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传染病中心顾问林宝莲:危机中难以置信的恩典体验
2020-05-20 11486阅读
作者: 境界君
|来源: ijingjie
新加坡抗疫经验被多国肯定,作为国家传染病中心顾问的林宝莲一直奔波在病人、医院、国际专家之间。十七年前,她蒙神呼召从美国返回亚洲不到三周就赶上SARS,每周80个小时在一线照顾病人和垂死的同事,却被羞辱是“肮脏的团队”。那时她看到医院里祈祷的基督徒。
林宝莲(Poh Lian Lim),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顾问,卫生部传染病司高级顾问。生于马来西亚,1987年于哈佛大学毕业,专攻生化学,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在杜兰大学获得公共卫生硕士学位。5月1日,联合国新闻网以“抗击新冠疫情:韩国和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一文,报道了新加坡等国并未采取大规模封城和停工的严厉措施,但仍然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新加坡使用基于蓝牙技术的手机小程序,在保障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可以找出在特定地点与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同时政府开发了一个在线检测工具,有关人员根据民众在线填报的年龄、症状和旅行史等信息,给出居家或外出求治以及去哪里治疗的建议。17年前的SARS曾经让新加坡措手不及。当年在抗击SARS一线作战、现任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顾问的林宝莲说:“与SARS相比,我们有了更好的组织应对。我们有新冠病毒诊断测试和隔离室,可以应付测试激增的压力。我们得到了更多的社区支持。在SARS期间,当医护人员被认为受到了感染时,遭遇了可怕的恐惧和羞辱,我们被称为‘肮脏的团队’,而不是‘医疗英雄’。”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林宝莲每周要么在疫情爆发的病房,要么去诊所看病人。她说:“我是一名传染病专家、照顾新冠病毒患者的医生,决定诊断和治疗确诊或疑似感染的人。我们还举行会议讨论新冠病毒研究和公共卫生应对的问题,与世卫的专家组进行电话会议和网络研讨,并向美国、欧洲和其他地方的专业同事提供建议。‘神所赐给我们的不是胆怯的灵,而是有能力、仁爱、自律的灵’,对基督的信仰给了我勇气和理性的支柱,神要我们使用这些!”外籍劳工宿舍的防疫是新加坡目前的挑战
2003年,林宝莲第一次来到新加坡工作。当时她还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下了美国西雅图到新加坡的航班。她承认自己之所以离开美国优渥的工作,是感受到神呼召她回到亚洲服事。她和丈夫都出生在马来西亚。在新加坡投入工作不到三周,SARS就爆发了。她很快就参与到世卫组织、联合国咨询小组和工作组的疫情工作当中。“当时我作为一名年轻的传染病主治医生,在新加坡陈笃生医院的重症监护室诊断SARS病例和处理危重病例。那里是疫情爆发的第一线。因为我们是在第一波传染中被波及的,所以在最初的六到八周内无法进行诊断测试。我们只能根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风险因素来判断某人是否染上了SARS。作为一名医生,这是一个巨大的责任。”“当你在一次爆发中发现一种新的病原体或病毒,有点像天文学家发现一个新的黑洞、恒星或行星;很多东西等着你去发现,但你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也没有完整的事实数据参考。如果你错了,那么你会让更多人感染。”当时新加坡没有足够的隔离床和负压室,医生必须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决策。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时期,林宝莲说:“那可能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六个月,我们为生存而战,在疾病爆发的情况下每周工作80个小时。除了病人之外,我还要照顾垂死的医生和护士。但我记得,在这一切发生的过程中,有一天,我走进医院的礼堂,他们在那里有一个祷告会,我看到所有的基督徒都在祈祷。他们来自各个社区、各个教会,与我们站在一起,为我们祈祷。这是在危机中令人难以置信的恩典体验。”林宝莲所在的团队很早就认识到,必须加强每家医院诊断检测的质量。因为如果只进行集中测试,那么系统中就会出现瓶颈。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有八九家急症护理医院。如果不想给中心实验室施加太大的压力,那么就必须确保在每家医院,新冠肺炎的诊断实验室测试足够好,能够独立运行。SARS的经验使新加坡认识到疫情准备的重要性,因此在过去17年里,新加坡继续在实验室研究能力、医院接触者追踪、疫情准备演练和感染控制实践方面开展工作。针对本次抗疫,林宝莲说:“中国一公布病毒的基因序列,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和国家公共卫生实验室等研究机构就开始着手开发诊断测试。尽管我们知道主要的症状是呼吸道感染,但这是一种系统性感染,你必须弄清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在不同样本中的表现如何。我们从SARS中认识到,如果没有诊断性检测,实施隔离检疫是多么困难。人们会愤怒地说:‘嘿,你为什么把我关在这里?’如果你能对他说‘你的测试结果是阳性的’,那就容易多了。”当通过隔离感染个体和隔离接触者减少有效传染数量时,逐渐上升的病毒感染者曲线就会被拉平。“重点是确定哪些人受到感染,因为他们具有传染性。一旦我们确认了一个感染病例,我们就把他们隔离在医院里,然后按程序对他们进行测试,直到我们确认他们不再传播病毒为止。”林宝莲认为,新加坡的疫情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百姓的日常生活还是受到了一定影响。“在新加坡,我们还没有一个安全的地方。我们得到的是一个非常精确的反应,因为形势一直在变化。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波浪潮中,新加坡对来自中国的游客实施了入境限制,而中国自己也对旅游团实施了出境禁令,这是中国应该履行的责任。然后,我们要求从中国、意大利、伊朗和韩国等热点地区回来的人在14天的潜伏期自我隔离:你不用去上班,你的雇主被要求给你带薪休假,孩子们也不能上学。如果你身体不舒服,你必须对社会负责,去看医生。如果你被传染,那么你要留在医院直到不再具有传染性。”在观察这场大流行演变的同时,林宝莲估计,疫情将至少持续一年。“新冠病毒将到达不同的国家,并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各地,这取决于当地的卫生系统的弹性有多大,它们能否获得诊断检测,它们在社会隔离和控制疫情方面做了什么。我们可能会经历几次这样的波动。第一波来自中国,新加坡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波来自欧洲,这需要不同的衡量标准。如果3个月后它袭击了另一个大陆或一群人,你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在持续,一波接一波,持续几个月或一年。所以,我认为很可能要到2021年生活才会恢复正常。但在许多方面,即使在疫情期间,当疫情持续数月、一年或更长时间时,你也会发现世界进入了新的常态之中。”人们听说群体免疫是保护国家免受新冠病毒感染的一种可能的策略,但是林宝莲并不认可这种策略。她说:“据我们所知,我们以前从未见过这种病毒,也没有免疫力。为了获得群体免疫力,你基本上必须让大多数人先感染。当它感染80%到90%的人口时,病毒已经杀死了最脆弱的人。我个人不赞成使用这个术语,也不赞成这个策略,因为人力成本太高了。”在谈到给前线医护人员的建议时,林宝莲强调:“善待他人是很重要的。即使你不同意他们正在做的事情,也要相信他们在他们的环境中已经尽力了。我们需要保持卫生保健工作者的健康和工作。显然,获得良好的个人防护装备和良好的感染控制措施是很重要的。但从疫情的长期发展来看,要在身体和情绪上照顾好自己。吃健康的食物,而不是快餐或有压力的时候狂吃东西;保持水分,尤其是在炎热的天气。记住,生活不会停止,当危机带来的最初的肾上腺素消失后,你还得继续工作。相信你所做的会让你不那么疲惫。医护人员在这方面的工作将是长期的,照顾好自己是照顾病人的一部分。”最近一段时间,林宝莲一直在思考《路加福音》第8章的一段经文。她说:“当耶稣在暴风雨中睡着的时候,他的门徒充满惊恐并叫醒耶稣,耶稣就使狂风止住。这帮助我在真实的背景下看待这场病毒大流行和混乱。平安不是没有麻烦,而是有神同在。”回首人生之初,8岁的林宝莲在阅读了巴斯德(Louis Pasteur)和其他医学先驱用爱和医学拯救人的故事之后,立志长大后要做医生。19岁时,在一个学生宣教大会上,林宝莲被神感动要服事上帝。医学院毕业后,她有很长一段时间投入对艾滋病人的服务。她回忆说:“从1987年到1991年,我在纽约市的一所医学院学习,当时艾滋病正处于顶峰,所以死亡是非常真实的。在我们工作的过程中,艾滋病人的血溅了我们一身,所以我们已经面对过这种恐惧。但我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感觉,我被召唤进入医学领域,上帝装备了我,给了我在医学方面服事的机会。我被当时在纽约浮出水面的艾滋病的需要所吸引,我也渴望为贫困社区的医疗需要做些贡献。”在医学院的最后一年,她去到非洲津巴布韦的一家教会医院实习了两个月。而之所以服事艾滋病患者,是因为她看到了性道德败坏所导致的可怕咒诅。1983年林宝莲初到哈佛大学读书的时候,性解放蔚然成风。学生同床而睡,只不过是校园无足轻重的八卦。离婚、虐童、艾滋病、约会强奸、性侵犯、奸淫、堕胎、婚前性行为、同性恋等现象无处不在。“性病残酷的现实一点也不风光,诸如疱疹、梅毒、肝病、艾滋病,在在指出性革命是个谎言。不错,人自传统道德中解放出来,但却没有免去疾病、死亡和恐惧的自由。”林宝莲认为,我们的挑战不是尝试去解释四周的破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是去寻求怎样的世界才是健全完整的世界。人与生俱来拒绝承认行为和后果有因果关系,否认放纵的性行为会带来严重后果,实在是自取灭亡的自欺行为。“人们认为忠于一夫一妻制、禁戒婚外性行为,是不切实际的公众政策。但无论如何,即或行得不够彻底,这仍是防止大规模性病传播的最有效措施。但我们并没有认真考虑这件事,因为觉得太难了,无法实行。是的,的确太难。耶稣说,‘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可是祂接着又说,‘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任何真正的选择,都必然有其后果;虽然神往往容让在行动后一段时间,才出现后果。祂这样做为的是给我们有选择顺服的自由,有接受恩典的空间,仍可从引向死亡的事情中回转过来。”目前在新加坡,为了服事艾滋病人,林宝莲仍然开设有自己的艾滋病诊所。自2010年起,林宝莲与丈夫加入了新加坡救赎山教会,是教会的第一届执事。
在新加坡已经生活17年的林宝莲夫妻俩收养科元的故事,曾引起了媒体关注。2018年52岁的林宝莲和丈夫亚浦第一次见到即将成为他们养子的儿子。在此之前,林宝莲说:“我读到过,生日对孤儿院的孩子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些孩子讨厌他们的生日,因为它只是一个提醒,他们又大了一岁,他们不能被收养了。对我来说,一想到一个孩子会因为他的生日而难过,我就感到心碎。所以我们想,如果我们去给科元一个生日惊喜该多好啊,我们也不想让他因为不知道是否有家人来为他过生日而错过另一个生日。”所以,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林宝莲带着亲手做的蛋糕,去见未来的儿子。除了忙于工作,林宝莲和丈夫亚浦也花费很多时间在家庭上。他们有四个孩子,最大的已经20岁了,最小的是他们收养的中国孤儿科元,今年只有10岁。科元出生时就没有耳朵,几天后他被遗弃在孤儿院的门口。亚浦是一位已经退休的建筑师,他说:“我们从来没有计划要四个孩子,15年前我们自己从中国收养了一个女儿。2018年在亚洲新闻台(CNA)的一部纪录片里,我们看到出生时没有外耳和耳道,四岁时通过助听器植入和语言治疗才学会说话的科元。”当时科元已经七岁了,收养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他的残疾也是一个障碍。林宝莲当时想:“如果我们只是为这部纪录片掉几滴眼泪,会发生什么呢?然后回到我们的正常生活吗?我想起了《雅各书》1章23-24节‘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我们不能帮助所有的孩子,但我们可以从帮助这一个开始。”2018年1月29日,科元(Lucas Yap Keyuan)被正式收养,并于2月10日抵达新加坡,刚好赶上在自己的新家里过春节。在来新加坡之前,科元听过圣经故事和赞美诗,知道耶稣。尽管他的英语还很初级,但他与家人一起去教会聚会时还是很专心。亚浦说:“他对福音的理解还在八岁小孩子的状态,我们想要帮助他在基督里成长。”林宝莲和丈夫对四个孩子的期望是,希望他们能发挥出最好的。“让我们的孩子完全地爱上帝,把上帝看得比生活中任何事情都重要,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挑战。我们对他们的希望是,他们被称为基督的追随者。……我们还告诉他们,成功不是由物质决定的,成功就是爱神。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继续与神同行。如果孩子们失去了信仰,不管他们有多成功,那将是最糟糕的事情。”(本文参考了Columbia University、Redemption Hill、Salt and Light、channel news asia等网络资料,一并致谢)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微信号”,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