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擘饼诗歌|我们的灵伏着注视

诗歌作者:汤普森词(Miss C.Thompson)。弗莱登尔(Fliedner)1842年曲。


汤普森小姐出生于英国伦敦近郊的克拉翰,其生平默默无闻。因着英国对称谓的严谨,从称呼可知其终身未婚。人们之所以认识她,是因为她经常在“信徒之声”期刊上投稿。她自己有著书《诗颂》。当人们认识这首诗歌时,她已经离世。此诗是她离世那年刊登在“赞美之声”栏上。这首诗歌是她以基督受苦与生平为主题,为数不多的代表作。而这首中文诗歌应该是从1881年版的《小群诗集》中翻译而来


序言

“荣耀——羞辱;世人欢畅——祢心忧伤;孤单被弃——众圣唱诗……”诗人以主曾经的羞辱、忧伤、孤单、被弃、十字架,与现今的升天、荣耀作鲜明对比,以默想主为我们所受的一切苦难来歌颂主。诗人擅长对比反衬,以反面衬托正面。

 

赏析

一、我们的灵伏着注视  在荣耀里的耶稣,我们在彼读祂故事,如何在世受羞辱。

我们似乎被带到变化山上,或被提至荣耀里,谦恭俯伏着注视已得荣耀的主,在那里,细读主在世的故事——十字架的羞辱和痛苦的故事(the wondrous story of the cross — its shame and woe.),我们借此温习主在世所受的苦难,而承认祂今日所配得的荣耀。

 

二、祢的圣首满了羞辱,世人竟然大欢畅;今日荣耀反面说出:当日祢心的忧伤。

他们“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祂头上,又把一根苇子放在祂右手里,跪在祂面前,戏弄祂说,‘犹太人的王!愿祢喜乐!’”(太27:29另译)


主耶稣当日被世人如此讥笑、羞辱,与今日祂得荣耀、被众圣徒赞美相对比,更衬托出当时祂的心是何等的伤痛。


有人因嫉妒阴毒,要置主死地而后快;有人或帮凶从恶,或不明就里地随众嘲笑主,这种“平庸之恶”,亦是让主的圣心忧伤。

 

三、当祢挂在十字架时,孤单被弃无人怜;众圣今则向祢唱诗,祢则高升到父前。

主被钉在十字架的孤单,是因无一人可与祂同负此担,无一人与祂同心同情;也因常与祂同在的父也离开祂。祂所经历的,是最深的孤单。


当主被钉十字架上,从十字架下“经过的人就亵渎祂,摇着头说,‘祢这拆毁圣殿,三日内建造起来的,救祢自己吧!祢若是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太27:39-40)


如此孤单,被神人共弃,无人怜悯,甚至尽人倾轧;与现今众圣向祢唱诗赞美,祢已高升到父前;诗人以此两种极端情景的对比,震撼唱诗之人的内心。

 

四、神曾不顾祢的无告!神曾离弃祢不瞧!我们从祢憔悴面貌,现今看见父荣耀。

当遍地黑暗时,“耶稣大声呼喊说,……我的神,我的神,祢为什么弃绝我?”(太27:46)皆因“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林后5:21)


在这惨绝人寰的十字架上,祂更“无佳形华美,叫我们观看祂。”(赛53:2)从祂这憔悴的面容,今日却看见父的荣耀显在祂面上,也是看见父荣耀的作为。


诗人在前四节诗句里,连续使用这种强烈的对比,呈现出极具反差的情景,带领我们穿梭于那日与今日,往返于地上和天上,领略祂的最羞辱和最荣耀、最忧伤与最喜乐,体会祂受最深的诬告,和得最多的赞美。

 

五、宝贵的主!注视这个, 我们不禁要赞美;但愿天地同心唱和: “神的羔羊,祢是配。”

自然而然地,我们呼喊说,宝贵的主啊!我们每当注视祢钉十字架的情景,就要情不自禁地开口赞美!我们也巴不得天地能同心唱和:看哪!神的羔羊,祢是配——“祢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因为祢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的。”(启5:9-12)

 

六、我们的心应当起来,即今起来赞美父;但愿歌颂、欢呼、爱戴,归给父子到永古。

最后一节是全诗的高潮。诗人此刻似乎在注视和赞美中转身,急切呼吁所有神的儿女,要众心都起来,现在就起来,以儿女的身份起来赞美父。


因为是受辱受死的子,领我们来亲近父,所以现今,神的众子也要领“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说: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启5:13)





整理人:有盐的大米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3) 意见反馈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