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伴你读经】历代志里写的是什么?概况给大家

历代志上下——建造神的家



1

历代志要旨

      


历代志记载犹太国的历史,着重「生命」方面,建造神的家。
      

从大卫王开始王国的里面败落与恢复。大卫时代扩展神的国度,夺回仇敌占领之地,如同教会得救人数的增加。所罗门在大卫的基础上,得着属天的智慧,建造神的殿,让神有安息之所与人相交。智慧是能听神的心,神借着他建造百姓内在的生命,认识神、经历神。
    


2

历代志君王时代的记载



列王记着重各个君王的兴衰史,可以与历代志同读,列出每个君王时代二方面的记载,有全面的概念。

本卷有五次恢复的工作:


一、亚撒王,向神心诚实完全的王(代下十四~十六章)


二、约沙法王,靠神得胜而站住,消灭仇敌的王(十七~廿章)


三、约阿施王,幼小靠大祭司扶持的王(廿四章)


四、希西家王,扫荡清除殿内污秽的王(廿九~卅二章)


五、约西亚王,年幼行主道的王(卅四~卅五章)




3

历代志概述




历代志上下,其实是一卷书;分为两卷,乃出于人为。因作者不详,所以我们不得不称其为『历代志作者』。著作年代我们只知其大概,不知其确期。历代志下最后两节回顾这整卷书时,显示是晚于被掳于巴比伦之时,即主前五三九年后的一个时期。这意思就是说,著作年代大概在那一年,与主前三三一年之间的那段时期。当时波斯帝国统治那着个幅员颇少、政治势力柔弱的犹大省,就是以色列仅有的余民以及其昔日曾名噪一时的王室。有可能历代志的著作日期,处于主前第四世纪的某一时期;它在英文的旧约圣经中,大约置于中央的部分(译按:中文圣经中也是这样)隐匿了这个事实。虽然如此,希伯来文圣经则把它置于最后部分。
 


一般认为,历代志作者也是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的作者。这种看法,部分地是由于后者似乎是历代志的续篇;因为历代志最后两节,实际上和以斯拉记头三节差不多完全相同。假如历代志既导致我们问及那些被掳而得以返回故土的人后来的遭遇怎样,那么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便会开始答复这个问题。关于历代志与尼希米记之作者为谁的问题,学者们的意见并不一致;有人认为这一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承认它们以某种方式彼此相属,重点指出被掳的起因与回顾历代的王朝。历代志是为返回故土的民众而写的,这个事实是解释这卷书的一个重要因素。

4

历代志写作背景、主题



历代志作者以这个王国的历史为基础,对他同时代的人传悔改得救的信息。读者会立即注意到:大卫和所罗门王朝,在整卷书中占了极不成比例的篇幅(代上十一至代下九章)。这是因为要把他们作为后来那些继位者效法的模范,以及与扫罗那反面的典型作对比(代上十章)。这样,忠心并顺服主便带来祝福,其形式见于国泰民安,强盛过列国,而且富足,正如大卫和所罗门所代表的;而背道则引致相反结果,正如扫罗的情形。然后这个肯定命题在犹大历史中从头到尾,从直接承继所罗门的罗波安,直到被掳于巴比伦,都详尽加以说明。(罗波安在位时,这个大卫\所罗门王国分裂为北国和南国;北国由十个支派组成,往往简称为以色列;南国则称为犹大,只不过合并了便雅悯支派。历代志作者并没有把北国分别处理,因为他视之为『背叛大卫家』的行为(代下十19)。在历史上,被掳到巴比伦对于犹大来说,虽然是无与伦比的灾祸,但作者看这次被掳与从前犹大多次因背逆主(通常是背道归向外邦神)的『被掳』并无不同。他传的道的大意,是给他同时代的人指明:成为贫困或蒙福,这两方面的可能性,乃视乎每一代的人对耶和华的新反应而定。


5

历代志教义



历代志标榜的赏罚教义,往往以『立即报应』为其特色的。这与撒母耳记/列王纪的模式不同,那里那些为王者之成功或失败所带来的祝福或刑罚,通常都在他们有生之年显明出来。不错,一个王的命运,往往会有戏剧性的变化。然而,『立即报应』的概念并不怎么中肯。作者所真关注的,乃是要证明上帝的子民不论堕落多么深,他们的本原决不会全然丧失;而且只要悔改,总是有重获上帝恩宠的机会。同样地,由于背弃忠诚,那恩宠也极容易被挥霍掉。他的神学认为急切呼召人们要悔改是最重要的,而且不应引伸出犯罪便受苦,行义便蒙福这种机械性的恒等式;这也是圣经在别处清楚加以反对的(请比较約伯的经验,与约九2-3)。

最后,关于历代志作者之宗教,某些方面有一些事是必须说明的。正确的敬拜,在历代志里面给予适当的注意,认为它是宗教的外在表现。作者对大卫与所罗门的称赞,大都因他们计划并建造圣殿,并根据摩西法规,正式设立祭司主理组织敬拜。进一步讲,在他看来有一个祝福带来的强烈的物质层面,正如所罗门的大有财富所见证的。现代的读者会想把这种祝福,翻译成新约所教导的属灵辞语(例如,弗一3),这种想法是对的。不过,若以为历代志作者对宗教的见解不属灵,便不得要领了,因为纵使他对圣殿等等深表关注,他知道只有诚心『寻求』耶和华的,才在耶和华面前得蒙悦纳。耶和华对所罗门说的话(代下七14),对今日的人,与对历代志作者那一代的人一样,是同等迫切的:这称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祷告、寻求我的面,转离他们的恶行,我必从天上垂听,赦免他的罪,医治他们的地。


               ――《每日研经丛书》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23) 意见反馈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