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抗日战争中的宣教士①南京“天使”魏特琳

魏特琳

1886年,魏特琳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西科尔小镇。1912年,毕业成绩优异的魏特琳以基督教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她先是排除万难在合肥建立女校,又在金陵女子大学(1930年以后改名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增设教育行政管理课程,培养女中的教师和行政管理人才。


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她积极营救中国难民,保护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妇女和年轻姑娘,这使得她们避免了被日军送到军队慰安所和军营而遭受日本士兵性奴役的危险。被称作“华小姐”的魏特琳成了全南京城里中国人心目中的"天使""神的使者“。


信仰坚不可摧,维护正义不惜牺牲


南京沦陷前期,魏特琳四次郑重拒绝美国大使馆要她离开南京的请求,她说:“我认为我不能离开……就像在危险之中,男人们不应弃船而去,女人也不应丢弃她们的孩子一样!”危难关头,这个弱女子表现出极大的正义感和勇气,与她坚不可摧的信仰紧密相关。


魏特琳作为南京大屠杀的重要见证人,她在日记中写道:“我认为战争是民族的罪行,是违反在天地万物心灵深处创世精神的一种罪过,但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那些无辜受害者,以及献给那些家庭被烧、被抢,或是那些在战争时期被大炮、飞机炸伤的人,帮助他们康复。”


正是出于对“在天地万物心灵深处创世精神”的敬畏,基督徒魏特琳能以牺牲的爱去爱中国的老百姓,为挽救每一条无辜的生命在所不惜。


193711月下旬,攻占上海的日军兵分三路向南京进逼包抄,战争阴影瞬间即至。此时魏特琳致信美国驻华大使馆,提出了一个方案:将金陵女院作为难民安全中心。19371213日,日军攻陷南京,几乎是同时,大屠杀开始,整个城市火光漫天。日军进城时,中国军队已经撤退,但日军还是展开所谓“大搜查”。许多日兵进入民宅搜查,见到女人或是就地强奸,或是拉回部队配给士兵轮奸。


任何一名日本兵都可以肆意强奸中国女性而不受到任何惩罚。上至七十多岁的老妪,下到十来岁的小女孩无一幸免,大多数被害女性都是完事后当场被杀死。就像魏特琳在日记中写的那样:“今天,世上所有的罪行都可以在这座城市里找到!”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作为专门收容妇女儿童的难民所,南京沦陷后,大批女难民涌入这里。“又有许多疲惫不堪、神情惊恐的妇女来了,说她们过了一个恐怖之夜。日本兵不断地光顾她们的家……丈夫们被迫离开卧室,怀孕的妻子被刺刀剖腹。”


危急时分的勇气、智慧与坚韧


在日军进城的头10天里,每天至少有1020群日本兵到金女院抓人,强奸妇女,抢劫钱财。对于学院中树立的中立区标志,和日本大使馆官员写的不许日本兵进入的手令,日本兵根本不当回事,只有魏特琳这位金发碧眼的女士出现并大声叱喝,他们才会收敛。大多数情况下,日本兵看到她出现,拔腿便跑,但有时也用武器威胁她,甚至动手打她。当时被魏特琳藏在金陵女院的中国守军营长郭歧,在他的《陷都血泪录》中写道:“日本兽兵如果来了,要进去的话,她(魏特琳)即不顾一切地抵抗不准进去,说理不成,有时动武,同兽兵搏斗。听说一次被日本兽兵打了几个耳光,人人为她担心,然而她始终如一地奋斗到底。”


魏特琳一面组织校内教职员工巡逻校园,一面请来在“国际安全区”服务的外籍男士轮流守夜。她自己不是守在门房,就是被叫去阻止进校来奸掠的日兵,从他们手里夺回中国妇女,无法吃上一餐安顿的饭,每天晚上和衣而睡,随时应付突发情况。


对于暴行,魏特琳没有表现出一丝畏惧,但最让她心痛的,却是这些中国女人的遭遇。“昨夜,有30个女孩在语言学校被抓走,今天听说几十个女孩子从她们家中被抓走的惨事,其中一个只有12岁。”“今天晚上有辆卡车经过金陵女院,上面有810个女孩喊着‘救命’、‘救命’……”她事后在日记中记道,“假如日本妇女们知道她们的士兵——她们的丈夫和儿子所加诸中国人的野蛮和残酷,我不知道她们该作如何的想法。”


此前,魏特琳为建立国际安全区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当时估计将有2700多名难民到这里避难,但由于日军疯狂地强奸、屠杀,惊恐万分的女人和孩子们纷纷涌入,仅仅几天就达到13000多人,校内凡是可栖身的地方都挤满了人,这么多人要吃饭,要喝水,要避寒……连大小便都是一个头疼的问题。魏特琳及其助手程瑞芳女士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留校员工日夜操劳,个个精疲力竭。


她还千方百计地帮助难民们寻找他们失踪的亲人,鼓励妇女们勇敢地去指认被日军抓去、有生命危险的男子为亲人。而且她数次去日本大使馆抗议日军的暴行,迫使日本大使馆答应派警卫守卫金陵女子大学校园,并得到日本大使馆不许日本兵进入校园的手令。那些孤立无援、极度恐慌的妇女、儿童把这位伟大而勇敢的女性看成了希望的化身,称她为"天使""神的使者“。


在难民营里,魏特琳还常常鼓励难民们不要气馁,中国没有亡,要坚强起来。并根据留守人员的教学专长,在灾难民营里开设女子中学,为女青年讲授文化知识,开办职业培训班,讲授谋生技能的课程。许多妇女在此学会了织毛巾、织袜子的技术,在后来离开难民营后,走上了自立的道路。


绝境中不放弃、奋战到底


那时,美国大使馆已经撤离,难民的食物早已无法保障。魏特琳便指挥稍微强壮的农妇潜入日军控制的地区搜集难民们掉落的零星食物,这样继续坚持了数日。后来,日军要求难民所提供给日军100名慰安妇,魏特琳没有答应,而且用中国话痛骂日军。这样,他们又坚持了十余天,最后,魏特琳的同事再也无法忍受饥饿和痛苦,向魏特琳提出答应日军要求,但是魏特琳拒绝了。这样又过了3天。魏特琳意识到,虽然自己也许还能坚持,但是难民们已经坚持不下去了,于是她无奈地答应了日军的要求,并向日军要求提供食物,日军没有理会魏特琳的要求,但在魏特琳一再的置信恳求下,日军司令部长谷川答应了这个要求。而魏特琳也选出了21名报着必死的决心,勇敢无畏的妇女,进了日军在南京的指挥所。


在魏特琳坚持了数月后,国民党将难民所里的难民转送至安全场所。1938年,国民政府授予魏特琳当时奖励外侨的最高荣誉,蓝、白、红三色襟绶采玉勋章。魏特琳在那紧张恐怖的日子里,殚精竭虑工作了数十个日日夜夜。过度的疲劳与长期的精神压力严重伤害了她的身体,她在此期间的日记中常常写道:“太倦了,倦得连字都写不出来,”“倦得无法思考”。


1940514日,魏特琳在多方的劝说下离开南京回美国治病。她在日记中写道:“多年来我深深地爱着金陵女大,并且试图尽力帮助她。”她这样说了,也确实这样做了。在临终前她说:“如果能再生一次,还是要为中国人服务,中国是我的家。”她的墓碑上用英文刻着:明妮·魏特林,到中国去的传教士。但在最醒目的地方刻下的,却是四个中国汉字——金陵永生。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59)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