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的中心主题
在启示录中,称耶稣基督是“羔羊”的用意,是为与福音书联系起来。约翰在福音书中见证主的时候,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在启示录中,“羔羊”一词出现的次数达二十九次之多。5:6,9节中说这只羔羊“象是被杀过的”,强调羔羊的“死”。若不是为了与死联系起来,决不会称主耶稣为“羔羊”的。1:17-18节说:“不要惧怕,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过。”主耶稣是为谁死的呢?1:5-6,5:9节写明他是为我们死的,“他爱我们,用自己的血使我们脱离罪恶,又使我们成为国民,作他父神的祭司。”
主耶稣说:“我曾死过”(1:18上),如果说约翰福音所记述的是耶稣“曾死过”的过去事工,那么启示录所启示的正是“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并且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1:18下)之现在的事工和未来的事工。这就好比路加记载完福音书后,又以续篇记录了使徒行传;约翰在福音书中见证了主的死和复活,又启示录中见证了此后主的事工。在启示录中,主耶稣决不是在做其他事工,乃是在完成借着十字架所成就的救赎事工。
在启示录中主的事工
约翰在福音书中,阐明他记载福音书的目的是在“救恩”上,他说:“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20:31)。
但启示录的目的有所不同。从它的构图来看,
从死里复活之主(1:18),
右手拿着七星,在七个金灯台中间行走”(2:1),
以七次激励教会要得胜(2:7,11,17,25,3:5,12,21)为始,
最后,以“得胜的,必承受这些为业。”(21:7)为终。
既然如此,启示录的中间部分,可以说启示了“战争的对象和如何才能得胜”的内容。所以,中间部分的12:11节让我们看到得胜的场面,“弟兄们胜过它,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
因此,我们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耶稣的见证”(1:2,1:9,6:9,11:7,12:11,17,19:10,20:4)是启示录的中心主题之一。
启示录的首批读者--初期教会遭受殉道和逼迫的理由,亦是因为“耶稣基督的见证”(6:9)
约翰被放逐于拔摩岛也是由于给“耶稣作的见证”(1:9)
在11章中,出现了两个见证人作完见证被杀的场面(11:7)
启示录中的弟兄们,也正是置生命于不顾,高奏得胜凯歌的人,“弟兄胜过它,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12:11)
在20章中,我们可以看见那些“给耶稣作见证,并为神之道被斩者的灵魂”与基督一同作王的场面。(20:4)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