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17阅读
经文:太26:36-46;路22:39-46
道成肉身的耶稣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之后,即将离开世界,完成救赎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步——钉十字架。从公开进入耶路撒冷的那天起,耶稣就一天天地逼近十字架,但他丝毫没有流露出惧怕的意思,依旧按部就班地完成他尚未完成的工作。走向十字架前的最后一天,他依然按着计划,做了很多事情:先是和门徒共进晚餐,一方面纪念逾越节,一方面也作为与众门徒的道别仪式;之后,他又为门徒留下最后的教导,告诉他们学会彼此相爱,并且亲自为门徒洗脚,用实际行动向他们诠释了何为“彼此相爱”。从此,他已经为上十字架做好了一切准备。结束逾越节的晚宴之后,耶稣随即来到客西马尼园,要在这里做一次深切的祈祷,在这里,他要在上帝的帮助下,做出最后的抉择,并在上帝的帮助下坦然面对前面的痛苦。仔细阅读《圣经》中关于耶稣在客西马尼园里祷告的记述,可以让我们对耶稣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你会觉得,客西马尼园里的耶稣和其他时间或地点的耶稣,似乎有所区别。然而,当你真正认识客西马尼园里的耶稣时,一定能从中收获更多的信心和力量。
客西马尼园里的耶稣给我们的第一个印象,就是他是一个真实的人,而且是一个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人。道成肉身的耶稣,具有完全的神性,亦有完全的人性。他一方面要向人们见证他是上帝的儿子,同时也要向人见证他是真实的人。客西马尼园里,耶稣的行为充分证明了他的真实人性,而且似乎比其他地方的记述更为真切。
最后晚餐的席间,耶稣已经经历了生离死别之痛,与朝夕相处达三年之久的门徒分别,那份伤感是不言而喻的。晚餐结束后,耶稣带着强烈的离别之痛,要前往客西马尼园,“于是带着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同去,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这种痛苦我们可想而知。开口祷告时,他便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此刻的主,需要理解,需要有人与他一道分忧,一同祈祷。“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太26:38),这是主耶稣对门徒的要求。可是,肉眼凡胎的门徒怎能看见主耶稣内心的痛苦?当耶稣最为需要门徒的时候,他们却呼呼大睡,之前那些信誓旦旦的豪言壮语,顿时显得无比苍白无力。面对即将到来的酷刑,面对无情无意的门徒,耶稣忧伤到极处。主耶稣的一生,布满了苦难,但没有哪一样苦难比这一次的事情更让他为难。作为人子的耶稣,他清楚地知道十字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身体的摧残,也意味着心灵的煎熬,十字架的酷刑让人痛苦,而面对别人的指指戳戳,其痛苦更加难忍。在这里,耶稣将要做出一项极其重要的抉择。“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太26:38)如此动情的话语,足见他内心的煎熬。他的话语及祈祷中,向我们见证了他的真实人性,他是一个有血有肉,而且极富感情的人子。
认识这位被称为“人子”,且充满真实人性的耶稣,对我们有特别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所信的耶稣只是“神子”,他高高在上,居于高天,而我们每天只能接受他的吆喝,甚至审判。这样一位耶稣,离我们岂不非常遥远吗?我们相信基督是“人子”,是因为相信他曾经在地上生活过,曾经成为世人,且成为众人的仆人,他用30多年的时间,亲自体验了人间的疾苦,就是这样一位基督,他才会将我们的信仰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经上说:“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他并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亚伯拉罕的后裔。所以,他凡事该与他的弟兄相同,为要在上帝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挽回祭。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来2:14-18)
耶稣在真实的人性中活出了自己的信仰,我们也当如此。今日许多信徒常常不愿承认自己的人性,总在设法掩饰自己的真实人性,把自己看的不食人间烟火,说的刀枪不入。这不是上帝所喜悦的,上帝所喜悦的是,我们在人性中活出信仰。
第一次祷告之后,耶稣和门徒有一些简单的交流,然后就开始第二次祷告。这一次的祷告非常感人:“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太26:42)相比第一次的祷告,这一次的祷告深入了很多,第一次祷告,耶稣说:“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他的侧重点是希望上帝能把这个杯挪去;而这一次的祷告,耶稣的侧重点是如何来承受这杯。这里表明,耶稣将要下定决心,遵行上帝的旨意。他愿意上帝的旨意成全,所以能够坦然地接受一切苦难。
耶稣的受死是上帝早已预定的,但并不是说上帝要把这些苦难强加给耶稣,耶稣自己依然有充分的自由,可以选择,有耶稣自己的话为证:“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约10:18)从内心而言,耶稣深深地知道,他应当遵行天父的旨意,因为他本是为此而来的。但从现实而言,具有真实人性的他又有种种顾虑。在这种矛盾的心理当中,耶稣必须做出选择,于是耶稣祈求上帝,寻求他的帮助。在他充满矛盾并愿意遵行上帝旨意的时候,上帝给他了力量,使他胜过了原有的顾忌,坚定地做出了合乎上帝心意的选择。《路加福音》的作者非常细心,他给我们讲述了两个细节:(1)“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他的力量”(路22:43);(2)“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路22:44)。耶稣祷告上帝,上帝立即有了回应,天使加添他力量之后,耶稣随即获得了莫大的力量。面对气势汹汹的罗马兵丁,耶稣毫不畏惧怕;面对门徒的拔刀相助,耶稣毅然拒绝。“收刀入鞘吧!我父所给我的杯,我岂可不喝呢?”“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谴十二营多天使来吗?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么应验呢?”经上说:“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他虽然未行强暴,口中也没有诡诈,人还使他与恶人同埋”(赛53:7-9)这并不是耶稣的懦弱,而是他对上帝的顺服,因为他知道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是上帝早已预定的。这是耶稣的信念,而这个信念的源头,正好源于他的恒切祷告。
耶稣如此顺服,做成了救赎的工作,亦为我们留下了光辉的榜样。《希伯来书》的作者为耶稣做见证说:“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来5:7-9)
面对苦难,我们所想到的方法,往往是希望“这杯离开我”,但上帝所要给我们的恩典,并不是使“杯”离开,而是“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他的力量”。
即将与门徒告别的时候,耶稣割舍不下与门徒之间的真挚感情,更让他念念不忘的,是众门徒们的信仰状况。自门徒跟随耶稣之后,他就一直挂念着他们的信仰,并一直以纯正的真道教导他们,使他们的信仰有根有基,可是门徒却一直未能让耶稣满意。门徒们一直认为,耶稣是一位政治性的弥赛亚,他们期望他揭竿而起,推翻罗马政权,把自己的百姓解救出来,所以有的门徒希望自己能在耶稣登基之后坐在他的左右。如此肤浅、幼稚的信仰,耶稣怎么能放心得下?在即将离开门徒的时候,耶稣抓住最后的机会,再次引导他们的信仰,使他们的信仰更加成熟。
首先,耶稣用自己的行动现身说法,让门徒懂得何为信仰。耶稣带着与他最为亲近的门徒前往客西马尼园,目的就是让他们亲眼看见,耶稣是如何活出他的信仰的。耶稣对上帝的信仰,没有任何私心,他所要做的,就是“以我父的事为念”(路2:49),他的一生,都在实践着自己幼年时所定下的志向,这种志向促使他不计任何代价地去舍弃、去付出。耶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门徒表明,真正的信仰是要付出代价的,要实践耶稣那句极为重要的教训:“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可8:34)今天的我们,应当建立这种完全没有私心,一心只为上帝的信仰。
其次,耶稣用一段话来引导门徒的信仰。耶稣说:“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太26:41)他要藉此告诉门徒,信仰不是喊口号,更需要将信仰藉着实际行动体现出来。然而,实践信仰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人们内心的软弱常常会成为实践信仰的绊脚石。“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这是古今所有人的通病。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向善的本能,但因为肉体的软弱,常常不能将内心的感动化作实际的行动。保罗也说:“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罗7:19)客西马尼园里,耶稣语重心长地告诉门徒,胜过肉体软弱的最好方式,就是“警醒祷告”,因为祷告可以使人“免得入了迷惑”,以确保“心灵固然愿意”的延续,从而避免“肉体却软弱了”的悲剧。
客西马尼园里的耶稣见证了真实的人性,告诉我们应当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过得胜的生活;客西马尼园里的耶稣遵行了上帝的旨意,告诉我们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并如何承受人生中的痛苦;客西马尼园里的耶稣引导了门徒的信仰,告诉我们信仰的内涵及信仰的表达方式。愿我们都能更深地认识基督,从而活出基督的形像。
55517阅读
54361阅读
53512阅读
52116阅读
51861阅读
51418阅读
51355阅读
50944阅读
50601阅读
50582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