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51阅读
中国自古就有拜把子的传统,一直到现在,在我们身边,拜把子的事还很常见。
这种人际关系看似义气,其实充满功利色彩,把兄弟之间多是相互利用。前几年曾出过这样一个新闻,某县多个部门的一把手拜把子,结成异姓兄弟。他们彼此看重的,不就是对方的权力吗?
在这些把兄弟之间,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如果谁一旦失势,或者倒了霉,往往会遭到疏远,甚至会被踢出群去。
我有个熟人,以前在社会上有些地位,盟兄把弟很多。后来他不仅沉溺于赌博,而且把公职也丢了。那些把兄弟们不仅离他远远的,而且提起他来,比其他人贬得更厉害。
所以,拜把子没有多大意义。所谓的把兄弟之间,并不是真正的弟兄之爱。
有个身在海外的华人工程师向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他所在的教会里,一个弟兄因车祸高位截瘫,无法再到教会里参加聚会。教会里的几个弟兄就组成了一个弟兄会。不仅接送他到教会里聚会,也照料他的日常生活,带着他到外面散步。而今,这个兄弟会已经有十多年了,还要一直走下去。
在这群弟兄当中,我看到了品格和责任,看到了仁爱和担当,这才是弟兄之爱的真正内涵。如果说中国式拜把子是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真正的弟兄之爱则是以舍己之爱为核心。
教会历史上产生过数不胜数的弟兄会。弟兄会成员彼此关照,相互劝勉,过敬虔仁爱的生活。他们不仅建造自己美好的团契,更把这种弟兄之爱推向广阔的社会,让这样的爱在更多社群生根发芽。
在形形色色的弟兄会中,有一个很有名气的摩拉维亚弟兄会。摩拉维亚弟兄会的最初成员是十五世纪波西米亚的新教徒,因遭受迫害迁到捷克中部摩拉维亚地区,因而被称为摩拉维亚弟兄会。
摩拉维亚弟兄会提倡敬虔生活,平等互助,为了上帝的荣耀而活。当他们再次遭遇逼迫的时候,同样具有虔敬信仰的德国伯爵尼古拉斯.路德维希.青岑多夫让出自己的庄园,收留他们,并与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
摩拉维亚弟兄会致力于向贫困人宣教。当他们听说在西印度群岛有很多奴隶过着悲惨生活时,有两个弟兄甚至愿意卖身为奴,也要到这里宣教,把基督的爱传给这些没有盼望的人。
前些年看到过这样一个新闻。传教士米勒出生于美国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是一个农场主。当他长大后,却愿意成为一个宣教士,来到危地马拉某地,在一个基督教兄弟会建立的学校里,教导当地的贫困孩子。米勒深爱这些穷孩子,常常为他们补课到深夜,直至遭恐怖组织暗杀而身亡。
米勒虽然遭到杀害,但很多当地人却藉着他的教导,听到耶稣基督的声音。由于他和弟兄会同工的付出,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弟兄之爱,整个社区的面貌也为之改变。
诗歌 朱春林
弟兄会的核心是耶稣,他们所遵循的是耶稣基督爱人如己的教导。
在神学家甘.雅各和杰利.纽康撰写的《基督教对帮助穷人的贡献》中,有这样一段话:
基督徒团体强调扶持孤儿、寡妇、有病的、行动不便者,以及那些因信仰被解雇或下监的人。它为那些因信仰而受到奴役的人付出赎金;它款待那些远离家门的人;当一间教会遭遇饥荒或迫害,其它教会的救援立刻来到。无论在教导上或是在实践上,基督徒团体就是一种弟兄会关系,彼此以爱相系,以物相助是其中的法则。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诗133:1)就像干旱的土地需要春雨,人类社会最需要的乃是弟兄之爱。这种纯朴无私的爱,是美善、文明和幸福的基础。
105351阅读
103613阅读
101829阅读
101697阅读
101602阅读
101560阅读
101525阅读
101310阅读
101068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