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伴你读经】历代志 ▏看似无穷的家谱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起源

(一1-九44)

这九章,几乎完全是家谱,只非常偶然地插入少许额外的资料。在此不必抄录,不过读者可以把那些经文略读一下,捕捉其特点,以备阅读下面的注释;这些经文,虽然读来乏味,还是可以略加解释,说明它们为什么在圣经中占有一席位。





  (一)无穷的家谱?   

现代的读者,假使他真的阅读圣经中的家谱,他准会感到有点困惑。倘若他惯于想到圣经『于教训……是有益的』(提后三16)的话,可能使他觉得那些家谱并没有教导人什么。


但是事实是这样的:从广义方面说,它们的功能乃显示上帝的应许和目的是持续不断的。例如,创世记五章那些家谱,立即表达了遍满全地的概念,那原是托付给人类的使命(创一28);而死亡临到人类(重复的说『就死了』),乃紧接着人初次背逆上帝而来(创三章)。在马太福音一章的那些家谱,则把耶稣的诞生,置于给亚伯拉罕的应许(请比较创十二1-3)和以色列的君王体系中。在这些地方,如在历代志里面一样,那些家谱并非只是一连串乏味的「生」。它们证实一个神圣的创造计划,在这计划中人类享有一种特别的地位(创一26及以下各节)。这些家谱立即显示以色列的现在,怎样从它的过去而来;以及上帝起初为人类所定的目的,怎样在她里面得以成就。这些家谱显示上帝为以色列所定的计划,怎样藉耶稣基督而终于完成了。


这样看来,那些家谱势必是非常具有选择性的。那些家谱没有企图把每一个生下来之人的名字都列出来(不过我们读家谱时,似乎喜欢那样做),甚至所说的每一个家系,也不是表示每一代(因此尝试藉家谱计算人类的年代是无意义的)。历代志可能是从官方的记录,包括军事的户口调查表,而取得那些名字的。那些家谱现在的形式,大概部分地根据可利用的资料,而部分地则决定于历代志作者希望达到的目的。尽管如此,那些连续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个人名字,所包含的历史意义却很小。他们之中绝大多数的人,我们实际上一无所知。这样,人类的伟大和渺小,密切地连结在一起,便以一种希奇的方式流传下来:所以伟大,因为每一个个别的人,都属于人类那朝向荣耀命运前进的行列;而所以渺小,因为他在那巨大的链环中,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环节。法勒斯的儿子是希斯仑和哈母勒(代上二5),这对于现代的读者来说是无关重要的。重要的是整幅图画,这幅画主要的感染力,乃显示上帝对人类的看顾,不是以任何笼统的方式,而是以特殊的和人类可以理解的方式。上帝视为重要的是法勒斯的儿子为希斯仑和哈母勒,虽然他们是在读者所注意的那些优越的个人生活目标的上下文中提到的。


 (二)应许的世系   

我们在上面已经特别提及圣经的家谱是选择性的。历代志上一至九章的绝大部分,显然立即可以看出是特意要把以色列人的祖先,与其它民族作对比的(二至九章)。甚至在以色列中,所给与犹大(二3-四23),利未(六1-81)和小便雅悯(七6-12;八1-40)这些支派的篇幅都显然不成比例。有明显差异的是:分配给强盛之以法莲支派只寥寥几节(七20-29)。这种不平衡,可以解释大致是受了应许的世系观念之影响。从言卷书开头两个词:『亚当生塞特……』(译按:原文无『生』字)便可以看出来,历代志在这里以极简括的形式,假定读者已有了创世记头几章的知识,而特别是该隐杀亞伯的故事,他自遭贬黜后,上帝用亚当的第三子塞特代替亞伯,藉他这个世系的后裔,特别是藉挪亚和亚伯拉罕,上帝对于他们似乎有一个特别的目的(创四1-16,25,26;六8;十二1-3)。历代志继续显示其兴趣在这一个世系中,以一种方式分论各组子孙。这样,挪亚的众子依次序先提到闪,然后才是含和雅弗(第四节);但在把他们个别的世系作详尽说明时,次序便颠倒过来,三者之中,最后作者才论到闪,藉他,这个世系便继续下去,自然引致到与亚伯拉罕连接起来(一4-27)。


在以色列各支派之中,又赋优越的地位予犹大,因为后来出现的大却王朝是来自这个支派;这个支派不但支配了历代志上下,也成为以色列中盼望弥赛亚的主要焦点(例如,请比较赛十一1)。历代志上五章一、二节,解释长子流便被剥夺他生来之优先权,『因他污秽了父亲的床』(请参看创卅五22)。应许的世系这样便接续那些在以色列以前的世代,并延续于以色列的子孙中。有一件事从这些一般的观察引浮现出来:即生来的优先权在圣经的神学中不足轻重。神圣的拣选原则,对伟大、甚至对功德,很少让步(请比较申七6及以下各节)。只有上帝所赐的伟大才是真伟大。


在这里我们注意到家谱论及上帝管治宇宙,不但在拣选以色列的意义中,也在道德的定则上显明出来。甚至偶然检视一下,便会看见那些名单不时增添对这一组,或那一组,或个别的人的评语。例如,雅比斯,我们只知道他碍于给他所取意味『痛苦』的名字──当时的人觉得所取的名字,对他们的性情和经历有影响──便求告上帝,使他可以脱离这种影响。他的祷告得蒙垂听,并因而得福。五章十八节及以下各节,历代志作者报导了有许多支派被卷入的一次战争,在战争中他们寻求上帝,上帝便使他们获得胜利。相反地,廿三节及以下各节显示:在另一个时候,玛拿西支派的人因为拜偶像,结果被提革拉毗尼色,在北国最后倾覆前几年,把他们掳到亚述去了。


忠于主,结果便得以扩展;不忠于主,便遭灾祸,这些题目在历代志记载的故事中担任主要角色。这些家谱是用来给读者阅读那些故事作准备,并显示那些他要用于教导人的原则处处都可获得。历代志上二章五节并未企图隐瞒犹大与自己媳妇他玛当初乱伦的事实。(那个故事见于创卅八章。)像这样重新更始,在犯罪者方面实际上必须有适当的痛苦才会发生,正如历代志竭力要证明的。不过,上帝随时准备赦免、并继续与自己的百姓同在的主旨,便这样引进来了。



  关联(一1-九44)(续)  

我们解释那些家谱,它们的终点是与起点同样重要的。


既研究了那些为返回故土所写的家谱,剩下的便是要问一问:历代志想藉家谱对他们说什么呢?


答复在九章一、二节已经指明了。在那里这些被掳到巴比伦的简略记录,不但用来确定正有疑问的历史时期,而且也用来作一种神学的陈述。被掳并不是以色列历史的结局;相反地,被掳以后,以色列人又回来,『住在他们的城邑中』,重新拥有那地,或者拥有那地的一部分,就是耶和华在许多世纪以前为他们取得的,那些因被掳似乎使他们感到已永远被剥夺了的(请比较申廿八47及以下各节)。在这方面,那些家谱证明了其后在历代志下末了更详尽地证明的观点甚为明确。在那里所记被掳于巴比伦的事,现在已成为过去了。这卷书,就是在历代志下卅六章廿二和廿三节,以波斯王古列谕令那些被掳之民可以返回故土作结。那些家谱与历代志其余部分并列,引领读者纵览以色列从古直到当时的历史。



然而,历代志的家谱确实对今日的基督徒说话吗?二十世纪的教会,无论觉得本身在世界上如何微不足道,存在岌岌可危,被藐视而且没有真正的盼望,她在一切实质方面的状况,便像历代志作者笔下的当时之犹大的情形那样。而且在一切实质方面,上帝对她说的话也像当时对犹大的情形,仍然有荣耀的前途为属上帝的子民预备。只要他们肯真正寻求他们的上帝,丰盛的福气、能力和影响力都为他们存留(正确的和从属灵的意义来了解)。而且最终必有耶稣基督的天国,这个结局是历代志作者当时透过大卫王朦胧所见的,而且他给同时代的人提供像大卫模式人物的盼望。我们今日甚至有优于天使的地位(彼前一12),可以更清楚地看见那结局,而且其清晰的程度有增无已(林前十三12)。


――《每日研经丛书》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22) 意见反馈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