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33阅读
编者按:我们距离谦卑总是那样遥远,那样肤浅,甚至带着或多或少的虚伪。但是,正如慕安德烈在《谦卑》一书中所说:“作为主的门徒最显著的特征是心里柔和谦卑。”我们该如何得着这个“八福”第一福?今天约翰·麦克阿瑟的文章很好地回答了此问题,值得每一位橡果安静阅读、默想。愿我们都因今天的文字收获属灵的真谦卑,并因此真喜乐!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5:3)
要探讨这一福分,就要从五个方面予以查看:虚心的意思;这种美德在排序中的位置;得着这种态度的方法;如何判断我们是否有这种态度;有这种态度所应许的结果。
01
虚心的意思
Ptōchos(贫穷)源自一个动词,意思是“退缩、畏缩、卷缩”,那个时代的乞丐常有这种动作。古代希腊文运用这个词,来指一个人沦落得完全穷困潦倒,蹲伏在角落里面乞讨。当他伸出一只手去接施舍之物时,常常以另一只手把脸挡住,因为他很羞耻,害怕被人认出来。这个词指的不是一般的贫穷,而是乞讨般的贫穷。路加福音16:20就用这个词来形容乞丐拉撒路。
普通贫穷一般都用penichros一词来形容,耶稣在圣殿里面看到一个寡妇正在奉献钱财,用的就是这个词。她十分穷乏,但确实有“两个小钱”(路21:2)。她虽说贫穷,但并不是乞丐。一个penichros式的穷人,至少还有一点微薄的资源。然而,Ptōchos式的穷人,却是完全倚靠他人为生。他绝对没有自我养生的门路。
因为路加福音6:20有一句类似的话——“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上帝的国是你们的;”所以,有些解经人士就坚持说,马太福音5:3所说的福教导的是物质上的贫穷。但纯正的释经学(对经文的解释)有一条规则,当有两段或两段以上的经文很相似却不是完全相同的时候,要以更为清晰的一段来解释其他段落,以更为明确的那一段来澄清不太明确的那些经文。通过经文与经文的比较,我们发现马太福音的记述是更为明确的。耶稣说的是与Ptōchos者物质贫穷对应的心灵贫穷。
假如耶稣是在这里倡导物质贫穷,就与祂的道其他许多部分相矛盾了——包括登山宝训本身(5:42)——圣经教导我们施舍钱财帮助穷乏人。假如耶稣是在教导物质贫穷的特有福分,那么基督徒就应当承担一项任务,推动每个人,包括他们自己,身无分文。耶稣并不是教导物质贫穷是通往属灵丰富的途径。
那些物质上贫穷的人,在属灵的事上确实有一些优势,因为他们不受某些分心的事影响,不遭受某些试探;物质上富有的人则有一些劣势,因为他们受某些分心的事影响,而且会受到某些试探。但物质财产与属灵祝福之间并没有必然关联。马太清楚表明,耶稣在这里谈的是心灵的光景,而不是钱包的状况。
耶稣开始公开事奉以后,常常“没有枕头的地方”(太8:20),但祂和众门徒并未穷困潦倒,从未乞讨过食物。保罗挨打、遭囚禁、遇见船坏、被人石头打,常常经济拮据;但他也未曾讨过饭吃。事实上,在他看来,他为了支付自身的事奉花销而作工,是莫大的尊荣(徒20:34;林9:6-18)。主与众使徒受人控告,说他们无知、惹事生非、不虔诚,甚至说他们疯了;但从未有人指控他们不殷勤或者以乞讨为生。
但另一方面,没有一位新约信徒因为富有而受责备。尼哥底母、路加福音7章的罗马百夫长、亚利马太的约瑟、腓利门全都是既富足又忠心的人。蒙召的“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林前1:26),意思是也有,但那些人被弃绝,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地位或财产,而是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只倚靠这些东西。(提前6:6-17)
虚心是指承认一个人离开上帝的心灵贫穷,就是看到自己的真实处境:失丧、没有盼望、无助。一个人若是离开耶稣基督,无论他受过什么教育、有多少钱财、有怎样的社会地位、取得怎样的成就,或者有多少宗教知识,都是心灵穷困潦倒的人。
这就是第一福的要义。虚心的人,指的就是那些认识到自己的心灵全然穷困潦倒,需要完全倚靠上帝的人。他们觉察到,他们自身里面没有任何自救资源,所以像乞丐一样只能恳求怜悯和恩典。他们知道自己没有属灵功德,也知道自己赚不到属灵奖赏。他们的骄傲荡然无存,他们的自我保障荡然无存,他们是两手空空站在上帝面前。
“虚心”的“心”字还表达出一种意思,对贫穷的认识是真实的,而不是做作。指的不是像属灵乞丐那样的外在表演,而是认识到一个人的真实处境。这是真实的谦卑,不是假冒的谦卑。它描述的这种人,就是主在以赛亚书66:2所说:“我所看顾的,就是虚心痛悔,因我话而战兢的人。”它描写的是“伤心”和“灵性痛悔”(诗34:18)的人,在主面前有“忧伤痛悔的心”(诗51:17)。
02
为何谦卑居首位
耶稣把这一福放在首位,是因为谦卑是其余一切恩典的根基,是成为基督徒的基本要素(太18:3-4)。骄傲在基督的国里是无份的,一个人若不把骄傲降服出去,就进不了天国。祂的国门很低,凡是高高站立的人,都别想穿过去。
我们先要倒空,才可能被充满;我们先要认识到自己的不配,才可能成为配得的人;我们先要承认自己是死的,才可能存活。我们若是指望基督徒生活脱离了谦卑,其余的恩典也能长进,还不如指望果子离开树干也能生长出来。
若不谦卑,我们就不可能开始基督徒的生活;若是骄傲,就不可能活出荣耀神的生活。
然而,今天的教会几乎不注重谦卑,几乎不提倒空自己。我们看见许多基督教书籍谈论如何快乐、如何成功、如何攻克难题,等等。但我们很少看到有书籍谈论如何倒空自己,如何舍己,如何背起我们的十字架,跟从耶稣,按照他吩咐我们的方式跟从他。
灵魂若不谦卑下来,里面的人若不虚心,基督就绝不可能被人看为宝贵,因为他被人的自我淹没了。除非一个人知道,他自己里面是何等无助、无价值和有罪,就绝不可能看到基督自己有何等的大能、价值和荣耀。
一个人若不先看到他是何等难逃一死,就不可能看见主是何等一位救赎者。一个人若不先看到自身的贫穷,就不可能看见上帝的富足。惟有当一个人承认自己的死亡光景,基督才能将生命赐给他。“凡心里骄傲的,为耶和华所憎恶。”(箴16:5)
虚心是第一福,因为谦卑必定在其余一切之先。若不先认识到自己不配进天国,就没有人能承受天国。老底嘉教会骄傲地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她其实“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启3:17)。那些拒不承认自己是失丧和无助的人,就像那个瞎眼的罗马婢女坚持说,不是她瞎了眼,而是世界一直都是黑暗的。
高举自我之处,基督就不可能得到高举。自我为王之处,基督就不可能作王。心中高傲的人,若不先虚心下来,就不可能接待君王,或者承受祂的国。
03
得着谦卑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虚心下来呢?几乎从定义来说,就不可能是以我们为起点。不管我们凭自己的能力做什么,或者成就什么,都不可能得着谦卑。也不需要贬低自己,我们本已很低;谦卑只需要承认真相。仅仅停留在无望、无助和缺乏的状态,显然不是什么美德。上帝也未曾给人定下这样的旨意。祂的旨意是使我们出离这种光景,得享祝福。
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祂以主权和恩典使人谦卑下来的作为。
谦卑未必是人的工作,好叫我们配得;但它必然是上帝的工作,好叫我们看见,我们是不配的,若是离开上帝,就改变不了我们的光景。
正因如此,修道主义、禁欲主义、苦待己身、自残、以及其他此类的自我努力,都是十分愚蠢和徒然的。这样做是助长骄傲,而不是制服骄傲,因为它们是出于肉体的行为。它们使人有理由以他所做或未做之事而夸口。这种强加于自己的努力是谦卑的仇敌。
然而,尽管真正的谦卑是由主做成的,但也是对人的命令。上帝许多次命令人谦卑自己(太18:4,23:12;雅4:10;彼前5:5);主把这条命令与祂凭自己主权使人谦卑的作为完美地调和在一起。至高的救赎之工藉着人的信。为这个缘故,看看在这条神圣的反合性真理上,人这一面需要采取的一些步骤,大有帮助。
◆ 经历谦卑的第一步,就是我们的眼目不再注视自己,而是转向上帝。当我们学习祂的话语,在祷告当中寻求祂的面,诚心愿意亲近祂,讨祂喜悦的时候,就是往虚心的方向前进。正因在上帝的一切无罪清洁和完全上,得见无限圣洁的上帝,我们在对比之下,才得以看见自己是罪人。为了寻求谦卑,我们不是盯在自己身上查找缺点,而是注视全能上帝的完全。
◆ 第二,我们一定要除掉供养肉体的事,饿死肉体。属肉体性情的本质就是骄傲,饿死肉体就要除掉和避免那些助长骄傲的事。我们非但不要追求人的夸奖、称赞、和人的喜爱,反倒应当警惕这些事。然而,因为人性的罪恶,就连最好的本意也能转化为邪恶,我们需要谨慎,不可在躲避夸奖和认可的事上借题发挥。罪恶不在于得到夸奖,而在于追求夸奖,以人的夸奖为荣耀。若不是上头所赐的,当我们受人夸奖和爱戴时,无礼地拒绝认可或许是骄傲之举,而不是谦卑的表现。
◆ 得着谦卑的第三条原则,也是均衡性的原则,就是恳求上帝赐给我们谦卑。我们应当像大卫那样祷告说:“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诗51:10)谦卑与其他各样美善的恩赐一样,惟有从上帝而来。而且与其他各样美善之事一样,祂乐意赐给我们的心,超过我们求祂赐给我们的心。我们尚未求祂赐给我们之先,祂一直都愿意赐给我们。
04
晓得我们何时谦卑
我们如何才能知道,是否自己有真实的谦卑,是否是虚心的呢?多马·沃特森提出了七条原则,我们可以用作断定谦卑的标准。
◆ 第一,我们若是谦卑的,就必像断奶一般摆脱自我。我们就必能像大卫那样说:“我的心在我里面真像断过奶的孩子。”(诗131:2)一个虚心的人会失去对自我的迷恋,自我一无是处,基督才是全部。保罗的谦卑最美的表达莫过于他说的这一段话:“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上帝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2:20)他在写给腓立比信徒的信中说:“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1:21)
◆ 第二,谦卑必使我们沉浸于基督的奇妙。“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林后3:18)我们的满足,是期盼着有一天完全变成主的模样。
◆ 第三,无论处境变得何等恶劣,我们都不会抱怨。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当受的,是比今生所能经历的一切事更为恶劣的,所以无论遭遇什么环境,我们都不会认为有失公平。当悲剧临到的时候,我们不会说:“主啊,为何是我?”我们受苦,若是为基督的缘故,就不但不会抱怨,或感觉羞耻,而且还必因此荣耀上帝(彼前4:16),因为晓得“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并且知道“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罗8:17-18)
◆ 第四,我们必能更清楚地看见自己的软弱和所犯的罪,同时更能清楚看见别人的长处和美德。“只要存心谦卑”,我们就必“看别人比自己强”(腓2:3),就必“恭敬人,彼此推让。”(罗12:10)
◆ 第五,我们就必以更多的时间来祷告。肉身的乞丐怎样乞求养身之物,属灵的乞丐也照样祈求属灵之物。我们常常就会叩响天堂之门,因为我们一直都有缺乏。就像雅各与天使摔跤的情形,若不得到祝福,我们就绝不放手。
◆ 第六,我们接受基督,就要同意祂的要求,而不是照着我们的意见,或者别的意见。我们不能既要得着基督,又保留我们的骄傲、享乐、贪婪或淫乱。我们不能依据教会传统或者自身的喜好或意见改动基督的标准。惟独祂的话才是我们的标准。
沃特森说:“久受围困,轻易会被攻取的城堡,会接受任何投降条件,以挽救人的生命。一个人的心若一直都在护卫魔鬼,长期对基督负隅顽抗,一旦上帝把这个人带到虚心的地步,看到自己离开基督必受咒诅,无论上帝定下怎样的条款,他都必欣然遵守。主啊,你愿意我如何去行?”(47页)
◆ 第七,我们虚心的时候,就必因上帝的恩典而赞美和感谢祂。谦卑的信徒最典型的特征,莫过于对他的主和救主充满感恩。他知道,若不是天父因着爱和恩典所赐,他便没有祝福,没有快乐。他知道,上帝的恩典“格外丰盛,使我在基督耶稣里有信心和爱心。”(提前1:14)
05
虚心的结果
那些以这种谦卑的心来到君王面前的人,就会承受祂的国,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上帝乐意将祂的国赐给那些谦卑寻求和信靠祂的人。(路12:32)
当主呼召基甸拯救以色列脱离米甸人的时候,基甸回答说:“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玛拿西支派中是至贫穷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上帝回答说:“我与你同在,你就必击打米甸人,如击打一人一样。”(士6:15-16)
当以赛亚“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时,他在绝望中呼叫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随后有一位侍立的撒拉弗以红炭沾了先知的口,说:“看哪!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恶就免了。”(赛6:1, 5-7)
那些以破碎的心来见主的人,必不带着破碎的心离去。“因为那至高至上、永远长存、名为圣者的如此说:‘我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也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要使谦卑人的灵苏醒,也使痛悔人的心苏醒。’”(赛55:15)
上帝要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贫穷,好叫祂使我们成为富足。祂要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卑微,好叫祂使我们升高。雅各说:“务要在主面前自卑,主就必叫你们升高。”(雅4:10)
虚心的人因为舍弃了自身的国,所以就必承受上帝的国。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恩泽中国”,略有删节。)
55533阅读
54386阅读
53525阅读
52127阅读
51877阅读
51428阅读
51377阅读
50958阅读
50616阅读
50593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