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0 5816阅读
作者: 佚名
|来源: 全球见证分享网
全球基督徒见证分享网

上帝之声赐予力量:
客西马尼园的祈祷/拉斐尔第一首:格里高利圣咏02.Messe de requiem Gregorienne - Introit(进台经)- Requiem Aeternam
第二首:格里高利圣咏04.Graduel(升阶经)- Requiem aeternam
第三首:格里高利圣咏07.ffertoire(奉献经)- Domine Jesu Christe
用一句简单的话描述格里高利圣咏的定义就是:以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基督教礼拜仪式音乐,称为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因其表情肃穆、风格朴素亦称为素歌(plainsong)。应该说它是西方专业音乐历史的源头,它不仅仅具有宗教文化的职能,而且孕育出专业音乐的萌芽,不了解格里高利圣咏的艺术传统,就不能完全弄清音乐史的发展(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的引子和尾声中到采用了古老圣咏旋律《主啊,拯救你的子民》)。 基督教从最初就认识到音乐对信仰的作用,使得音乐在宗教礼拜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经文以咏唱的方式出现就形成所谓的chant圣咏,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过程也是十分复杂的。 格里高利圣咏的特点:无伴奏纯人声(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
旋律:一般平缓,以级进和三度进行为主,音域经常控制在比较狭窄范围内
格里高利圣咏的歌唱方式有四种:独唱、齐唱、交替演唱和应答演唱。
格里高利圣咏旋律根据歌词与歌声的结合关系分为三种类型:音节式——一字对一音;纽姆式——一字对一个多音;花唱式——一字对若干音,少则十几个音多则五六十个音。 Gregoran I (590-604)在位时,改革发展了教会音乐,四线谱就是那时期形成的,也为现代音乐打下了基础。
素歌(Chant)的曲调源自希腊和希伯来音乐(西方文化源自两希文化),据说当时有近3000多首,

Ecce Iam Noctis Konrad Ruhland;Choralschola of the Niederaltaicher Scholaren - Konrad Ruhland Conducts Gregorian Chant


Gloria In Excelsis Deo (Grand Doxology - Hymn To The Angels) Capella Antiqua München;Choralschola;Konrad Ruhland - Gregorian Chant II - Hymns


Ave, Maris Stella (Hymn To Mary) Capella Antiqua München;Choralschola;Konrad Ruhland - Gregorian Chant II - Hymns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因为 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约翰福音丨3:16-17
全球见证 与您同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