯来书3:13所言:“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因而,不能单独解释启示录,必须纵览整本圣经,从救赎史的统一性和渐进性的脉络中解释启示录,才不致陷入混乱之中。意识到这一点,非常有助于理解启示录。
此外,我们还要观注的是“宝座”一词。这个词出现的次数不下四十四次。启示录的轴心就在“神的宝座和曾被杀的羔羊。”。这也是被称为弥赛亚预言的以赛亚书的中心主题。以赛亚书的中心篇章是6章和53章。当乌西雅王崩的那年,以赛亚先知看到了“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赛6:1)。这异象是指地上的王位虽不断交换更替,但是坐在天上宝座,统治万有的却永远是我们的主。而且,在53章中我们看到了背负世人罪孽,被牵到宰杀之地的羔羊,“他象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这启示了坐在宝座上的神,通过羔羊的代赎之死,成就了救赎的事工。这不单单是以赛亚书的中心主题,也是整本圣经的中心主题。
这两个主题“神的宝座和曾被杀的羔羊”,都出现在启示录中,是一件极为令人兴奋之事。因为这两样的出现使我们能够认识到,通过圣经的统一性、一贯性和渐进性,默默成就救赎事工的神的主权和信实。所以,5:13说:“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在7:10说:“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神,也归与羔羊。”在22:3说:“以后再没有咒诅。在城里有神和羔羊的宝座,他的仆人都要事奉他。”这告诉我们,救赎事工已经完成。
神国的建设
通过整本圣经,神有一个一贯追求的目标,这一目标是“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21:3中所说的:“同住”,就是神国的建设。“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这一应许正在成就中。神曾与人同住过,就是神起初造人,将他安置在伊甸园中的时候。然而,因着罪的侵入,人的始祖被赶出伊甸园后,人与神同住的美好光景遭到了破坏。拯救的事工,即所谓神国的建设正是恢复“神与人同住”的事工。
神将在埃及为奴的雅各的子孙,用逾越节的羔羊救赎出来以后,他晓谕摩西:“又当为我造圣所,使我可以住在他们中间”(出25:8)。然而,这圣所与至圣所之间有一层幔子严严地挡住了。这是因它只不过是真像的影儿,直至时候满足,发生了太1:23所说的:“神与我们同在”的以马内利的事件。神为了成就与人“同住”的应许,来到世间,“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20:28),除去了圣所和至圣所中间的幔子。所以,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宣告:“成了”(约19:30);而在启示录中,坐在宝座上的神宣告:“都成了”(启21:6),从而终于完成了“同住”的事工。
阿拉法和俄梅戛 首先的和末后的
于是,在启示录中出现了三次至关重要的话语“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
① 这话语与22:13节“看哪!我必快来”这一应许联系在一起。复活升天的主若不再来,那么他只是阿拉法,却不是俄梅戛;虽然是首先的,却不是末后的;只能为初,不能为终。因此,主耶稣通过他自己的启示,使人确信他必再来。
② 这话语与21:6节中的“都成了”这句话联系在一起。“都成了”这句话意味着完成。如果他只开始没有完成的话,他只是阿拉法,却不是俄梅戛。我们所信的神是一定完成自己计划的神。耶33:2说:“成就的是耶和华,造作为要建立的也是耶和华”。保罗正因相信神是首先的和末后的,所以曾激励腓立比教会的信徒说“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腓1:6)
所以,创世记1-3章和启示录20-22章,让我们看到了它们之间绝妙的对照。20:2,10节说那曾破坏神与人同住的魔鬼最终遭到灭亡,“他捉住那龙,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被扔在硫磺的火湖里。”21:4节说:“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这给我们显明了神必会重新恢复过去的同住,完成同住的事工。这是在启示录中最为重要而宝贵的、再清楚不过的真理了。因此,启示录必须通过这一真理,才能解释得既清楚又透彻。
此外,启示录6:16节道出了将来会有忿怒临到人身上:“把我们藏起来,躲避坐宝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令人吃惊的是,要“拯救”人类的“羔羊”为何有忿怒从他而出呢?这忿怒会临到谁的身上?经上说:“他的判断是真实公义的,因他判断了那用淫行败坏世界的大淫妇,并且向淫妇讨流仆人血的罪,给他们伸冤。”(19:2)。神的忿怒将会临到抗拒建设神国度的人身上。
因此,我们必须铭记的一点是,启示录的中心是“拯救”,并不是七印、七号、七碗等神的震怒。深觉启示录难解是因没有将其与“救恩”联系起来,而是把它与“审判”结合在一起的缘由。这些人为满足好奇心,将注意力集中在主再来的时候和日期(太24:36)等无关紧要的细节上。对于主再来的日子,圣经不是也保持沉默吗?(徒1:7)。主在最后一章中三次应许说:“我必快来。”(22:7,12,20)。22:7节说:“看哪!我必快来。凡遵守这书上预言的有福了。”因此我们有责任殷勤去见证和遵守启示录中所记载的内容。22:12节说“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救恩虽是神所赐给我们的礼物,但赏赐却是依照我们为“神的国”尽忠的不同而不同。“是了。我必快来。”(22:20)这是主在启示录说的最后一句话。我们也会应声回答:“阿们!主耶稣啊,我愿你来!”
“从救赎史的观点所看的启示录”将焦点集中在这看法上,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意义。这样,我们在启示录中也会遇见耶稣基督,“他用右手按着我说:‘不要惧怕。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过,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1:18),即我们会拥有“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的安慰和激励并祝福。
10182阅读
5486阅读
4812阅读
4224阅读
3992阅读
1354阅读
1155阅读
1129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