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良友课程|基督论:概论(三)




第四课Discovery


概论(三)



二. 研究的三重观点


B. 教会历史中有关基督的争论(历史观)


1. 第一、二世纪-护教文献

在第一、二世纪时,罗马政府有十次大逼迫,有很多基督徒因为承认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而壮烈牺牲。由于当时罗马多神的信仰,当保罗叫一个瘸腿的起来行走时,他们就向保罗献祭,称巴拿巴为他们所拜的神-丢斯。保罗说,弟兄们,我向你们传福音,就是要叫你们脱离虚妄,归向真神。初期的信徒因为相信独一的真神,不去拜偶像,这就成大问题。一面,有偶像崇拜,另一面,罗马皇帝自称是神的儿子,也接受人的敬拜,这使得真正认识独一真神的基督徒反被称为无神论者,因他们不参与拜神的活动,所以受到很多逼迫与杀害。第一、二世纪的护教者或殉道者写了很多为福音辩证的书,这些着作大都包括:

(1)基督徒对社会是有益的,

(2)基督徒不是反抗政府、反抗君王,而是坚持他们的信仰,

(3)在书中介绍他们的信仰,也就是介绍耶稣基督是真神。所以,早期的基督论因有历史的背景,所讲的重点都是说到耶稣是真神,很少提到人性这一面。这也是以后在基督论中产生异端的原因。


2. 第三至五世纪-神学初创

第三至第五世纪,神学上开始有些建树。在这个神学初创时期,因为需要理性的告诉别人对基督的信仰,所以就有许多哲学上的讨论。希腊是哲学的起源,辩证法非常的强,对世界观有他自己的看法,所以当基督教起来的时候,为了要传教,不得不跟他们在智慧里沟通,最早的沟通条件就是藉着logos的观念。希腊人、罗马人接受的思想也就是先存的「道」,神的计画是从道开始,这是哲学上辩论的共同点。这个世界怎么来的?跟神的儿子耶稣基督地位有何关系?神如何藉耶稣基督创造诸世界?希腊人也会想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由此成为一个对话的共同点。到了第四世纪以后,基督教成为国教,教会成为王国统一的手段,这是在教会历史中自然形成的,当时教会与君王的势力是结合在一起的。这里我们提到一些特别的点,例如特土良提到,西方哲学是否应和教会联在一起。他说「雅典与耶路撒冷有什么关联呢?」雅典代表哲学思想,耶路撒冷代表神的启示。他的观点是神学与哲学为何要扯在一起? 特土良首先提出三位一体的观念,而发展到奥古斯丁对三一真神的见解是比较完整的。一直到主后451年,迦克敦信条正式通过,对基督论就有了比较确定的范围。(再这之前已经有三次大公会议)


3. 中世纪教会与基督论

五世纪以后,政治的因素常常影响宗教的决定权,这段时期是非常混乱的,教会产生很大的难处,有「政治利益」的问题,有「人的看法」,出现许多异端、纷争。到了中世纪,东方教会与西方教会分裂之后,有一些与「基督论」有关的新的讨论。


a. 东方教会

东方教会讨论到一体论(Monophysite)与一志论Monothelite)。


i. 「一体论」是说到耶稣基督的「身体」,祂既是神的儿子,又是人的儿子,他的身体是否为统一的一个身体,祂里面的人性是否与神性可以分开,对耶稣基督到底是真神或真人有些混淆。


ii. 「一志论」意思是意志上的统一,就是说,当耶稣基督到世上来做人的时候,祂意志上顺服了神,所以就不犯罪,这种说法把人性消灭了,人性被神性吸收了。


「一体论」与「一志论」这两种说法都没有被完全接纳。


b. 西方教会

西方教会在同时提出嗣子论。嗣子论就是说,神接纳耶稣成为祂的儿子。耶稣基督什么时候变成神的儿子?是祂受浸的时候(马太福音3章17节) 或是祂被钉十字架的时候(诗篇2篇7节)?这也没有被正统的教会完全接纳。


c.由基督论的道,导出救恩论的争辩(学院派)。


人如何得救?耶稣基督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4. 改教运动期的基督论

马丁路得提出的两性论并没有被很严肃的考虑,而直觉地认为应该回到迦克敦信条,因为迦克敦信条对基督论有一个确定的说法。这也是这个课程的重点。


5. 启蒙运动与基督论

这时讲到理性主义,康德说:「人类已经到达了成年期」,他相信人的理性已经完全开启了。所以叫启蒙。这个说法相信:信仰应该是理性化的,非理性化的都不该被接纳。因为理性化的抬头,对基督教的信仰产生很大的冲击,在信仰上产生自由派的神学,并分成两个阵营:一是自由派,一是基要派,双方在神学上的争议,至今仍层出不穷。当启蒙运动发展成理性主义,「历史的基督」与「信仰的基督」就越来越脱节了,也越过了圣经的启示。


C. 神学争论的出发点(神学观)


1. 从上头来的基督论:从上头来看基督论,讲到神性、神的启示。


2. 从下头来的基督论:从下头来看的基督论,是从人性、人的角度来看耶稣,产生了神学上人性的基督观。


这两种看法必须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基督论。迦克敦信条定的信仰是说耶稣基督是真神也是真人。


3. 危机:在神学讨论中最大的危机,就是「信仰的基督」架空了「历史的耶稣」。若把历史中的基督拿出去,只讨论信仰中的基督就完全没有凭据了。故讨论神学的时候,一定要回到圣经,看看历史上的基督能不能和信仰上的基督相呼应,这是避开危机、避开信仰错误唯一的办法。




——End——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3)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