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婆媳儿子三重唱|走出夹缝,成为祝福!




他这做丈夫、做儿子的被拉扯挤压到一定地步,居然求上帝让她们两人死掉一个!至终,他又 是如何——走出夹缝,成为祝福!


文/觉恩




伤口→入口→出口


2015年10月参加了神国资源为基督协会在台湾举办的家庭故事书写营,印象最深刻的是苏文安 牧师在教导如何写家庭危难故事时,所描绘的「伤口→入口→出口」语言图像:「生命中每个 『伤口』,都可以成为上帝大爱与大能的『入口』,而当我们被医治、被更新之后,它又会成 为分享上帝奇异恩典的『出口』」。


原来,婆媳困境的伤口,都是上帝的大爱与大能的入口(祂在患难中安慰我),也是上帝使我成 为祝福的出口(现在我们夫妻到处去教导如何善处婆媳三角关系,陪伴遭同样患难的人)。





疲于奔命


犹记得婚礼结束,跟太太一起回老家,婆媳二人为了表达爱心,都抢着煮晚餐。老妈说:「媳 妇你刚进门,怎可以让你这么辛苦?妳好好休息!」太太说:「妈,你辛苦大半辈子,让自己享 受一下,我来!」后来老妈抢赢了,太太一旁协助,我正为如此美好的画面而感动时,却听见 化学系毕业的太太说:「妈,油不要在锅子里燃烧太久,化学链会断掉,有毒的!菜要炒久一 点,否则有些细菌杀不死!」


我看到老妈的脸一下子都绿了。饭后老妈送我们离开,泪眼涟涟由巷子底直送到大马路边。我  从 摩 托 车 后 视 镜看老妈伫立巷口良久,不禁满怀着罪咎感,似乎可以嗅到未来日子会充 满艰辛。果然,隔天一早六点,老妈提着用中药熬的鸡汤来我们新婚的住处「碰!碰!碰!」地敲 门,说:「这是要给我儿子补身体的。」


结婚之初,我们夫妻先搬出去住。后来寡母决定一年住我家,一年住弟弟家。


刚开始,只要和太太去散步,我都会邀母亲同行。后来发现只要跟太太并肩走得久一点,老妈 就会很吃味。于是赶紧多陪老妈聊天,结果轮到太太觉得被冷落。我发现自己必须两边穿梭, 不断安抚两个女人,简直疲于奔命!老妈和我们一起住的二十年之中,常挂在嘴中的一句经典 台词:「你都先想到你太太、你儿子,都很少先想到我。」


太太与老妈住在一起,难免会有矛盾与心结。太太期望下班后可以单独跟我约会,但老妈已把 晚餐煮好,叫我们回去吃,这下子我又面临两难!因为当老妈问:「为甚什么要浪费钱出去外 面吃?」我无法告诉她:「因为妳们婆媳有心结,我需要跟太太谈一谈,让她纾解一下。」拒绝 老妈,她会呕气;拒绝太太,她会失望。


后来我想出一个自以为可以兼顾双方的「好点子」:和太太约会晚餐只吃一半,留一半空胃吃 老妈煮的菜。结果,婚后短短几年,我就胖了二、三十公斤!


与太太约会时,老是担心寡母等候的凄凉与难过,跟她谈心根本无法专注倾听,只是在应付敷 衍,一直看錶、并找各种理由催促太太赶紧回家。老妈看到儿子回来,露出胜利的微笑,太太则 强颜欢笑。这样的拉扯,撕碎了我对婚姻的憧憬与美梦。



提早长大


我十五岁时父亲病逝。丧礼办完,妈带我回家,在巷口跟我说:「你爸爸过世,你是家中老大 ,以后你要跟我一起负起整个家庭的责任。」从那天起,我的青春期就结束了。我开始扮演许 多因家庭危机带来的角色(代理父亲、情绪配偶、取悦者、光宗耀祖者),我已经不是单纯「 儿子」的身份。


我全心全意跟母亲共患难:她心情不好就安慰她;放弃参加高中联考,清晨四、五点去送报, 白天去上班、晚上读夜校;当兵的军饷省吃俭用全部寄回家。


我支持妹妹学舞蹈;弟弟想买一把5000元台币的吉他,要不要答应,我都要扮演「丈夫」和妈 一起商量;妹妹结交损友,老妈很烦恼,我必须扮演「父亲」辅导妹妹;姊姊想买电子琴,老 妈也会找我商议;每天陪老妈聊天一个小时以上;帮忙母亲分担洗碗、拖地、洗衣的家务,常 常做好饭菜陪深夜下班回来的老妈吃。


这样的角色扮演已内化在我生命中,直到结了婚,头脑知道圣经原则是成年人要「离开父母, 与妻子连合」,但心理上与母亲的纠结既深且紧,谈何容易?!





学习放手


感谢上帝,二十几年前,在生命线接触许多心理辅导课程,如:家族治疗、心理演剧、同理心 沟通训练、界线、婚姻??等等;又透过读书会看了不少探讨原生家庭议题的书。上帝透过书籍、 读书会的同学、心理成长团体,帮助我重建自我、设立界线。那些年读过的书包括:《家会伤 人》、《父母会伤人》、《伤痛不代传》、《别跟过去过不去》、《过犹不及》、《改变带来 医治》、《破茧而出》、《逆境中的创意思考》等等。


于是,一次带妹妹去看病时,在火车上我告诉她:「哥哥已经结婚了,我只是你哥,不是你爸 !」妹妹当场哭了。


又有一天,老妈来跟我说:「妹妹不想要白天工作、晚上读夜校,说是太辛苦了,她希望读日 间部私立学校,但学费太贵了。你是老大,你就是父亲,你出钱!」


我回应老妈:「我只是她哥,不是她爸!我已经跟太太商量,如果妹妹考上国立艺专,还可以 在学费上帮得上忙,但私立的学费我们不会付。」


老妈听了气冲冲地说:「你们不愿意我自己付!我知道你很为难,一定是老婆不同意。」我当 时回了一句:「您想自己付也很好,我不反对。」后来听说,她们母女俩足足哭了三天。



你来搞定


一次去台北演讲途中接到妹妹来电,说老妈出了车祸血流满地,要我赶回新竹。如果是以前的 我,一定马上取消演讲赶回去。


过去老妈常跟我抱怨弟妹不孝、不负责任,常叹息说:「为何同一对父母养大的,你那麽孝顺 ,弟妹这麽不孝?」而我也一直认为是弟妹不负责任,后来才发现,其实是我过度负责,导致 弟妹失去学习孝顺的机会,我一直很自私地享受孝顺的美名,却让弟妹承受恶名。如今每次回 想老妈当着我的面数落弟妹不孝时,弟妹那充满愤怒与无力感的神情,心中就非常难过。后来 学习放下「超级负责任的老大角色」,对弟妹可以协助负责的部分放手。


例如这一次,我就要求妹妹负责陪伴老妈从急诊到住院;另外我请太太到医院了解病情,若真 严重我再赶回去。我也跟学生说,讲课时手机不会关,以便随时了解老妈的状况。这是为了让 妹妹学习孝敬母亲、而老妈也可以多得着一个孝敬她的孩子。


话又说回来,刚开始学习放手时,真的很不适应也很痛苦:被罪咎感控告,觉得自己很自私、 很不孝;会因担心老妈伤心,忧虑到失眠。而这种精神折磨又驱策我继续负责,然后再带着苦 毒责怪弟妹卸责、痛恨母亲老是找我??。如此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在《僕人领导》一书中提到 ,许多精神疾病患者有个共同点,就是「责任混淆」。这包含「过度负责任」及「超级不负责 任」二种类型,很显然我是属于前者。





家庭风暴


新婚时,母亲要求我们每个月拿一些钱回去帮她还贷款。过了一阵子,又要求每个月多加五千 元台币。从前,寡母要求再多钱,我也会拿出来,但结婚后我知道凡事要跟太太商量。对此事 太太很不能理解,她提出,我们都已经搬出来自己吃住了,老妈怎会不够开销?我也觉得有道 理。


当我回去查问时,老妈说她向弟弟提出同样要求,弟弟二话不说就照办了。但是后来深入了解 ,我才发现弟弟常从老妈的退休金周转去做生意。孝敬供养母亲是天经地义的,但在这种情况 下,我拿再多钱回家,只会间接助长弟弟的不负责任。


所谓「离开父母」应当也包括我要在家庭财务上设立界线。于是我问老妈,她当时欠的债务与 会钱到底还有多少?我提议跟弟弟一人帮老妈还清一半,以后老妈不要再管家中经济,我们兄 弟各自衡量小家庭的财务状况给妈零用钱。


不料我这引发了家庭风暴!弟弟发飙说:「要分家,以后就不要回来!」还把我拉到另一房间 说:「钱的事,我们男人自己处理,不要让女人插手!」我答道,圣经的原则是「婚后要跟太 太一起商量面对」。在这漫天战火中,太太再也受不了置身于这种家庭,而提出要跟我离婚。


这一天我很想走入海浪中结束生命。当晚回到家中,听着圣乐我足足哭了两个小时,然而上帝 藉哥林多后书一章4节的应许, 把我从自杀意念中挽回,赐下安慰与盼望。─「我们在一切患 难中,祂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上帝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


原来,这患难有一个意义,并蕴藏一个使命:我现在为婆媳问题、姻亲问题所苦,将来要用上 帝的安慰去陪伴有类似遭遇的人。突然之间,我觉得受这个苦很有意义,彷彿在生命的幽暗处, 射进一道曙光,有力量可以再面对、再往前走。



救亡图存


后来我决定单独带着妻儿去新马旅行十四天,没有邀寡母同行。我发现老妈已逐渐适应有时会 邀她同行、有时不会。但这次某些邻居和教会弟兄姊妹反而抓狂了,痛斥我:「怎麽这麽不孝 ,把老人家单独留在台湾!」这些声音使原本已逐渐不那麽在意的母亲,再度陷入自怜被苦待 的受害者情结中。逼得我几乎要放弃那次挽救婚姻的旅行。


华人很容易用约定成俗的价值观介入别人的家务事。其实外人并不了解,我当时已经濒临离婚 边缘,需要好好用这两个礼拜陪伴妻子,安慰她、给她力量,来挽回我们的婚姻。一个「他人 取向」者,很容易以他人的反应与眼光来做选择,而不是根据自己真实的婚姻状况来做选择。 我本来是这样的人,幸好当时已能够做成熟的决定,至终得以免于妻离子散。





三角关系的祝福


四十二岁那年去神学院念教牧谘商硕士时,我决定以《男人与婆媳间三角关係的互动策略之研究 》为论文主题。


几年下来,上帝帮助我整合圣经的教导、三角关係的理论,以及个人在婆媳、姻亲相处上的惨痛 经验,发展出一套近三十个小时的课程。2015年6月去中国某神学院的家庭事工系授课;顾问公 司也安排我到校园专讲


「夫妻管教冲突形成的三角危机与处置」;在教会主领许多家庭讲座。

诚如苏文安牧师的教导:过去的「伤口」,已成为上帝的慈爱与大能的


「入口」,如今又成为祂 恩福的「出口」。这让我忆起,自己曾经在婆媳问题上痛苦到一个地步,竟然向上帝妄求说: 「可不可以让这两个女人其中一个出意外,让我解脱?」转念一想,基督徒怎可咒诅别人死掉 ?于是赶快又跟上帝祷告:「求祢让我先回天家吧!」幸好上帝都没有回应我的祷告!


2015年 是我和内人结婚三十週年,我们俩和母亲都活得好好的。原来,这些患难与痛苦都有上帝的计划,为要成就我下半生的使命。


本文取自《真爱杂志》,在此表示感谢!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