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马太福音︱释经默想89:彼得不认主


主播:慕溪


马太福音
26:69-75


(▼滑动查看经文▼)


彼得在外面院子里坐着,有一个使女前来说:你素来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稣一伙的。彼得在众人面前却不承认,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既出去,到了门口,又有一个[使女]看见他,就对那里的人说:这个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彼得又不承认,并且起誓说:我不认得那个人。过了不多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人前来,对彼得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来了。彼得就发咒起誓地说:我不认得那个人。立时,鸡就叫了。彼得想起耶稣所说的话: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




 释  义 

如果福音只是人编造出来的,圣经就绝不会告诉我们,其中一位主要传讲福音的人,曾一度如此软弱和犯错,以致不认他的主。


要求我们注意的第一件事,就是彼得犯的罪全部的性质。


这是一件大罪。我们看到一个人,跟从基督三年之久,曾热心承认相信祂和爱祂一个领受了无尽怜悯和慈爱,被基督当亲密朋友对待的人我们看到这人三次不承认自己认识耶稣!太糟糕的是,这是在严重的情形下犯的罪。


主已经清楚警告彼得,他要遇到的危险,他已经听到了这警告。他已经从我们主手里领受了饼和酒,大声宣告就算要与主同死,也不会不认祂!也很糟糕的是,这是在看起来只是小小挑衅之下犯的罪。


两位弱女子说他是与耶稣一道的,站在旁边的人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看来人并没有使用威胁,似乎没有使用暴力。但这足以推翻彼得的信心。




他在全部人面前不认主,他发誓不认主,他发咒起誓,这真是一幅令人降卑的画面!


让我们留心这段历史,把它藏在我们心里。它清楚教导我们,最好的圣徒也不过是人,有诸多软弱缠绕的人。一个人可能向神归正,有对基督的信望爱,却被一个过失胜过,可怕跌倒。


这让我们看到谦卑是绝对必需。只要我们还在身内,我们就在危险当中。肉体软弱,魔鬼活跃。我们绝不可以为,我不能跌倒。它向我们指出对犯错的圣徒,爱他们是我们的本分。


我们绝不可因为人偶然跌倒犯错,就把他们定性是没有蒙恩,被神遗弃的人。我们一定要记住彼得,并且用温柔的心把他们挽回过来。(加6:1


要我们注意的第二件事,就是彼得被带着走了哪些步骤,最终导致他不认主。


神怜悯我们,记录下这些步骤,好使我们可以学到功课。神的圣灵刻意把它们记下来,要使基督的教会永远得益处。让我们一步一步把它们追溯出来。


彼得跌倒的第一步是自信。他说:众人虽然为祢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


第二步是懒惰。他的主要他警醒祷告,他不是这样做,而是睡着了。


第三步是懦弱妥协。他不是紧跟主,而是首先离弃祂,然后远远的跟着祂。最后一步是无必要地冒险进入恶人当中。他进到祭司的华宅,和差役同坐,就像他们当中的一员。



然后是最后的跌倒,发咒起誓,三次不认主。看起来令人震惊,他的心却一直为此作准备。这是他自己种下种子所结的果。他吃的是谎话的果子。


让我们记住彼得经历的这部分,这对所有认信、自称是基督徒的人来说,都有深深的启发。大病很少不经之前一系列先兆症状就攻击身体;大大的跌倒,很少不经过之前秘密背道后退的过程,就临到一位圣徒。


有时候,某位伟大的认信之人突然行为有过失,就让教会和世人震惊,信徒因此灰心跌倒,神的仇敌欢喜并亵渎。但如果了解了真相,对这些情形的解释,通常就会在私下离开神这件事上找到。


在众人面前跌倒很久之前,人已经在私下跌倒。树轰然倒塌,然而引发它倒塌的秘密腐朽,常常要在这树倒地后才被人发现。


最后要我们注意的,就是彼得的罪给自己带来的愁苦。我们在这一章结束时看到,他就出去痛哭。


这句话理当得到比通常更多的关注。成千上万的人读了彼得犯罪的经过,却极少思想过彼得的泪水,彼得的悔改。愿我们有眼去看,有心明白。


我们在彼得的眼泪中看到,不幸和离开神是密切相连。神满有怜悯的安排,就是在一种意义上,圣洁总有它自己的赏赐。


内心沉重,良心不安,盼望被蒙蔽,大批的疑惑总是背道和前后不一的结果。所罗门的话描写了神许多前后不一儿女的经历,心中背道的,必满得自己的结果。"(箴14:14


让这成为我们信仰立定的原则,就是如果我们爱慕内在的平安,就一定要紧密与神同行。



我们在彼得痛苦的眼泪中,看到假冒为善之人和真信徒之间差别的重大标记。当假冒为善之人被罪胜过,他通常就跌到,不再起来。他里面没有生命的动因,可以把他兴起。


当神的孩子被胜过,他靠着真悔改兴起,靠着神的恩典更正他的生命。让人不要因为大卫曾犯过奸淫罪,彼得曾不认主,就恭维自己,以为可以犯罪不受惩罚。无疑这些圣洁的人大大犯罪,但他们没有继续留在罪中。


他们大大悔改,他们为他们的跌倒忧伤,他们痛恨厌恶自己的邪恶。很多人要是既和他们在罪中一样,也效法他们的悔改,这就好了。


太多的人知道他们跌倒的事,却不认识他们的复原。他们像大卫和彼得犯了罪,却没有像大卫和彼得那样悔改。


整段经文充满教训,我们不应忘记。我们承认以基督为我们的盼望吗?让我们注意信徒的软弱,以及导致跌倒的步骤。


我们不幸背道,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吗?让我们记住,彼得的救主仍然活着。主为我们存留怜悯,就像为他存留一样。


但如果我们要找到这怜悯,我们就一定要悔改,寻求这怜悯。让我们向神回转,祂就向我们回转。祂的怜悯,不至断绝。(哀3:22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24) 意见反馈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