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你的耶稣替你受难,但我的上帝从未存在


上帝”,这似乎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名词。从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来讲,我们没有人真正地见过 “上帝”,我们定义不出他的样貌、肤色、体态特征等等。尤其是在眼见为实的传统观念和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条件下,“上帝”不过就是一个唯心主义的代名词。我们就常常对那些信靠上帝的人嗤之以鼻,甚至是自觉得可以提出很多尖端的问题将那些虔诚的信徒问地哑口无言。


上帝真的存在吗?


如果存在,为什么没人见过他的样子?


我们将上帝规定在“神”的范畴,也就是说我们将上帝看作是一个超验的存在。但以人的眼睛、鼻子、身体等经验的范畴来验证上帝的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如果仍然坚持,没看见、没感受到就是不存在,那可以尝试换一种思维认知方式。就像在蚂蚁的二维世界里,他们能感受到的是二维存在,如前后左右,所以人可以随时从他们上方给他们凭空下达或拿走一个障碍。对于人的三维世界来说,那不过就是简单地从上而下,但是对于二维世界的蚂蚁来说,那就是神秘地突然出现或消失。所以,有时不是不存在,只是不理解。而且神,神秘、神奇、神妙。



在语言的解释中,神本身就代表着奥秘。如果有一天,神在你这里如同玻璃般透明、了无奥秘,那话不多说,请你原地当神!



上帝是至善的吗?


如果是,为什么要释放出人间的灾难?


我不敢说上帝是至善,因为我没有资格用我的标准衡量上帝。


我敢说这世间的确存在很多苦难,但将灾难解释为罪的代价也常常成为被非信徒攻击的破口,常被说成是,基督徒可以抬头仰望天上的星空,却低头看不见尘世的苦难。不过我知道,人不是上帝手里的木偶,上帝给人自由,你可以自主地选择信或不信。至于上帝创造人类的目的,如果非要抛开《圣经》去深究很多无理的非议和偏见的话,那有关上帝的一切都毫无意义。



他创造人的目的简单美好。


他希望人可以荣耀他的名,因为他按自己的样式造人,“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希望人可以活出理性、道德、良善、意志和美的样子。他希望人可以敬畏他,就像地上的子女敬畏自己的父母一样。他希望人可以在他里面得到安宁幸福,上帝创造世界,给人美好的享受,并有管理世界的权柄,可以真的让人有确切的、平静的、满足的状态。但是他不强迫,如果人强烈不想信他,也没关系,他给你自由,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可以随意地将自己发展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只是选择自由的同时要承担责任。所以并不能说“上帝不公平,因为如果上帝真的给我们自由,我们就不会因为不信上帝而受苦了。”


公平不等于结果公平,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才是公平;至善也不等于没有灾难,因为除了有至善,也有恶。那看得见人间苦难,给得了生命的希望与救赎的,这才是善。



如果上帝是全能全知的——


为什么还要允许那些作恶和不相信他的人存在?


上帝全能全知的体现不在于提前将作恶悖逆的人剔除干净,而是赐下救恩。我问过很多的母亲,包括我自己的妈妈。“如果,你的孩子没出生之前,你就知道你怀的是双胞胎,但是一个是乖孩子,另一个是悖逆的孩子,你还会把他们生下来吗?”答案基本一致,会!妈妈们说,因为那是她的孩子,孩子不好,妈妈会选择教训甚至责罚他,因为妈妈还有管教的心思。但是妈妈始终不忍心剥夺他的生命。



2019年,我的亲姐姐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孩,起名叫恩多。我们越来越爱她,我常常感觉我、我妹妹、我爸爸妈妈都已经爱极了她。但是我姐姐告诉我,没有人比她更爱恩多。因为在她肚子里的10个月,就决定了,她的爱,没有人能替代的了。我知道上帝也是这么爱他的孩子,虽然我没见过上帝的样子,但是我知道他一定是充满爱的样子,我也知道,在我未出母腹以前,他就按着我的名来认识我了。因为,如果不是他,不会有很多非亲非故的人真挚地关心我的状态。他们也不会为了疫情而彻夜祷告,这不单纯是信仰的力量,还包括有对极致权能的敬畏。如果可以,以后要去耶路撒冷看看,我想在那里感受可能会更加真切。



获得恩典的唯一途径就是信靠上帝


那个人行善与作恶又有什么意义?


佛教苦行以悟道,视自己的身体为罪业的载体,不论是肉体的苦行者还是精神的苦行者,都励志将自己修行为承受苦难最多的生命,然后以此脱离人间疾苦,虽然我不支持苦行悟道,我也不信佛教,但我敬佩他们对真理的敬畏与寻求。也许中国受到的佛教影响比较多,所以对于生命恩典的获得,也潜意识地以一种善恶苦难来交换。



获得恩典的唯一途径就是信靠上帝,因为人永远不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称为义。唯一的称义,是因信称义,人经历的苦难不会是自己得到恩典的方式。他创造的宇宙世界不是给我们提供苦行的平台,仅是让我们健康地享受他的创造和美好的应许。就像父母生下孩子的目的一定不会是让他来感受人间疾苦一样。所以,我不谈论善恶行为的强制性意义,因为当你生命中真正接受了他时,你自己发自内心行为的意义是你自己更能感受到的。



对上帝的信仰不过就是心灵的寄托



信靠上帝也许有精神寄托的因素吧,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那我觉得比上帝更神秘的,是那些众多的伟大的科学家,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与证明之后,为什么都选择了这位上帝来作为他们的精神慰藉。我家对上帝的信仰不是由于心灵寄托,而是在确实地经历了灵魂的存在之后,才选择了上帝。当然,如果有人仅仅将灵魂归结为唯心主义的话,那这世上有很多的唯心主义的书很值得看,来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C.S.路易斯说,“一个人若经过最慎重的推理,得出结论说基督教信仰没有充分的根据,我请求他不要接受基督教。”


如果你接受不了我们的信仰是出于你大脑中审慎的理性思考,那么你可以阅读书籍,你可以查找资料文献,寻找证据来反驳,“这是错的,这就是彻底的谎言。”但如果你只是不愿意知道,不愿意去思考我们信仰的合理性与真实性只因那可能颠覆你从前的全部人生。又或者,因为懒得将自己从轻松愉悦又处处是美妙诱惑的日常中拉开,而不去花时间去思考你人生真正的意义,不去思考“这有没有可能是真的”就冲动地推开一切,我想说这就是“故作愚昧”,这就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


如果可以,为什么不趁现在的黄金岁月,而要等到某一天病重或者垂老时再去思想与寻求上帝呢?


你知道一本书,一张桌子存在,因为你可以用手摸到、用眼睛看到它;你知道味道存在,因为你可以调动鼻子闻到它;你知道快乐和悲伤存在,因为你可以用心感受到它。从这个角度来讲,上帝似乎在我们的六感之外。某位同学在聊天中说,“我的现实是用眼睛感受到的,用头脑思考来的,用身体感受到的”,“而你们的现实是上帝给的”。难道基督徒不是在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头脑中的理性思考,用身体的感官在感受神所赐的每一刻吗?


只不过,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神也许可以不在六感之外:每一天睁眼,我们看到祂的奇妙创造;每一个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时刻,我们邀请祂的参与;经年累月,我们看到祂对人的更新塑造;直到生命尽头,我们感受祂长阔高深的爱。




那么,看完这篇文章,是否可以请你郑重又深沉持久地思考一下你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希望在探索之后你可以说:“原来上帝一直都在。”



END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0)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