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另一种财富--朋友

著名的音乐舞台剧「国王与我」里的女主角--安娜,是一个进入暹罗王的王宫里当家庭教师的英国小姐。在剧中,安娜突破了层层的因难,以无比的毅力及爱心,化解了那位最顽固的逻罗王与她之间的误解。她也和国王的每一位小孩都建立了互爱互重的关系,引导这些经年被深锁在皇宫里的孩子,一点一滴地认识了外面辽阔的世界。

其中,安娜曾唱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表达她对孩子们与日俱增的感情:

   愈认识你,就愈觉得舒适、轻松,

   愈喜欢你,就愈希望你也喜欢我。

   你是否已感觉到,

   我突然变得又快乐又欢喜

   因为一天又一天,

   我从你身上学到了许多美丽和新奇。

安娜从这众多的小孩身上得到了许多惊人的发现,正如同逻罗王从安娜身上,也学习到了许多的事情一样,因为他们彼此愿意更深入地与对方建立美好的关系,他们的生命因此都起了奇妙的变化。


        友谊的确像一颗使我们的生命熠熠发光的珍贵宝石。没有一个人拥有了知心好友,仍然觉得人生乏味,也没有一个人会因为和别人时有摩擦、关系破损,而仍然觉得凡事顺利、工作愉快。美国诗人爱默森提醒人类:

 我们照顾我们的健康;我们储存了金钱;

   我们让屋顶牢固,让我们的衣服充足;

   但是有谁以明智的方式做准备,以免

   缺乏最佳的财产--朋友?


        的确,持久的友谊能够丰富我们的人生,美好的人际关系,让我们时刻充满欢愉和温暖的感觉,形成一股难得的力量;使我们走出自我,欣赏别人高贵而可爱的一面。你曾不曾自问:我的人际关系如何?什么人是我最好的朋友?有一次,亨利?福特在一家餐厅里被问道:「你最好的朋友是谁?」福特想了一下,然后掏出他的笔,在一张纸上写着:「从你身上引导出你最好的一面的人,便是你最好的朋友。」


有一首诗这样写着:

          我爱你,

   并非仅因你之所是,

   亦因我之所是,

   尤其是当我与你同行时。

   我爱你,

   因与你同行时,

   你导引出一个新的我。


        这些话,是不是也和「国王与我」里的安娜所唱的心声相呼应。

做你朋友的好朋友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庞陀彼丹(Henrik Pontoppidan, 1857-1934)对友情的看法则是:「从谁的友情中,我们能期望收获到精神上自我发展的最丰硕的成果,并因此期望那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是从那些所看、所想、所感觉、所做的和我们完全一样的人吗?还是从那些能开拓我们梦想不到的新境界,带给我们新思想、新感情的人呢?……即使他们与我们所受的教育不同,却能增广了我们的见闻、拓展了我们各方面能力的极限,并且也可能使我们的世界加倍扩大。我们更需要的友情,应该是这些人吧!」


        朋友,是可以不分性别、年龄、教育、职业和国籍的。这些外在的条件并不会阻碍了我们赢得友谊的机会。交友是一种心态,一种对生活和对人的态度,一种真诚地想要付出爱、关怀和提供他人服务的欲望。


        这些年来,我从交友的经验当中,得到两个很深的启示,第一,朋友帮助我更真实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爱惜自己。第二,如果我想和别人结交朋友,我就必须先付出心血,主动成为别人的朋友。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人与人之间需要接触互动,需要接纳和爱。


        只可惜,这个世界,人口虽然愈来愈多,人与人接触的机会愈来愈频繁,人际关系却愈来愈复杂而紧张,导致愈来愈多的人觉得孤单、无助,「人际关系」与「疏离感」这两个名词常被人们并提。一般来说,许多的现代人重视「公共关系」,可是却都是怀有相当浓厚的功利主义思想,这些人,相反的,在另一方面,却常漠视了与亲戚、朋友、故旧间的关系。于是,现代人的友情成份,不知不觉的在褪淡,如今欲求得一二知己,真是谈何容易,这是现代人的悲哀与缺憾。


以尊重栽植友谊的花朵


至于身处这个「自我意识」过度膨胀的年代,人们太以自我为中心,「只要我方便,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成为多数年轻孩子时髦的口号和行动。问题是,在一个还没有完全认识自我存在的价值、而且尚待雕琢成熟的稚嫩心灵里,他是不是真明白了什么事对他真是有益,什么事会对他祸害无穷?若一味地任凭己意行事为人的结果,可能只有让自己钻进更虚空、与人的关系更淡漠的胡同里罢了。


        年轻的心态,渴望着友情,想与人建立满意的关系,但是,许多人却本末倒置地孤立了自己--因为他想要人家喜欢他,却又不费心让自己受人喜欢。比如说,如果我们不尊重自己,如何叫别人能够打从心里尊重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能自重及尊重他人都是很重要的。问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和智慧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对每个人每件事都有正确的看法及判断,以致于很难做到完全的自重与尊重他人;所以,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体认,我们便容易学会更尊重上帝并我们周遭的人。「尊重」是上帝赐给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一帖良药,晓得以「尊重」的态度待上帝、待别人、待自己,我们的人际关系才能更融洽更美好,我们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


  孔子曾经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圣经里也有一句话:「你要人家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是一个分工合作的时代,当人们愿意彼此帮助对方,去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时,他们会更亲密,并且感到满足。反之,当人们只顾到自己的需要和利益,无法与对方同心协力时,人们只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与孤单。





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2)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