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利
以利虽然是旧约时代的人物,却有非常现代化的问题。他在以色列人的社会之中所赢得的崇敬与赞扬,并没有使他得以齐家,妥善处理私人事务。他可能是一位出色的大祭司,却是个不善于管教儿子的父亲,他的两个儿子使他甚是愁烦。他缺少作为管教儿女之严父所必需的重要素质:有坚定的决心与惩罚的措施。
以利面对家庭问题,却不积极改变情势、解决问题,就连他对神的回应也显得软弱。神指出他儿子的错误,他并不竭力矫正他们。神对付以利,以及他对付儿子的情形,形成一个明显的对比──神发出警告,说出不顺服的后果,接着就雷厉风行;以利则只作警告,不采取行动。作父母的要让儿女知道,他们的爱心与管教不是说说而已。
以利还有另一个问题。他关注于宗教的象征,多过它们所代表的神。他把约柜看作应当保护的圣物,而不是使他想起这位保护者,他的信心从这位创造主身上,转移到被造物上面。
人很容易敬拜可见之物,或是建筑物,或是人,或是圣经本身,不过这些可以触及之物,本身并没有能力。你手里所拿的圣经,或者只是一部可敬重的圣物,或者是如两刃利剑的神的道,你对它的态度是由你与神的关系来决定的。圣物或古迹需要好好地保护,神的道则是须运用并对之顺服的。你用何种态度对待神之道呢?
优点与成就:
.作以色列人的士师四十年
.对撒母耳的母亲哈拿说安慰的话,使她确信神的赐福
.教养撒母耳,使他成为以色列最伟大的士师
缺点与过失:
.在儿子犯罪的时候,没有管教或纠正他们
.想随着情势作回应,而不采取决定性的行动
.把约柜看作应当妥为保护的圣物,而不是看作神在以色列人中间的象征
榜样与鉴戒:
.作父母的应当负责管教儿女
.人生不单单是回应,更要采取行动
.过去的胜利,不能取代对神的信靠
一句话解经
【撒上 3:1 】 童子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华。当那些日子,耶和华的言语稀少,不常有默示。
「不常有默示」,可译为「不普遍有异象」。箴言有一句话说︰「没有异象,民就放肆。」神的子民一没有异象,事奉就失去目标,许多的混乱就要接踵而来。
他们虽然仍诵读摩西五经,那不过是留传下来的话语,是神从前所说的话,而不是神今日所说直接而新鲜的话。神的话语一稀少,生命就得不到供应;神的子民定规死寂、下沉,缺少该有的活力。
要想与神有美好的关系,必须聆听祂的话语,并且有所回应。祂虽然不常常使用人的方式说话,却常使用圣经清清楚楚地对人讲话。要想领受祂的信息,我们必须随时聆听,照祂的吩咐去行。神若吩咐你去做什么事,你要像撒母耳一样立即说:“我在这里。”
就事论事
撒上四10~11
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打仗,以色列人败了,各向各家奔逃。被杀的人甚多,以色列的步兵仆倒了三万。神的约柜被掳去,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被杀了。
人在危险的时候,想方法来利用约柜,可是结果连约柜也被掳去。他们想︰『若是约柜在我们中间,神必定帮助我们,因为神必定不忍放弃约柜的。』可是神没有这样作,祂却使他们打败,让约柜被掳。这是多么严肃的事!如果有人以为他多说几句『我有神』『我奉主的名』这样的话,就必定会得胜了,那是和以色列人犯同样的错误。属灵的东西,基督的名字,是永远不能被肉体利用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