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听释经】约书亚记 第19-20章(音频)

【编者按】


为了让弟兄姐妹更方便而有效地,学习完整的圣经真理,我们将尝试给您提供一套逐章逐节的释经讲道。欢迎收听,并请代祷,求主帮助我们的计划可以顺利成就!


圣经逐章逐节讲解


对圣经的阅读和理解,

是基督徒信仰生活上的一件大事。

平台新推出《圣经逐章逐节讲解》

音频朗读,

逐节逐节导读,

为读者提供综合、简明和属灵背景,

更好的明白和理解神的道。


由原作者授权本平台使用,

欢迎大家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不得用于商业活动。



点击下面的 绿色 按钮,即可收听 ~



经文:约书亚记 第19-20章

19:1-51 土地分配以约书亚得产业而告终:本章记录了结束领土分配的过程,剩余的六个支派分得产业之后,最后约书亚得到了自己的产业。在这里,作者并没有清楚地记录各支派的地界,尤其没有说明西缅与但支派的境界,只记录了他们所得之城。当时的以色列百姓都熟知分配的过程,前文也详细地记录了其它支派的分配状况,因此,本书作者似乎不愿再进行详细说明。至此,照着神的应许,迦南地被公平地分给了十二支派,剩下的就是为利未子孙准备居住的处所(21章)。


20:1-9 逃城: 本章记录了按照神的命令选定逃城的事件。逃城具有“接纳之城”的意思。古代诸民族(腓尼基、叙利亚、希腊、罗马)等也曾选择一定的场所用来作为保护偶然犯罪之人的住所,古代以色列也将耶和华的圣殿视为逃亡者的避难所(王上1:50-53;2:28-34)。然而,圣经中的逃城制度不仅比其它国家的类似制度更加有体系,而且在预表耶稣基督的这一点上也具有特殊的意义。设立逃城的目的在于阻止更多不必要的杀人事件。就以色列的律法而言,故意杀人的罪行是决不能得赦免的。然而,即使是这种时候,必须经过公正的审判才能定罪(民35:30,31)。因此,逃城制度为判断此杀人行为是蓄意还是偶发提供了判断上的依据。逃到逃城的人也要在城门口向此城的长老们说明事情的经过,只有被判断是误杀人的人才能进入城中。并且,进入逃城的人要在百姓面前接受公正的审判。即使是通过审判证明了其非蓄意性时,也要住在逃城中,直到事件发生时的大祭司去世的那一日。总之,逃城制度反映了应用刑罚的公正性与酌情处理的原则。并且,此制度还是代赎概念的根据。这意味着人必因自己的行为而死,但藉着进入逃城,即藉着相信代罪人而死的基督才能得救。


——摘自《精读本圣经注释》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20) 意见反馈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