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下面绿色按键,播放同步音频:
提示:请以音频为主,文字辅助。由于公众号音频上限30分钟,所以分两段发送。
耶稣对门徒的针对性教导(27节,31-38节)
1、门徒对耶稣向撒玛利亚妇人布道的疑惑(27节)
门徒对耶稣竟然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谈道所产生的疑惑有其时代背景,因为在犹太人的拉比当中有这样的规矩:“不要与女人交谈太多,(这里的女人特指拉比的妻子),与别人的妻子交谈就更不必说了。因此圣贤们会认为,任何与女人多交谈的男人都会为自己带来祸患,并且也会忽略对律法的研读,最终将会承受地狱之痛苦。”[1]根据这个背景资料,我们就会了解为何耶稣的门徒会产生如此的疑问“你是要什么”意思就是“你为什么和一个撒玛利亚的妇人说话呢?”由此也可知,当时耶稣在门徒心中仍旧是以“拉比”或“夫子”来看待的,而此时的撒玛利亚妇人却去传扬耶稣可能就是要来的弥赛亚了!
2、两种食物(31-34节)
门徒所认知的食物乃是“满足肉体的食物”;主耶稣所认知的食物乃是“满足神旨意的食物”。此时的门徒显然还是没有明白主耶稣到底是吃了什么样的食物?因为他们对问说“莫非有人拿什么给他吃吗?”此问话方式根据原文,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否定的答案。意思就是:“没有,不可能有人拿什么给他吃”。接下来,主耶稣就把那真正的食物启示出来:“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这正回应了《申命记》8章3节的经文“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耶稣常常抓住机会对门徒进行教导,让他们看见祂自己做事的优先次序,先满足神的旨意(这就是耶稣的食物)而后一切都必得神供应。换句话说,门徒之所以能顺利换取来食物,都是神所供应与预备的。(正如主耶稣所教导的祷告原则一样“你们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这一切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33)
3、耶稣用比喻劝勉门徒该去布道作“收割”的工作(35-38节)
第一,这里主耶稣是引用了当时的一句谚语“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吗?”,意思是说大家对于主的使命没有紧迫感,常常以“神的时候没有到”而去消极的等待。但主耶稣却说“我告诉你们,举目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可以收割了。”显然这个是一个比喻,并不是让大家去地里去收庄稼,乃是去各地传扬基督的福音,收割灵魂得到永生!
第二,这里主耶稣再次引用了另外一句谚语“那人撒种,这个收割”,这里强调收割之前是因为早有人已经撒种,但灵魂的收割并不是同一个人做成的,那么谁是灵魂的撒种者呢?广义地来说,在耶稣以前的“列祖”包括撒玛利亚人所尊敬的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以及历代的“众先知”等耶和华神的忠心见证者和仆人们,都可以说是“撒种的”。就这个意义来说,耶稣是重要的收割者,如今祂的门徒被差遣参与这项神圣的收割工作。
因此,本小段强调第一要有“紧迫感”,第二要有“使命感”,整体强调神的时候已经来到,现在我们同样需要做的就是去收割那些已经成熟的“庄稼”(即灵魂)。
结论:
本段启示出主耶稣超越民族界限,向犹太人所厌恶的撒玛利亚人传道,并且借此机会教导门徒,种子已经撒好了,就等着门徒去收割了。后来在《使徒行传》中记载,腓利去撒玛利亚传道,就是做了主让做的收割工作!
讨论题:
1、综合分析主耶稣为何“离开犹太,去往加利利”?我们学习到什么功课?
2、通过主耶稣给撒玛利亚妇人布道的全过程,说明当如何进行一对一的个人布道?
3、总结撒玛利亚城中许多人信耶稣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当如何做好信仰的跟进工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