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弟兄姐妹更方便而有效地,学习完整的圣经真理,我们将尝试给您提供一套逐章逐节的释经讲道。欢迎收听,并请代祷,求主帮助我们的计划可以顺利成就!
由原作者授权本平台使用,
欢迎大家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不得用于商业活动。
点击下面的 绿色 按钮,即可收听 ~
27:1-30:20 摩西的第三篇讲章: 本文是摩西的第三篇讲章,也是整个摩西五经的结论部分。在这里,摩西指示了关于以色列百姓渡过约但河进入迦南地之后所必遵行的严肃仪式,即设立律法并宣告的事情(27章)。并以长篇讲话宣告根据百姓是否遵行了律法,他们会得到祝福或咒诅(28章)。之后,摩西再一次劝告以色列百姓,不可使心刚硬招来神的咒诅,乃要好好地遵行律法,成为蒙福的民族(29章)。最后,摩西恳切地告诫以色列百姓,即使是他们因违背律法而遭到神的震怒,只要他们记念神的慈悲并从罪里回转,就可以再次得到恢复,享受繁荣,以此结束了自己的长篇讲章(30章)。
27:1-26 进入迦南时的仪式律例: 在这里摩西指示了以色列百姓进入应许之地迦南之后的必履行的两种仪式律例:第一,要立起大石头,墁上石灰,并在上面记录律法。并要在那里筑坛向神献祭(1-8节)。第二,分别立在基利心山与以巴路山,宣告对律法的顺服带来的祝福与不顺服招来的咒诅(11-26节)。摩西之所以吩咐举行这种仪式,其理由如下:①给他们留下深刻的,感人的印象,使他们不致永远忘记律法;②使他们明确地认识到对律法的顺服与否决定生死存亡的事实,只以律法作为生活的基准。
27:4-7 预表耶稣之救赎事工的石碑与祭坛:记录了要立记录律法的石碑,筑向神献祭的祭坛。还特意命令此仪式要举行在咒诅的表象以巴路山,因为若考虑人的罪性,更加有效的恐怕是晓谕他们不顺服所带来之咒诅的严重性。并且,从救赎史的角度来看,将在咒诅之山以巴路山所要献上的牺牲祭预表了将要在咒诅之坡各各他代负人所当担当的咒诅而牺牲的耶稣基督之代赎事工。
27:15-26 宣告咒诅: 本文省略了祝福的宣告,只宣告了十二种咒诅。这恐怕是考虑到容易因不顺服招来咒诅的人的罪性,为了引起人的强烈警觉,预先防止这种堕落而如此作的。可以说,这十二种咒诅只是悖论性地表现了十诫的精神,即爱神与爱人(太22:36-40)。
28:1-68 祝福与咒诅的原理: 本章具体解释了上文所论及的两个语词,即“祝福与咒诅”,广泛地涉及到了根据有没有顺服律法而临到以色列百姓之上的祝福的内容与咒诅的内容。因此,本章可以说是扩大解释了出23:20-33及利26章。在内容上,本文可大分为两个部分:①前半部(1-14节)在“你若留意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谨守遵行他和一切诫命,……”的这一顺服的前提条件下,提示了祝福;②后半部(15-68节)则在“你若不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不谨守遵行他的一切诫命律例”这一不顺服的假设下启示了咒诅。本文的特征是以可视性形态鲜明地对比了顺服所带来的结果——祝福与不顺服所招来的后果——咒诅。其目的在于,使以色列百姓认识到生动而实际性的结果,最终引领他们的内心与信仰,使其过顺服的生活。
28:1-14 随顺服而来的祝福: 论及了顺服所带给个人、家庭及民族具体的祝福。尤其是,比起对个人的祝福,更加强调了临到整个以色列共同体的祝福。这表明个人与共同体所蒙的祝福是不可分的。
28:15-68 不顺服所带来的咒诅: 这部分与1-14节所记录顺服带来的祝福全然相反,用很长的篇幅论及了“不顺服所带来的咒诅”。本文的特征是,随着咒诅逐渐发展,比起祝福的内容更加大规模地囊括了疾病、干旱、凶年、战争、荒芜、贫困、灾难、离散等诸般形态的咒诅。然而,这一切断不是因为神毫无慈悲,比起赐福更喜悦咒诅,反而是因充分考虑到堕落之人的罪性,为了最大限度地抑制人容易倒向不顺服的倾向。因此,这篇关于咒诅的长篇演讲应悖论性地理解为“对神强烈之爱的反证”。因为神是仁爱与慈悲之神,不喜悦罪人在所行的罪恶道路上遭到毁灭(结18:23)。
——摘自《精读本圣经注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