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慕溪
释 义
我们现在看的银子的比喻,与十个童女的比喻非常类似。两个比喻都指引我们的思想去看那同一个重要事件,耶稣基督的再来。
两个比喻都把相同的人摆在我们面前,就是基督认信的教会的成员。
童女和仆人是同一种人,但是是从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方面来看的同一种人。
每一个比喻的实际教训,则是主要的不同点。警醒是第一个比喻的主基调。童女的故事呼吁教会要警醒,银子的故事呼吁教会要做工。
我们从这个比喻首先看到,所有认信的基督徒都从神那里领受了一些事情。我们都是神的“仆人”。我们都有交托给我们负责的“银子”。
英文圣经用与“才干”这个词来翻译“银子”,这是很奇怪地偏离了它原本的意思。
才干这个词通常用在只是有特别的能力或恩赐的人身上。他们被称作是“有才干”的人。这样的用法只是现代的发明而已。
按照我们主在这个比喻中对这个词的用法,它是应用在所有受洗的人身上,没有分别。在神眼中我们都有银子,我们都是有才干的人。
我们用来荣耀神的任何事情都是一种银子、一种才干。我们的恩赐,我们的影响力,我们的金钱,我们的知识,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时间,我们的认识,我们的理智,我们的智力,我们的记忆力,我们的情感,我们作为基督教会成员拥有的特权,我们作为拥有圣经的人的优势—所有,所有这一切都是银子。
这些事情是从哪里来的?谁的手把它们赐下?我们为什么是我们现在这样的人?我们为什么不是地上的爬虫?这些问题只有一个答案。我们一切所有的,都是神借给我们的。我们是神的管家。我们欠了神的债。让这认识深深扎根在我们心里。
我们接着看到,许多人没有好好使用他们从神领受的特权和怜悯。这个比喻告诉我们,有一个人“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那人代表了一类人数众多的人。
把我们的银子藏起来,这就是我们有机会荣耀神,却忽略了这些机会。藐视圣经的人,疏于祷告的人,不守安息日的人,不信的人,放纵情欲的人,思念地上的事的人,轻慢的人,无心思想的人,寻欢作乐的人,爱财的人,贪婪的人,自我放纵的人,所有,所有这些人都一样是把他们主的银子埋在地里。
他们有一切的光照,却不使用。他们都本是可以比他们实际的更好。但他们都是每天在抢夺神的物。祂已经把如此多的借给他们,他们却不给祂回报。
但以理对伯沙撒的话完全适用在每一个不归正的人身上—“你却没有将荣耀归与那手中有你气息,管理你一切行动的神。”(但5:23)
第三我们看到,所有口头认信的基督徒,必然有一天要向神交账。这比喻告诉我们,“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帐。”
有一审判摆在我们所有人面前。如果没有,圣经上的话就没有意义了。否认这一件,就是完全在轻视圣经。摆在我们面前,有一审判,按照我们行为施行的审判—确凿、严厉、无可逃避。
我们无论地位或高或低,富有还是贫穷,博学还是没有学问,都必然要站立在神的审判台前,领受我们直到永远的判决。不可能逃脱。隐藏是不可能的。最后我们和神必须面对面。
我们必然要为赐给我们的每一个特权,我们享有的每一束光照交账。我们要发现,神看我们是要交账、要负责的受造之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
我们每一天活着的时候都要记住这一点。让我们先分辨自己,就不至于被主定罪。
第四,我们看到,真正的基督徒要在审判的那大日领受丰富的赏赐。这个比喻告诉我们,善用主人银子的仆人受到嘉许,主人说他们是“又良善又忠心”,主人让他们“进来享受他们主人的快乐”。
这些话对所有的信徒都充满安慰,大可以让我们充满感叹惊奇。最好的基督徒都不过是可怜软弱的受造之人,只要活着,每天就需要赎罪的血。
但最小、最卑微的信徒要发现,他被算作是在基督的仆人之列,他在主里的劳苦不是徒然的。
他要惊奇地发现,他主人看见他的努力中有更多讨主人喜悦的美事,超过他一直以来对自己的看法。
他要发现用来服事基督的每一刻,为基督说的每一句话,都被记在一本记念的册子上。
让信徒记住这些事,得到鼓励。十字架可能现在是沉重,但荣耀的赏赐要补偿一切。
雷顿说得好:“在这里有几滴喜乐进入我们里面,但在那里我们要进入到喜乐里面。”
我们最后看到,基督教会所有不结果子的成员,在审判那日都要被定罪,被弃绝。这个比喻告诉我们,把他主人银子埋起来的那仆人,被定罪为“又恶又懒”,“无用”,被丢在“外面黑暗”里。我们的主加上这句严肃的话,“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在最后那日,一个未归正的基督徒将会没有借口。他现在用来假装令自己满足的理由将要证明是无用虚妄。
审判全地的主要显为施行公义的主。失丧之人的败坏要显为是他自己的过错。“你既知道”,我们主说的这几个字,应当在许多人耳边回响,扎入他的内心。
成千上万今天活着的人是没有基督没有归正,却假装自己是身不由已,而一直以来他们在自己的良心里是知道自己有罪。
他们正把他们的银子埋起来。他们不是在做他们能做的事。及时发现这一点的人是有福的,在那末日情况要显明是如此。
让我们看完这比喻时严肃下定决心,靠着神的恩典,绝不满足于一种没有行为的对基督教信仰的认信。让我们不要只是谈论信仰,还要行动。
让我们不要只是感觉到信仰重要,也还要做一些事。圣经没有告诉我们这无用的仆人是一个杀人犯,或者是一位强盗,甚至没有说他浪费他主人的金钱。
而是他什么也不做—这就是让他败坏的事。让我们警惕一种什么也不做的基督教。这样的基督教不是从神的灵来的。巴克斯特说:“不害人,这是对一块石头,而不是对一个人的称赞。”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