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伴你读经】马太福音丨不受尊重却依旧怜悯


马太福音13章53-58节(不受尊重)




耶稣在本地本乡,乃更受尊重、重视,但经文却说:


质疑主能力:「耶稣说完了这些比喻,就离开那里。」太13:53


藐视祂出生:「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他母亲不是叫马利亚吗?他弟兄们不是叫雅各、约西(有古卷:约瑟)、西门、犹大吗?他妹妹们不是都在我们这里吗?这人从那里有这一切的事呢?」太13:55-56


厌弃主自己:「他们就厌弃他(厌弃他:原文作因他跌倒)。耶稣对他们说:「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太13:57


不灭的怜恤  太(14-15):群众这样藐视厌弃祂时,可祂怎样对待这世代人呢!主仍然拥有君王的怜恤,祂的怜悯没因人而改变及减少。



超越自己的需要(14:1-21)


1.主需要独自退到旷野:


「到了希律的生日,希罗底的女儿在众人面前跳舞,使希律欢喜。希律就起誓,应许随他所求的给他。女儿被母亲所使,就说:「请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我。」王便忧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吩咐给她;于是打发人去,在监里斩了约翰,把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了女子;女子拿去给她母亲。约翰的门徒来,把尸首领去埋葬了,就去告诉耶稣。耶稣听见了,就上船从那里独自退到野地里去。众人听见,就从各城里步行跟随他。」太14:6-13


约翰至终被希律杀了,他是主的先锋,在肉身上也和主有亲属关系,他死了,主或许会忧伤,或要思索施洗约翰的工作已完结了,道路已预备,未来要如何走呢?主也有祂的个人需要,祂需要安静独自退到旷野去。



2.主仍怜悯跟随祂的人:


「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治好了他们的病人。天将晚的时候,门徒进前来,说:「这是野地,时候已经过了,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村子里去,自己买吃的。」耶稣说:「不用他们去,你们给他们吃吧!」门徒说:「我们这里只有五个饼,两条鱼。」耶稣说:「拿过来给我。」


于是吩咐众人坐在草地上,就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饼,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太14:14-20



但有许多人却跟随祂,此时候主放下自己需要,怜悯他们。使他们得医治, 使他们得饱足。



门徒的小信(14:22-36)

「夜里四更天,耶稣在海面上走,往门徒那里去。」太14:25


「耶稣连忙对他们说:「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彼得说:「主,如果是你,请叫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耶稣说:「你来吧。」彼得就从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稣那里去;只因见风甚大,就害怕,将要沉下去,便喊着说:「主啊,救我!」耶稣赶紧伸手拉住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他们上了船,风就住了。在船上的人都拜他,说:「你真是神的儿子了。」太14:27-33


主在海中行走,彼得见到想学主一样,但他小信,所以要沉下海去,主没因为门徒的小信,而不帮他,赶紧伸手拉他回来。



超越民族的不同


1.本是圣洁子民却内里充满污秽


指责别人犯古人的遗传:「那时,有法利赛人和文士从耶路撒冷来见耶稣,说:「你的门徒为什么犯古人的遗传呢?因为吃饭的时候,他们不洗手。」太15:1-2


他们用古人的遗传(可能源自人口述的训语或拉比的教导),质疑主的门徒为什么吃饭不洗手。




自己却干犯真神的诫命:「耶稣回答说:「你们为什么因着你们的遗传犯神的诫命呢?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藉着遗传,废了神的诫命。」太15:3-6


他们似乎很遵守古人所说的话,但却不守神的诫命----孝敬父母,当供奉他们,但为了掩饰自己的恶,反用一些遗传的道理----若奉给神,可不用给父母,来支持自己的不孝。


真正污秽人的是心中的恶:「岂不知凡入口的,是运到肚子里,又落在茅厕里吗?惟独出口的,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这才污秽人。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谤讟。这都是污秽人的;至于不洗手吃饭,那却不污秽人。」太15:17-20


耶稣却引用吃饭前洗不洗手来指出,真正能污秽人的不是出来的东西,是人内心的恶,假冒为善的人就充满污秽。



2.本是不洁民族却因信心得怜恤:


「有一个迦南妇人,从那地方出来,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我女儿被鬼附得甚苦。」太15:22


「耶稣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那妇人来拜祂,说:「主啊,帮助我!」祂回答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妇人说:「主啊,不错;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耶稣说:「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吧。」从那时候,她女儿就好了。」太15:24-28


犹太人一直认为救恩只会临到选民,外邦人在诸约上没份,主来到世间也的确主要是寻找拯救以色列的群羊(但祂仍想万人得救,只是次序问题)。


迦妇人寻找主医治她的女儿时,主用「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比喻形容不好将选民的救恩给外邦人领受,似乎想测试迦南妇人的信心。



妇人没因此而灰心,虽然自己是外邦人,但她用「狗也吃他主……碎渣儿」来表明外邦人也可领受王者的施恩,表明她的信心与坚定,主就按她的信心给她成全了。



超越人数的众多(15:29-39)

1.医治许多有病的人:


「有许多人到他那里,带着瘸子、瞎子、哑巴、有残疾的,和好些别的病人,都放在他脚前;他就治好了他们。」太15:30


2.怜悯众多饥饿的人:


「耶稣叫门徒来,说:「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吃的了。我不愿意叫他们饿着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太15:32


“看见他们的缺乏、不愿他们的受苦、满足他们的需要”。


「祂就吩咐众人坐在地上,拿着这七个饼和几条鱼,祝谢了,擘开,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众人都吃,并且吃饱了,收拾剩下的零碎,装满了七个筐子。吃的人,除了妇女孩子,共有四千。」太15:35-38

排版:娜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12) 意见反馈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