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37阅读
ID:yani3927 | 整编:黑门
转载请后台输入 授权
这是一部关于穷和死的电影。而这两个话题,可谓人间最痛。
自上映以来,关于《我不是药神》的各种讨论,在朋友圈就没间断过。它之所以这么热,这么感人,这么引起关注,这么值得一说再说,一定是因为它碰到了人们灵魂深处的渴望。
电影发挥了它应有的功能——为人制造一个专注的时间、空间,使人面对视听语言所承载的信息,去关心一些重大的议题:穷与病、死与生、公正与人命。
随着电影的热映,基督徒对此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对于这部电影里,所使用的基督教元素,
有人觉得这是亵渎;
有人觉得无论怎样,耶稣的名被传开了;
有人觉得,你看,在这个贴基督教对联都不行的环境下,全国上映的电影居然可以如此公开的说“上帝保佑你”,这是个很得安慰的事情啊……
01 可爱又可笑的刘牧师
这部电影,以非常坦然的态度设计了一个牧师的角色。
从表演的角度来看,刘牧师的扮演者杨新鸣,确实演出了大众心目中的那种“宗教人士在破戒时候的表现”。他以一种矜持的姿态,逾越着自己原本认为对的规范,诚恳却蹩脚,显得既可爱又可笑。
而电影本身试图讨论的问题,在“牧师”这一人物设定上,体现出了最大的张力。
救人是对的,但做违法的事是对的吗?在法律与道德的面前,人命关天不是一个共识吗?
首先,这位刘牧师自己也是白血病患者,他深知白血病人的痛苦与困境。
因此,当他参与到这种违法行为的时候,我相信他的“良心”或许并不是不安的,反而在面对卖无效假药的张长林时,他甚至发起了“义怒”,还打了人。
从电影所选中的台词来看,刘牧师讲的道确实符合他后来的实际行动。他就是这么信的,他也就这么传,这么行了。
因此,他的问题既不是虚假,也不是贪财,更不是害命,他的问题乃是——没有做牧师的呼召。
一个被上帝呼召来牧养群羊的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是:
传天国的福音,传耶稣死而复活的好消息,传悔改赦罪的道!
但是,无论是这个虚构的人物,还是实际的导演、监制、演员,他们都无力追问他们所选中的台词。
——为什么这位曾行走以色列乡间,医治病人无数的耶稣,却没有留下来继续这一救死扶伤的伟大事业呢?
而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能解释电影抛出的那个“无解之问”了。
02 什么才是真正的“主内平安”
我们先来看一组对话,也是电影中很成功的一个笑点。
当刘牧师说自己是基督徒,不能做违法之事的时候,陆勇劝他说,你教会的病友也需要吃药啊,能让他们治病,这才是真正的主内平安!
全场爆笑,而这位慈眉善目的牧师,就这样被说服了。
但是等一下,不是说好了“主内平安”吗?怎么变成“药内平安”了?
字面解释,主内平安就是,在主里面有平安。“主”指的是耶稣,也就是说,这平安是在耶稣里面才有的平安。
耶稣确实要赐人平安,他亲自说: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我去还要到你们这里来。(约14:27-28)
这平安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有一个保证,那就是“我耶稣还要到你们这里来”。也就是说,普通意义上的“平安”是暂时的,而耶稣所赐的平安的永远的。
我们稍加思考就可以知道,无论是瑞士格列卫还是印度格列卫,无论是陆勇还是程勇,能给人的平安顶多是以十位计年。
最终,这些人还是要面对死亡,即使不遭遇妻离子散,也还是要面对与家人永远的分别。
但耶稣要给人的平安是稳固的,是谁也夺不去的。因此耶稣说,拥有了这平安的人就不必忧愁,不必胆怯了!
03 救世主,只能来形容耶稣
只有耶稣才配得“救世主”这三个字。
这三个字,在历史中已经被用坏了。想当救世主的人太多,而失败的也太多,以至于到了今天,“救世主”成了电影里的一种嘲讽。
虽然最初的程勇只是想赚点钱,但随着情节推进而完成人物成长的男主角,却真的以救世主的形象示人了。
—— 他送走了最爱的儿子,搭进去最重要的钱,只为让那些根本不知的长什么样的白血病人多活一年。
但可悲的是,他的救人情结在法律面前不但不能被认可,反而要给自己带来牢狱之灾。这猛一看确实很像耶稣啊!
但这样的“救世主”和耶稣有什么区别呢?
无论是电影里的程勇,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陆勇,他们的相同点是想要救人的心,并为了救人而有的舍己。
这些让我很感动,在这个人人为己,冷漠自私的大环境中,能甘愿自己吃亏,也要尽力挽救其它不相干之人的生命,这是格外宝贵的!
但他们和耶稣的区别在于,他们不是神!因此,他们没有救人的能力。
耶稣在上十字架之前说: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约10:18)
耶稣有救人的愿望,也有救人的能力。这就是他的权柄,而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这样的权柄。我们只能服在人所制定的,不完全的法律之下;我们只能遵守不断修改,却依然无法面面俱到的人类规则。
但耶稣就是那位公义的上帝本身,他制定律法,他亲自施行救赎,他将我们平衡不了的“义”与“爱”,完美地彰显在了十字架上!
04 我们哭了,耶稣也哭了
是的,上帝爱我们!
当那些无助的患者徘徊在医院的门口;
当那些马上就吃不到便宜药的病人说着我不想死,我想活;
当那些年轻的生命被死亡的气息笼罩;当那些被疾病拖垮的家庭悲剧一出一出的上演……
我们哭了,耶稣也哭了。
《圣经》约翰福音有这样一段记载,一个叫拉撒路的年轻人病死了,当耶稣来到他的坟墓前,看到众人围在那里,然后经文记载,“耶稣哭了”。
很多人以为耶稣的眼泪是为拉撒路流的,但其实并不是,因为耶稣很清楚,自己马上就能让拉撒路复活,他刚刚才跟死者的姐姐说过。那么,耶稣在哭什么呢?
让我们试着进入耶稣所在的那个场景:
神的儿子,来到世界,他看到这里已经被罪恶污染,已经臭气熏天。
而他记得,在那个没有疾病没有死亡的伊甸园中,神与人透明敞开,毫无拦阻的交往相爱,一切都那么美好,没有眼泪,没有疾病,没有痛苦,没有纷争。
但现在,人和神的关系破裂了,地也因此受到了咒诅,人生变的痛苦不堪!
耶稣看着此情此景,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什么样的心情?他的眼泪,有多复杂呢?而耶稣没有选择“全球巡回坐诊”,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吗?
因为问题的本质不是穷,富人也无法用金钱换来永远的生命。
导致“病”的原因乃是罪,而罪的结局乃是死。
病这种东西,其实是一个临时的状态。也就是说,病,是“死”在时间中的局部体现。总有一天,死要全部占据一个人,那时候,病就没有了,人会进入永死的状态。
因此,“你是会下地狱的”这话,不应该成为斗殴时候的武器,乃应该成为我们对人发出怜悯的原因。
05 如何面对“法律”与“善良”
那么,我们作为基督徒,在这个不完全的世界中,要如何面对“法律”与“良心”之间的关系呢?耶稣不是也说,为了救人而违背摩西律法是可以的吗?
如果我就是那个孩子刚出生五个月就查出绝症的父亲,我该去请别人帮我走私吗?
如果我就是那个面对白血病人如此请求的程勇,我应该接过他的橘子吗?
如果我是刘牧师,我该为自己的会友争取这种主内平安的低价药吗?
如果,我就是那个可怜孩子的母亲,我能卖淫去救她的命吗?
当观众们一边抹眼泪一边叹息此问无解的时候。我想作为一个基督徒来回答,不能!
因为耶稣所“违背”的,是被错解了的律法。耶稣来到世界,不是为了废除律法,乃是为了成全律法。而至于并非神所亲自制定的法律,我们也还是要顺服的。
只要不是直接违反上帝命令,我们应当在顺服中交托,在顺服中等候。因为越过这一切,不是上帝在掌权吗?
而我们还要知道,“活命”这件事儿,从来都不是上帝最关心的,“重生”才是!
甚至活命的目的,是为了能重生得救。因此,我们的最高目的与期待,也应该是一个人能重生得救,而非仅仅活下来。
06 人真的太穷了
《圣经》上有一段非常挑战认知的经文。
逾越节前,耶稣在跟门徒们一起吃饭的时候,有一个女子来,将价值三十两银子的香膏打破,全部浇在了耶稣的头上,表示她的尊敬。
这时犹大看不过去了,说这香膏可是一个男人一年的工资,明明可以周济穷人啊,这简直太浪费了!
但耶稣说:“由她吧,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约12:1-8)
这话很耐人寻味,耶稣本来是非常关心穷人的,但他这却是在说,自己要死的这件事,是比扶持穷人更重要的。
为什么呢?因为肉体的穷,是暂时的,但灵里的穷,是永远的。
肉体的穷,顶多过的不好,但灵里的穷,就不是好不好的事了,乃是永生永死的事了。
人真的太穷了,穷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天,却付不起赎价,以至于要死在地狱里。
而耶稣要以自己的“死”来彻底消除“穷”,并穷所带来的所有问题!
不只是《我不是药神》里,穷到没钱看病的问题;还包括《一个人的课堂里》穷到没钱上学的问题;甚至包括《复联3》中,没钱开发外太空而拯救不了宇宙的问题……
07 吃不起药也治不好病,那又怎样?
我们已经活在这个中了病毒,显为残缺,怎么都不对的世界中了。而我们是基督徒,我们不可以不作为。
如果在那个位置,就去努力推动更公平合理,更能照顾众人的制度。如果不能,也别愤青。
我们知道了“药”不能真正的救人,就要更努力的向病痛中的人以及他的家属,传那天国的福音,同时为他们祷告,尽可能的帮助、安慰。
而假如遭遇患难的是我们自己,那么我们应当求神带领,求神赐智慧,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寻求医治。真要是吃不起药也治不好病,也别失去信心。那又怎样?何不欢喜等候耶稣接自己回天家呢?
主如果行神迹医治,我们感恩;主如果没医治,我们也依然可以在余剩的时光中,为主做那美好的见证——在苦难中喜乐,好显明我们所盼望的天国的真实美好!
(高清原图可关注微博 _ )
我留下平安给你们;
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
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
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
|约翰福音 14:27|
100837阅读
100710阅读
100689阅读
100669阅读
79648阅读
67785阅读
63460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