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伴你读经】寻求约柜

代上

十三章(1-14节)

扫罗作王四十年,但对约柜不闻不问;大卫正式作全以色列的王后,立刻想念神的约柜,他们二者有显著的差异。


寻求约柜(13:1-14)

在这段经文中大卫的行动,与第十章扫罗的行动,有明显的对比。第三节『我们把它忽略了』(直译),『它』是指约柜,按字义是说『我们没有求问它』的意思。大卫为以色列人在扫罗年间所作的认罪。(扫罗,我们记得,他求问交鬼的,并不求问耶和华,见代上10:13。)在扫罗统治下,通国的人没有寻求上帝。现在比起来,在大卫治理下,通国的人都『寻求』约柜。『寻求』约柜,等于寻求上帝。那些照顾约柜的人,实际上就是寻求上帝的人。)在与上帝之约柜的关系上,大卫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以色列的传统中,约柜象征上帝的同在。所造的约柜是放在会幕最内层而且是最神圣的部分,那会幕是很久以前,在历代志,甚至在大卫以前的旷野时期建造的。在这约柜上端有一个宝座,就是『施恩座』,两旁有基路伯环绕,耶和华被生动地描述为坐在其上(出25:10以下,出25:22)。大卫要把约柜安置在他选作首都的城中,并使这首都成为以色列敬拜的中心,这点明显地对他是重要的。


约柜最近的历史,是有点变幻无常。作战时运约柜去抵御非利士人,企图使它产生上帝的能力,而事实上却被敌人把它掳去了。因为耶和华既不愿被祂的子民用来作为一种带来幸运的吉祥物。祂也同样不愿让祂的约柜被非利士人妄用,所以非利士人因约柜在他们那里吃尽苦头,于是便把它送回去,结果它被耶路撒冷以西一个偏僻的乡村基列耶琳的居民接收下来。扫罗在位时它在那里一直无人照料。


在与非利士人的战争中,以色列人没有适当的地方安置约柜,在这种背景中他们时常都会有误解约柜意义之虞。上帝住『约柜上边』的概念,很容易使人以为祂是能加以操纵的,以为祂是受祂的百姓支配的,而不是他们应当事奉祂。


因此,旧约有些地方强调上帝决非局限于约柜所在的地方。表达这种关注的一种方法,便是用上帝的『名』这种概念。例如,申命记认为上帝的圣所只是祂立名的所在(12:5等),强调上帝自己的并非隐藏在其中。申命记也强调约柜并没有神秘力量的事实,强调它本身只是存放法版的一个容器(10:1-2)。


历代志作者企图保留对约柜两方面的见解。一方面,他说约柜是用上帝的『名』称呼的,与祂自己强调世上没有什么么能容纳得下祂一致(请比较代下6:10,18)。另一方面,他强调约柜确实真正表示上帝的同在,因为上帝确实『坐在上边的宝座上』。因此,认为上帝的同在存在物质之中的观念,在某种意义,依然存留在历代志里;而且这便解释了我们所读到的,约柜先与乌撒、后与俄别以东的关系。

   


乌撒之死,被认为是证明旧约的上帝威严有加;而且很多释经家曾采用各种策略,设法缓和『耶和华击杀乌撒』这句话的意义。然而,这段经文的完整意义,有赖于考研其字面的意义。有两个要点是必须指出的:在基督降世前,上帝对待以色列,在祂与他们的交往中,与所在的地点以及那些有关的事情连结在一起。这种情形,新约已不再有了(请参太27:51;来8)。乌撒的命运在旧约里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所有侵犯(或被警告不要侵犯)上帝圣洁象征规则的人同一命运的。出埃及记19:21及以下各节,就论到人只出于无知的好奇而引起的危险。在旧约中,上帝的启示与同在,一种必须竭力寻求和蒙怜悯的临在,必须小心翼翼去处理。(请也比较可拉和他一党的人的命运,见民16)。


猜想乌撒之死是否由于天然原因的巧合,或者由于他有意识地伸手去扶住约柜,这是无关紧要的。要紧的是:乌撒作为一个领袖不够小心,甚至包括大卫自己,没有如历代志上15:13明示的──虽然在这方面曾预备了一部『新车』(第7节)似乎有所暗示。到了15:13节,大卫命令要人确实注意有关抬约柜的规定,就是承认以前在这方面的失当。所以乌撒之死,从我们这些外国人的思想看来,提供我们一个关于小心注意我们在教会内,对上帝所赐职务要我们扮演的角色之信息。上帝在教会中为了整个身体的益处,已赐下各种恩赐,并且分派了各种职责(弗4:11以下;林:12)。我们如果没有操练并履行那些职责,结果必定遭受亏损。


大卫因乌撒事件所引致的愁烦,是发现自己错了的愁烦。也许他已假定耶和华对他来说是不可轻慢的,因此对他的热心更加小心注意了。他称那个地方为毗列斯乌撒,是企图把这件事归咎于上帝。他把约柜安置在基列耶琳,而不把它运到耶路撒冷的做法,可能反映出同一心态。这样看来,不安的良心宁愿找个借口,而不寻求即刻的补偿。大卫的伟大,表现在他终于克服了他的愠怒(15章)。但他的态度的直接影响是拖延和怠慢。


――《每日研经丛书》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29) 意见反馈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