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从方方身上看到一个作家的价值和力量


这个春天,必定会在每一个中国人生命中留下深刻印迹。我想,很多中国人还会记住一个中国作家的名字---方方。


说实话,我多年来很少认真读过中国当代作家作品。在我浮光掠影翻过的作品中,看到太多昧着良心的吹捧、无病呻吟的矫情、精致利己的冷漠、回避现实的怯懦。


当然,我也承认因为自己的偏见,错过不少值得一读的作品。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产生有良知的作家。连续几天读到方方的《武汉日记》,更加深了我的这个看法。


当疫情猝不及防扑面而来,网上涌现来自武汉各种信息。有信誓旦旦的保证,有绝望痛苦的哭号,有煽风点火的谣言,有直面真相的艰难。当人们的情绪为恐惧、愤怒、猜测、怀疑所包围的时候,幸亏出现了方方的声音。


我在八十年代读过方方的作品,虽然没有太深的印象,却对她存留不少好感。也就是说,没有因读她的作品而产生浪费时间的懊悔。前几年,看到方方勇敢揭露文坛黑幕的发言,更证实了我对她的印象。


方方从湖北省作协主席的位置上退休,按理说应该是静养天年的时候,然而,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她并没有躲在家里苟安,而是勇敢地站出来发声,把自己的见闻和感想及时发布出来。


凭着方方在文坛的影响,她的文字拥有很大的公信力。人们透过她的文字看到武汉的真相,感受到武汉人真实的呼吸和心跳。她在网络上接二连三地发布自己的文字,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想成为网红,而是出于一个作家的良知和责任。

       


我第一次意识到武汉的严重性,就是1月某日从方方日记中得知,她数着身边去世的熟人,让人感觉到病毒在她周围肆虐,形势已经极为严峻。


方方通过医院的朋友,每天了解医院真实的情况。因为医疗资源有限,许多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小病拖成大病,乃至于离开人世;因为防护物资有限,不少医护人员也受到感染,却又不敢对外界说出来。而这一切透过方方的笔及时发布出来,引起全国的关注。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这是方方日记中的一句话。读着她的日记,仿佛就置身于这个城市,感受到许许多多普通人的伤痛:


川鄂(湖大教授)说,他每天都想大哭一场。谁不是呢?(1月29日)


下午与一个青年记者沟通,他说,他深感无力,人们看到的只是数字,但数字之后呢?这些年轻人真不容易。在这个年龄,便要去面对一些残酷:挣扎、死亡以及各种不准的指令。(2月2日)


基层警察是相当辛苦的,他们往往直面各种人等,执行他们所必须执行的任务。我听说,在有人病得无法下楼时,也是警察前去帮忙背人。有一个人刚背到楼下就死了,警察也哭。(2月8日)


在武汉,几乎人人心理上都有创伤。这恐怕是绕不过去的一件事。无论是关在家里二十多天尚且健康的人群(包括孩子),或是曾经顶着冷雨满街奔波过的病人,更或目送亲人装入运尸袋被车拖走的医护人员......(2月12日)


她的字里行间,不仅透露着一个作家应有的悲悯,更展现了一个作家该有的良知:


我非常想提醒一下我的湖北同行,以后你们多半会被要求写颂文颂诗,但请你们在下笔时,思考几秒......如要谄媚,也请守个度。(1月31日)


只要我们尚且偷生在世,我们就要为他们讨个公道。对于渎职者不作为者不负责者,我们必须一层层追究,一个也不放过。(2月3日)


这场灾难,也让方方反思一个民族深层的问题:“唉,中国人一向不喜欢认错,也没有多少忏悔意识,更不会轻易产生负罪感........”真的希望方方能够在这方面深入探索,从而洞察生命更深的奥秘。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陷于罪中,所以才需要外力的救赎。悔改是救赎的前提,对于这个民族而言,最需要的就是忏悔意识。

        

方方不是一个专门挑刺的人,对政府的难处也多有体谅,对自己所看到的明亮之处,及时地予以呈现。她在昨天的日记中写道:“医生朋友说,方舱医院建得非常好。如果早点建,以最快的速度隔离,轻症转为重症的人会减少很多,也就不会死这么多的人。我想,专业人士的判断,应该自有道理。正是这些天的果断隔离政策,致疫情疯狂发展的态度急速扭转.......”


因为方方说了一些真话,不少人在网上围攻她,甚至有人要找上门来教训她。对于这些人,她都毫不客气地怼回去。她说中国某些人太想回到文革,太仇视改革开放,“一切与他们观点不同的人,都是他们的敌人。他们成派结帮,对不与他们合作的人进行各种攻击......甚至还有更为卑劣的手段,低级到不可思议。”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方方的日记不仅给人们带来真相,也带来安慰和力量。数不清的人转发她的文字,数不清的人留言支持她。昨天看到一名律师留言说:“方方是湖北乃至全国良心作家的杰出代表。若再有所谓的大V名人出来诋毁方方,只要方方有需要,我愿组建律师团为方方保驾护航。”他的话代表了广大民众的心声。


方方的《武汉日记》不仅有珍贵的现实价值,更有宝贵的文学价值。而优秀的文学从来就不是空中楼阁,一定要有扎实的现实基础。一个不敢直面现实的作家,纵然有再多的才华,也会白白的糟蹋资源,不会留下有分量的作品。


在犹太人的历史上,有一个叫以斯帖的女人。当流放异地的犹太人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以斯帖以亚哈随鲁王王后的身份勇敢进谏,让整个民族得到拯救。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以斯帖记》中的一句话:“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斯4:14)


以方方的文字功底和影响力而言,她不就是为这个时代所预备的吗?且不说她以前的作品,单单凭借《武汉日记》,她就在中国文坛拥有难以替代的价值。


生命之所以平庸,就是因为意识不到自己的位分。不管你是一个什么人,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都该反思对于一个时代,自己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此才不会辜负至高者赋予你的价值和使命。


一个作家能够成为伟大的作家并不是偶然。在历史的长河中,绝大多数作家都会默默无闻。然而当人类的命运遭遇挑战的时候,如果有谁能够勇敢地站出来,用手中的笔为哑巴开口,为沉默的大多数说话,他(她)就是一个值得被历史记住的作家。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5385)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