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能斯特(192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爱因斯坦(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普朗克(191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密立根(192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劳厄(1914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句普通的问候像一道千载难逢的雪亮闪电般耀眼夺目,斩破时空,一览无余地昭示爱因斯坦永不原谅德国知识精英的决心。他从此再未踏上德国土地一步。1949年,爱因斯坦出生地乌尔姆致信爱因斯坦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向来待人谦和的爱因斯坦回信断然拒绝。 这是爱因斯坦一生最伟大的问候。 1940年10月1日,定居美国七年的爱因斯坦入籍美国,其后不久,埃瓦德(Paul Peter Ewald,1888~1985)来访。该公非等闲人物,乃德国著名物理学家,1933年因反纳粹控制教育愤而辞去斯图加特理工大学校长一职,1938年流亡国外。此次访美,顺便到普林斯顿拜访爱因斯坦。老友重逢,相谈甚欢,兴尽分手,告辞时爱因斯坦嘱咐:“请问候劳鹤(Max Theodor Felix Von Laue 1879~1960,通译“劳厄”)。” 埃瓦德顺口说:“也问候普朗克(Max Planck,1858~1947)吧?”话音未落,爱因斯坦立刻重复道:“请问候劳鹤。”反应如此迅速,显非临时起意。 很久后埃瓦德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普朗克只是个悲剧角色。英雄只有一个,他是劳鹤,而不是普朗克。事至今日,我方恍然大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