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吴琛:乘书飞翔,拄笔跋涉|文字之旅

每周 周二&周四21:00|为您奉上精选作品


写在前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字路里还峰回路转。此文是一位从小被书报喂大的作者所写,她的文字之旅启人心志。


乘书飞翔,拄笔跋涉

吴  琛

音乐来自网络




01

被书报喂大的孩子


我家的相册里,有一张老照片:一两岁的我坐在床上,低头专心致志地看一本大部头——虽然书是倒放的。父母不经意间抓拍的这有趣一幕,也许不是偶然。神在我年幼之时,就为我定好了人生的基础香调——书香。


识字后,我就是个很“费书”的孩子。字不多的连环画根本不够我塞牙,父母干脆早早扔给我没有插画全是字的故事书,让我自己慢慢嚼。上学之后,家里给我订了许多报刊。童年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放学回家瞅一瞅邮箱。一旦发现新的书报杂志来了,就快乐得像夏天咬了一大口冰西瓜,冬天剥开了热乎喷香的烤红薯。


我从小看书奇快,每个月订的书刊都不够我看。在等待的日子里,只能翻来覆去地看,连报纸中缝的小广告都能细品几遍。小时候看书那个劲儿,就跟我啃鸡爪的习惯一样——连皮带肉啃得干干净净,关节上的脆骨也不放过,连骨头也要咬碎了吸出里面的骨髓。


再大一点儿,我开始在图书馆借书,在书店里蹭书。去亲戚家串门,总习惯性地先扫荡别人家的书柜。我就像着急长身体的孩子一样,永远感觉饿,永远吃不饱。从西方经典小说到港台武侠,从科幻杂志到人物传记,我都来者不拒,狼吞虎咽,好似一个爱吃自助餐的贪婪食客。吃得够多够过瘾,却是囫囵吞枣。而且很多书超出了我当时的理解水平,消化吸收得并不算好。



02

想逃开文字的青春期


我小时候早熟。而这,基本上是每一个爱读书的小孩儿不可避免的宿命。阅读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可以突破年龄和地域的局限,迅速补给成长中所需的见识和眼界。然而,年龄确实具有不可跨越性。书中的道理能开启我的心智,但并不能让我真正成熟。


缺乏实打实的生活经验,被书籍催熟的早慧弊大于利。跟着作家们预览了人生百态,跟着哲学家们触到了心灵的深邃。十几岁时,我饱览了世界之庞大而复杂,感觉自己已经轮转完了一生,只觉世事沧桑,而自身卑微渺小。而那时候,我没有机会读到神的话语,所以被困在形而上的烦恼里,迷茫困顿,找不到人生的出口。


青春期,我和写作的关系也很别扭。虽然也被周围人夸文笔好,但是除了老师要求的作文和一些流水账日记之外,我也没有认真地写点东西,投投稿,把自己变成一个面向读者的写作者。每次想好好写点什么,我就会变成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


比如我从初一开始,就想参加当时很有影响力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因为在比赛中拔得头筹,有机会免试进入国内知名大学的中文系。但是一直到高三念完,我也没写出一篇参赛作品。其实我可能不是太懒、太拖延,只是害怕失败,害怕写出来的文字不能得到认可。






03

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


报考大学时,我却没打算选中文系。我更想读新闻系,因为这个专业既和文字有关,又更接地气,还能满足我旺盛的表达欲。结果高考失利,阴差阳错地学了德语专业。刚进大学时我过得很不愉快,仿佛一步没踏对,掉进了一个看不到光的黑洞里。谁知,在熬过最初的黑暗之后,才发现这里竟然是个爱丽丝同款的兔子洞。


我在一个偏远的小城长大,很少有旅行的机会,十八岁才第一次坐飞机。我只能在书里自由穿行,张望外面的世界。我先在书里读到了塞纳河、巴赫、梵高,种下了许多美丽的向往。长大后,才会怀着圆梦的心情去巴黎旅行,去柏林爱乐听音乐会,去阿姆斯特丹的美术馆看画展。我带着一份酝酿已久的爱,探访我读过的每一座城市,去沉溺,去感受,去验证,去颠覆。


这些都是我没有想过的际遇。小时候我出省的次数很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出国。如果不是被神推到了学外语这条路上,有了到国外交流的机会,也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正如经上所说:“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神带领我去德国留学、工作,还有祂更深的美意——在异国孤独流浪的日子,我撞进了教会的大门。因为内心刚硬,我的信仰之旅也道阻且长,跌跌撞撞走了将近十年。但是神也借着这些流泪谷的经历,让我真实体验这个世界的光与暗,不再悬空活在别人用文字构建的世界里。


神带我用行万里路的方式,去填补读万卷书留下的虚空感,并用一句有力的话,打开了我属灵的眼睛,让我看到了一个满有盼望的新世界:“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04

峰回路转的文字之路


几年前我因故非常突然地结束了七年的留德生活,被迫回国。一片兵荒马乱中,我终于做了决志祷告,正如彼得在风暴骤起的水面上,牢牢抓住了耶稣的手。


突如其来的巨变,彻底击碎了我以为努力就能掌控自己命运的幻想,我只能哭着求告神:“天父啊,我过去几年如此努力地想留在德国,是因为知道自己和国内主流价值观完全不兼容。我完全无法想象回国要如何生活,我真的做不到。我放手了,你来接手这个烂摊子吧。”


当我安静不动的时候,神的大手又开始动工了。回国之后,神感动我做的第一个决定,不是去哪座城市生活,不是要做什么工作,而是加入一场“自虐”的文字马拉松。我参加了非虚构写作平台“三明治”组织的三十天连续写作挑战计划“每日书”。


彼时,我书写的本意,是为了告别。离开德国,是一个很仓促的决定。仓促到我觉得自己的心,都还没来得及托运回国。我缓缓写下了关于德国的回忆,把旧时光变成一件件展品,放进文字博物馆里。在那里,我不舍和遗憾的心情得到了妥善安置。


然而,我收获的并不仅仅是一场告别。神借着这个写作营,帮我慢慢破除儿时不爱写、不敢写的障碍。人生第一次尝试连续三十天不间断地写,感觉像是回到小时候的练功房,贴着墙做一字马的开腿练习。刚开始,觉得很痛苦。因为很久不动的笔就和很久没拉的筋一样,紧绷,一动就让人不禁倒吸凉气。可是把筋拉开了,这种痛又带着爽,一种酥麻又通透的爽。




05

眺望迦南美地


后来,我参加了很多次“每日书”,写了几十万字。有一些文章被选出来发表在“三明治”的平台上,还有的文字甚至被我小时候爱读的杂志选中刊发。在“每日书”肆意泼墨的日子里,我认识了很多真诚的写作者,这些人成为我回国后的第一批朋友。其中也包括我搬到上海之后,带我去本地教会的基督徒姐妹栗子。


那时候,栗子刚刚确定了自己有文字事奉的呼召,辞掉了优渥的工作,全职写作。因为她的缘故,我很早就知道了专注于培养基督徒文字人的“创世纪文字培训书苑”。不过彼时,我还在全然享受神对我的宠爱——搬到了小时候最向往的城市,找到了合心意的工作——完全没想过自己能为祂做点什么。


神耐心地等了我三四年,陶造我的属灵生命,也让我的笔头更加松弛自如。等到我终于决定受洗之后,圣灵感动我报名了《基督徒文字人的基本功》这门课。那时,我也不清楚神对我的呼召。但是我知道文字是我所喜爱和擅长的,我自己也是在圣经的文字中感受到了神的真实和伟大。所以,我希望通过学习文字事工的基础课程,去看看神是否愿意使用我这方面的能力。


报名付款成功的当天,我在海边爬礁石扭到脚骨折了,一口气从圣诞假期休息到复活节假期。虽然行动不便,只能躺在床上,心却在神的国度里肆意徜徉。有充足的时间读经、祷告、默想,认真跟着苏文安老师扎马步,学习基督徒文字人的基本功。


感谢神把我从汲汲营营的日常中打捞起来,送往更高之处,眺望迦南美地。正如我在《基本功》课程回响中写的那样,我仿佛爬到了毗斯迦山顶,听到神在我耳边说:“看,那是我赐予你的应许之地。我要带领你用文字为我征战,为我收割,为我攻城,为我筑殿。”


回望我短短数十年的人生路,幼时乘书飞翔,鸟瞰世界,遨游天际,也有过不接地气的人生阶段。感谢神接住了我,把我送回踏踏实实的生活,指引我攀登前行,走那通向应许之地的道路。风景那边独好,而我要拄着笔继续跋涉。




作者介绍

吴琛

现居上海。在神面前挣扎了十年,终于在《圣经》的文字中被圣灵光照,领受了耶稣无与伦比的十架爱。心悦,诚服。愿主悦纳我的笔,赐我恩典,以文字为燃料,做光做盐。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10)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