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12章1-21节(处处挑剔)
安息日拾穗的挑剔
法利赛人的观念:
「那时,耶稣在安息日从麦地经过。他的门徒饿了,就掐起麦穗来吃。法利赛人看见,就对耶稣说:「看哪,你的门徒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了!」太12:1-2
他们认为在安息日,甚么工作都不可作,即使从麦地经过,见到遗留下的麦穗,也不能掐下来吃。
耶稣基督的纠正:
1.历史角度。「耶稣对他们说:「经上记着大卫和跟从他的人飢饿之时所做的事,你们没有念过吗?他怎么进了神的殿,吃了陈设饼,这饼不是他和跟从他的人可以吃得,惟独祭司才可以吃。」太12:3-4
从历史来说,他们所尊重的大卫和跟随他的人也曾这样做,原来在历史中,是有先例的,某种处境下可变通的。
2.律法角度。「再者,律法上所记的,当安息日,祭司在殿里犯了安息日还是没有罪,你们没有念过吗?」太12:5
「每安息日要常摆在耶和华面前;这为以色列人作永远的约。」利24:8
「当安息日,要献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并用调油的细面伊法十分之二为素祭,又将同献的奠祭献上。这是每安息日献的燔祭;那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奠祭在外。」」民28:9-10
从他们所尊重的律法来看,祭司在安息日在圣殿里换陈设饼及献加倍的祭物,工作更繁多,但律法是要这样做的。
3.先知角度。『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你们若明白这话的意思,就不将无罪的当作有罪的了。太12:7
他们只知道死守传统,而不明律法背后的精意----是爱,先知也题及神爱怜恤,难道在安息日有飢饿时,不可拾穗而吃,神岂是这样无情的呢!
4.主权角度。
「但我告诉你们,在这里有一人比殿更大。」太12:6
「因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太12:8
况且,安息日的主是基督,祂比殿、比万有更大,「能不能吃」是由祂决定的。
安息日治病的试探
人的试探:
「耶稣离开那地方,进了一个会堂。那里有一个人枯干了一只手。有人问耶稣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意思是要控告祂。」太12:9-10
他们认定安息日甚么工作也不作,连医治人也不可以!
主的回应:
1.推心比己。「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有一只羊,当安息日掉在坑里,不把他抓住,拉上来呢?」太12:11
他们单是晓得指责人,若自已处于此情况(自己的羊掉在坑中),会否不工作,不理牠呢?
2.人羊比较。「人比羊何等贵重呢!所以,在安息日做善事是可以的。于是对那人说:「伸出手来!」他把手一伸,手就复了原,和那只手一样。」太12:12-13
羊尚且爱惜,何况枯干手的人呢!
主的低调:
「耶稣知道了,就离开那里,有许多人跟着祂。祂把其中有病的人都治好了;又嘱咐他们,不要给祂传名。」太12:15-16
排版: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