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获奖短片《少数人的晚餐》让你秒懂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
2019-10-12 4317阅读
作者: 佚名
|来源: 全球善商
没有信仰的社会,总是重蹈覆辙,演绎着猫猪角色转换的死循环。
Athanassios Vakalis执导的十分钟动画短片《少数人的晚餐》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寓言片,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共收获了78个各类奖项。编剧导演: Athanassios Vakalis
类型: 剧情 / 动画 / 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希腊 Greece
片长: 10分钟一群猪(统治阶级)在岌岌可危的岛(地球)上的旅馆(可利用资源)享用美食(资源);胖子(工厂,市场,资本)将旅馆房间(国家)中的物品(国家资源)变成美食(私有资源);而猫咪(大众百姓)只能获得从猪手里漏出来的残渣果腹(施舍),并为此要讨猪开心。
为了那些剩下的残渣而互相争斗(职场竞争),如果有发现锁链(幕后交易)的猫咪则会消失(秘密处决);随着旅店物品的减少,猪们得不到足够的食物,开始变得暴躁,不再施舍,反而更加贪婪(加重对资源的掠夺),开始相互争抢(利益阶级之间的竞争);猫咪得不到食物而开始吵闹(游行抗议),有的猪驱赶(武力镇压),有的猪放出假老鼠(虚假的承诺)引走猫咪。
当旅店被拆干净,彻底没有美食的时候,猪们干脆开始疯狂,将一切吃掉(从根源破坏和掠夺);这时饥饿的猫咪开始尝试上桌偷食物(人民开始尝试突破阶级壁垒),却被猪打跑(武力镇 压),但更多的猫咪上桌找吃的;渐渐的,猫咪团结起来变成一只老虎(武装起义),开始屠杀猪(清洗利益集团获取资源);但猪们却跑不了,因为他们被锁着(利益纠葛),老虎轻松屠杀了猪(起义胜利);但随着被猪肉填饱肚子反而困了(人民在享受胜利中堕落),从而忘记了将他所住房屋拆毁的真凶胖子(下意识忽略了破坏了国家的真正黑手);但胖子却趁老虎不备一刀反杀(资本夺取了胜利果实),并从老虎腹中掏出一群猫咪(人民不再团结)。
这些猫咪随着胖子进了新的房间(人民建立新的国家),新的轮回开始;但谁都没有注意,这个岛在崩塌,这个旅店在不断被掏空(地球资源不断枯竭),依然在欢声笑语中重复之前的一切。
1.有限资源下的固定分配方式必然完成危机,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必然导致现有系统的崩溃。
2.一个困扰人类的话题,人类靠欲望走到现在,如何更文明的走下去,不再用战争来解决问题。
在老虎咬下去之后剪掉了一部分片段,过了一秒老虎又跳上餐桌,随之带上来的是猪头的半截尸体(上半截身体,并且手臂缺失了),之后画面变得比较抽象,讲的是老虎大开杀戒,然后正常画风镜头是老虎嘴里叼了一只手臂,放下,然后匍匐睡觉(周围大量凌乱的残肢),这时光膀子的大哥拿了一把匕首冲出,完全没遭到反抗就杀死了老虎,然后听了听老虎的肚子,划开肚子,取出小猫咪,装在帽子里带到下一个房间。

少数人的晚餐剧情
从“牧师”这个角色就可以看出这片的主题是一个更加古典的讽刺故事:先看几个角色吧。带假发的法官
他代表当前的社会秩序与律法,是制度的基础,他是暴动出现时最先被击倒,也是新秩序诞生时最先被创建的。法官的左边是牧师(道德),右边政客(政府体系)。当小猫发生争执时他也会愤怒和关注。小胡子的银行职员
这个角色是银行家,代表着资本(所有资本都需要靠银行运转)的流向,任何一个当代政治制度下都是有这个角色存在的。他的身边是红蓝两个不同领带的政客,所有的政客都离不开资本的支持。蓝色领带的政客
在第一个房间他是执政党,坐在法官的对面,主人的位置上,从新房间红色领带分配刀叉的行为来看他是第一个房间分配刀叉的人。当资源不足时猫会来找他,而他则会驱使右边的记者用玩具诱导猫群。当危机爆发时,他也是第一个发出怒吼的人,他最后的暴食行为导致了所有人的暴走。红色领带的政客
在第一个房间他是反对党,坐在法官和银行家的之间,依靠法律和资本攫取自己的权利,作为反对者他基本没什么戏份。在资源不足时甚至会和法律起冲突(违法获利)。但是换到新的房间后,他获得了分配刀叉的权利,所有人都向他举杯。
带眼镜的记者
这个角色是记者,代表着媒体、舆论界甚至可能包括一些官员。他们与牧师(道德)坐在一块,不时地给小猫施舍一些食物,但他们也被执政者所驱使,在危机爆发前缓和猫群的冲突。牧师
代表着社会的道德、价值观、或者说社会的理论基础——也就是学者,哲学家、社会理论家、经济理论家、宗教家都是这样的人。他是舆论与法律的基础——在新的房间中他是第一个出现也是第一个入座的。桌子底下的蛇形链条
这个链条既是利益的链条,也是人性的链条。表面上这代表着他们是被利益捆绑在一起的,更深一层是指人性中的贪婪使得他们被捆绑在一起,蛇——贪婪的象征,有着无尽的饥渴,当猫惊醒了贪婪的时候,也就被贪婪吞噬了。
这些人之所以无限地想吞噬下去,也是因为被贪婪束缚在了一起。厨子
厨子是这群动物中唯一的“人”,动物会互相转换,但他不会。那么在历史中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我觉得这个东西就是“社会”。如果说人作为个体,体内总有非理性的“动物性(例如片中的贪婪和愤怒)”存在,那么作为理性聚合体的“社会”是不是更贴近“人”这个概念呢?
人作为个体产出资源的能力是弱小的,但团结起来形成的“社会”则会具备强大的生产力,厨子推着机器将各种东西加工成食物就是工业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的缩影。
但是社会产出的资源如何分配则是由餐桌上的统治者们决定,社会只是在统治阶级的指导下冷漠地运转。当暴动发生时,社会也是冷漠的藏了起来,生产停滞了。但是当暴动的愤怒逐渐平静下来后,“理性”的聚合体就会开始重新团结其人民,将依然“愤怒”的一部分排除掉,聚集起那些“顺从于理性”的人,开始构建新的“社会”——能够适应人类理性的猫留了下来,并被带到了新的房间,而其中又诞生了新的猪。而社会依然只是默默地推着机器生产着,唯一的区别,只不过是执政者的轮替而已。

执行主编:华恩 责编:奇恩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