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弟兄姐妹更方便而有效地,学习完整的圣经真理,我们将尝试给您提供一套逐章逐节的释经讲道。欢迎收听,并请代祷,求主帮助我们的计划可以顺利成就!
由原作者授权发布,
若需转载,请留言,
不得用作任何商业用途!
点击下面的 绿色 按钮,即可收听 ~
民数记31章
【民三十一24】「第七日,你们要洗衣服,就为洁净,然后可以进营。』」
「在营外驻扎七日」、「第三日,第七日,都要洁净自己」(19节),是「摸了人死尸的」的洁净方式(十九11-12)。
虽然除灭米甸人是执行神的旨意,但神憎恶死亡。祂暂时允许死亡,只是为了将来「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启二十一4)。因此,死亡在神面前是不洁净的,沾染了死亡的人口和物品也是不洁净的,必须经过水和火的洁净,除去死亡的气息。
【民三十一25】「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民三十一26】「『你和祭司以利亚撒,并会众的各族长,要计算所掳来的人口和牲畜的总数。」
【民三十一27】「把所掳来的分作两半:一半归与出去打仗的精兵,一半归与全会众。」
【民三十一28】「又要从出去打仗所得的人口、牛、驴、羊群中,每五百取一,作为贡物奉给耶和华。」
【民三十一29】「从他们一半之中,要取出来交给祭司以利亚撒,作为耶和华的举祭。」
【民三十一30】「从以色列人的一半之中,就是从人口、牛、驴、羊群、各样牲畜中,每五十取一,交给看守耶和华帐幕的利未人。』」
【民三十一31】「于是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行了。」
以色列人的争战是支取神的得胜,而分享战利品是享用神的得胜。神借着这场争战,让我们看到享用得胜的原则是:「一半归与出去打仗的精兵,一半归与全会众」(27节);而战士的部分要「每五百取一」(28节)给祭司,百姓的部分要「每五十取一」(30节)给利未人。
以色列人只有认识到得胜是神的恩典,才能甘心接受「上阵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撒上三十24),因为「耶和华所赐给我们的,不可不分给他们」(撒上三十23)。新约的信徒只有认识到事奉的果效是神的恩典,才不会只看重明显的工作,而忽略那些隐藏的帮助、扶持和代祷。
古代各国的战争,都是由胜利者掳掠敌方的人口、财物作为战利品。一直到1949年,国际社会才制定了战时保护平民的《日内瓦第四公约》。因此,我们不能用现代国际人道法的观点来判断圣经中的战争行为。
……
民数记32章
【民三十二1】「流便子孙和迦得子孙的牲畜极其众多;他们看见雅谢地和基列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
【民三十二2】「就来见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并会众的首领,说:」
【民三十二3】「『亚大录、底本、雅谢、宁拉、希实本、以利亚利、示班、尼波、比稳,」
【民三十二4】「就是耶和华在以色列会众前面所攻取之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你仆人也有牲畜』;」
【民三十二5】「又说:『我们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把这地给我们为业,不要领我们过约旦河。』」
神吩咐摩西除灭了米甸人(三十一2),接下来就要安排分配地业的事(三十四1-12),这时突然有两个支派提出「不要领我们过约旦河」,坚持要把约旦河东的「这地给我们为业」。人眼目的「看见」(1节),历来都很容易妨碍人拣选神的应许。
「雅谢地和基列地」(1节)位于约旦河东的高原,雨水充足,自古就是适合畜牧的优良草场,但却位于应许之地的疆界之外(三十四2-12)。「雅谢地」位于雅博河以南,包括「亚大录、底本、雅谢、宁拉、希实本、以利亚利、示班、尼波、比稳」(3节),是原来亚摩利王西宏的国土。「基列地」位于雅博河以北、黑门山以南,是原来巴珊王噩的国土。
「流便子孙和迦得子孙的牲畜极其众多」(1节),这是神的恩典;「雅谢地和基列地」都是「耶和华在以色列会众前面所攻取之地」(4节),这也是神的恩典。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1节),人「也有牲畜」(4节),地的供应正好满足人的需要,并且两样都是神的恩典,在人看来,这岂不正印证了神是给人开路?然而,人若是注意神的心意,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需要,就知道出埃及的目的地是迦南(创十七8)。「雅谢地和基列地」就像「有十二股泉水,七十棵棕树」(出十五27)的以琳,虽然是神供应的可安营之地,但只是进迦南途中暂时歇脚的地方,神并不要人停留在以琳,也不要人停留在河东。但流便和迦得支派的心思被眼前的好处拴住了,他们只注意自己的需要,却忽略了神的心意;只满足于眼前的恩典,却放弃了永远的应许,最终坚持停留在自己看中的河东,没有进入应许之地迦南。
……
——摘自《圣经综合解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