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02阅读
前言:随着这个世界的世俗化程度越来越深,越来越多人慨叹人心不古、世态炎凉。但是,当基督徒随着世人一道发出这种哀叹时,要小心。今天的斯托得的问题直击人心:“没有擦上盐的肉变坏了,我们可以怪责肉质不好吗?其实真正的问题是:究竟盐在哪里?”我们该如何避免成为那失了味的盐呢?愿你读文之后,掩卷深思,起而行之!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太5:13)
这断言是简单而直接的:“你们是世上的盐”,表示当两个团体都展现它们的真面目时,世界就像腐坏的鱼或肉,教会则尽力防止它的腐化。
神当然也在团体里置下其他影响力,来抑制社会的腐化。他在他的恩典里定下一些规则,遏制人自私的倾向,阻止社会陷入混乱中。这主要来自国家(运用权力来制定及执行法律)和家庭(包括婚姻和家庭生活)两方面,全面化地影响社会。可是,在罪恶的社会里,神以得赎的、更新的、公义的子民,来作为制止社会趋向败坏最有力的武器。正如德斯嘉所说,门徒“在一个道德标准低落,或标准不断改变甚至根本没有道德标准的世界里,应是道德消毒剂”。
但盐的效用是有条件的,它必须保持它的咸味。严格来说盐是不会失去它的咸味的。听说氯化钠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差不多能抵受任何侵害。可是,当与一些杂质混在一起时,它就受到污染,失去用处,甚至会引致危险。
失去咸味的盐,也不适合用作肥料,如混合肥料。托克博士告诉我,那普通称“盐”的东西,就是白色的粉末(可能产自死海一带),它除了含有氯化钠外,还有其他很多杂质,因为在那时候仍未懂得提炼的方法。在这粉末里,氯化钠或许是最易溶解的成分,也最容易被冲洗去;余下的虽然看来像盐,而且仍无疑地称为“盐”,但它再没有盐的味道,也没有盐的功能,它只是路上的泥尘而已。
基督徒也是一样。“你们里头应当有盐。”(可九50)耶稣在另一个情况里亦曾这样说。基督徒的咸味就是八福所描述的基督徒品格,在言语和行为上见证基督门徒的生命(参路一四34、35;西四6)。
正如盐要保持它的咸味,基督徒也要与基督相似,才可发挥基督徒的功用。基督徒如果被非基督徒同化,以及被世界的杂质所污染,他们就会失去影响力。基督徒对社会的影响,决定于他们与世界分别为圣,还是与世界认同。
钟马田强调说:“福音的荣耀就是教会与世界完全分别开来,并不断地吸引世界跟从她。如是者,世界起初虽然恨恶教会的声音,但它仍要听取她的信息。”反过来说,我们基督徒若不与非基督徒分别开来,我们便失去功用,也会像失去咸味的盐一样,“丢在外面,被人践踏”。布鲁斯(A.B. bruce)如此评论说:“这是何等的羞辱啊!从社会的拯救者沦落成为人们脚下的泥尘。”
让我们负起作盐的使命吧!使徒保罗在罗马书第一章的末段里,刻划了社会如何因为贪恋罪恶,而把明明晓得的真理遏制,以致它的价值与标准日渐降低,直至完全败坏。当人拒绝接受神显明给他们的真理,神就“任凭他们放纵可羞耻的情欲”,直至他们在神和所有义人面前发出恶臭。
现在神将基督徒放在世俗的社会里,就是要阻止社会继续腐败下去。神要我们深入渗透世界各处,因盐若藏在雅致而细小的罐子里,就不能发挥它的功效;我们是要被擦入世俗的社会里,正如盐要被擦入肉中,防止它的腐坏。当社会走向败坏时,我们基督徒都倾向于在看似虔诚的恐惧中,一面举起双手表示投降,一面指责那非基督教的世界;但我们不是更应该责备自己么?
没有擦上盐的肉变坏了,我们可以怪责肉质不好吗?其实真正的问题是:究竟盐在哪里?
耶稣说这比喻时,正在加利利海附近教训人。在那里以南不到一百哩处,约但河流入另一个海——盐海(因盐分过高又称死海)。而在这海的西岸,当时住了一个群体,我们最近无意中寻获的死海古卷,就是在那里发现的。
这些人属于爱色尼派的禁欲主义团体,脱离了当时充满罪恶的世界,自称为“真光之子”(“the sons of light”),但却没有让他们的光照耀人前,因此按犹太人所云,他们的盐是没有用处的,如盐海四岸的沉淀物一般。耶稣说这个比喻时,是否想起他们呢?戴维士(W.D. Davies)认为耶稣当时可能望了望他们的住处。这推测颇引人深思。
究竟成为世上的盐实际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基督徒应该更勇敢、更坦白地指斥罪恶。毫无疑问,谴责只是消极的行动,但盐的功用亦是消极性的。有时候,除非基督徒淸楚地提岀抗议,否则社会的标准便因循相传,习以为常地成为一套天条法令。
马丁·路德对此非常重视,他强调当福音正被传开时,指责与宣扬是携手并进的:
“要有盐味,便要它能刺激味觉。虽然他们批评我们刺痛人,但我们知道这是必须的,基督也会吩咐盐要辛辣,而且不断渗入。……假若你想传扬福音,帮助别人,你便要言词尖刻,把盐擦入他们的伤口里,让他们看见事物的另一面,同时斥责不法的事情。……真正的盐就是对圣经的真实注解,它指斥全世界的错谬,只让基督里单纯的信心屹立不倒。”
狄力克(Helmut Thielicke)也赞同真正基督徒的见证必须尖刻,能刺透人的内心。他针对一些基督徒说:
“人会以为他们的目标就是成为世界的蜜糖瓶。他们向人宣告神是慈爱的,并籍着这观念,尝试将人生的苦涩转为甘甜,……但耶稣当然没有说过:‘你们是世界的蜜糖。’他却是说:‘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能刺激味觉,而神的恩典和审判,是千真万确的信息,时常刺透人的心。”
除了指斥错谬与罪恶外,我们还应在我们的邻舍、学校、工作地方,或我们的生活范围里(包括大众传播媒介),勇敢地挺身指出什么才是、善、美。基督徒在言语和行为上,都要发挥盐的功用。
马太·亨利谈“世上的盐”
他们要作良善的盐;洁白、细小、被碾成粉粒;但是,却有着极大的价值和用处。若没有盐,甚至人的生命就不能得到维持。
(1)
他们自己必须是像用盐腌过的——福音和神的恩典,必须要浸透在他们的生命之中;他们的意念、情感、言辞、行动,所有这些,都要饱含着神的恩典。
歌罗西书4章6节: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马可福音9章50节:盐本是好的,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你们里头应当有盐,彼此和睦。
(2)
他们应当怎样看待自己。他们不能聚在一起、互相扎堆;他们不能一直老待在耶路撒冷;而是,他们必须四散开,就像是撒在肉上的盐,这里撒一点、那里撒一点;正如利未人分散在以色列家一样——不论他们到哪里居住,都要向世人传讲神的恩典与恩惠。
(3)
他们应当怎样对待他人。他们必须不仅自己是良善的,而且更要行善;他们不能自己占据在别人的心思意念里,也不能为自己求什么世俗的益处;而是,他们要把世人带到福音之中,使他们品味到福音的滋味与丰富。
(4)
他们对世人将要成为何等大的祝福。人类,躺在无知和罪恶的境地之中;他们就像是堆积在一起的没有恩典、不知感恩的群体,很快就要腐败和败亡;但是,基督差遣了他的门徒们;基督的门徒们以自己的生命和福音的教义——就像是恩典和知识与盐相调和一样——把世人带回到神的面前。
(本文摘自《基督教文化的挑战》,宣道出版社,1992.04;马太·亨利《四福音注释详尽版》。)
88402阅读
82058阅读
79526阅读
71315阅读
57223阅读
57023阅读
56994阅读
51875阅读
51237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