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人:有盐的大米
诗歌作者:李渊如 (1894-1969)
这首诗歌是李渊如姊妹写的。她圣经基础好,每节皆有圣经根据,如首节自路加二章主降生直到第三节主升天代求(来七24-25),甚至第四节尚引赛二六1“救恩为我城墙”,足证李姊妹在主话上所下的工夫。
这首诗歌说到主的爱,计有四节:第一节说到祂的卑,第二节说到祂的受死,第三节说到祂的复活升天,第四节说到祂的同在和带领。每节的首句:“荣耀王”、“救世王”、“得胜王”和“平安王”,乃是该节的中心题目。连起来说,那位降卑的乃是荣耀王,那位复活升天的乃是得胜王,那位时刻在灵中同在和带领的乃是平安王。哦!赞美神!我们所信的是何等一位基督,怎能不心被恩感而歌颂:“美哉!善哉!主爱奇哉深且长!”
第一节说耶稣我主是荣耀的王,却因为祂对人宽广的爱,“甘”离宝座,“亲”来世界寻迷羊——祂是心甘乐意,没有丝毫勉强地离开天上的宝座,也是亲自成为人前来寻迷羊,并不假手于别人!祂降卑自己生在马槽,为躲避希律王的追杀而逃往埃及,长在受人藐视的拿撒勒,生长的过程历经许多风霜。到祂三十岁出来尽职时,真像一个卑微的奴仆,受尽人的藐视、厌弃,但祂仍广传福音,报告禧年,走四方;殷勤服事到顾不得吃饭,困乏休息时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八20)。“荣耀”的“王”成了“卑微”“奴仆”,叫人不得不赞美:美哉、善哉,主爱奇哉,深且长!
第二节说耶稣我主是救世王,但祂却不能救祂自己;因祂若救了自己,就无法成就拯救我们这些罪人的救恩。祂在客西马尼园虽极其伤痛、怆惶,仍有坚持寻求父旨意的祷告,挣扎到一个地步——汗如血点滴地上;祂三次祷告,“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旨意成就。”(太二六43)。……
每次当我们唱这首诗歌的时候,愿我们更加思念主在地上的所经所历。
整理人:有盐的大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