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灵粮小吃:由内而外 / 到我这里来 / 生之追寻


编者的话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这里搜集的虽是灵粮小吃,但读者若细细咀嚼,必能尝到上帝的话语比蜜更甘甜。

吃灵粮小吃,心里甘甜,强如吃山珍海味,食不知味。




★由内而外(可七:14 - 23)


到中国的拓荒宣教士戴德生(Hudson Taylor)在一次讲道中把水装在玻璃杯中,放置在他前面的桌子上。讲道的时候,他用拳头重击桌上,使水都溅出来洒在桌面。然后他解释:“你将面临许多困难,记住当你碰到的时候,你里面是什么,溢出来的就是什么。”


那确实值得令人深思,不是吗?我们被苛待或误会的时候反应如何?是以爱心的言语、耐心、仁慈来回应吗?还是用愤怒报复对方呢?


我们在以弗所书4章17-32节中可以看到一个人得救前后的对比。我们若受圣灵管理,可以从面对生命中突然临到试炼和试探的回应方式显现出来。如何面对突如其来令人难堪或尴尬的情况,正好是我们在恩典中成熟度的最佳测试。


我们也有可能会压抑挫折与愤怒而表现出一副未受干扰的样子。但如果我们的心充满救主的爱,就能够以耐心和仁爱来回应接踵而来的意外试炼。就像装满水的玻璃杯,我们里面是什么,溢出来的就是什么。



★到我这里来(太十一:28 - 29)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有个小孩出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不能抬起一块石头。他的父亲看见了就问:“你是否已出了全力?”“当然咯!”孩子很不耐烦。“你没有!”父亲答道,“你没有叫我助你一臂之力。”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啊,现在是天父助你一臂之力的时候了。我们软弱之躯是时常经不起失望和困难的敲击。让我们养成习惯,凡事求告主的帮助,主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传说古时有一地方,那里的人都觉得自己的命很苦,以为自己的重担比别人的重。大家心里都想着,若能跟别人交换身上的重担,那该多好啊!有一天,天上的诸神下了一道命令:在某时某刻,大家都来到一个指定的地点,把身上的重担卸下。条件是:每个人都要抬回一件他人放下的担子。


大日子终于来了。大家都欢天喜地地来到指定的地方,将身上的重担,不管是病痛、忧伤、困难、烦恼通通卸下。然后,东寻西找,估量每一件别人丢弃的担子,看哪一样最轻便。这时他们才发觉到别人的担子其实比自己的更重更难当。听说后来每个人都抬回自己本来的重担。


请听耶稣基督的教导:“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太十一:28 - 29)再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叫我们得到安息了。


★生之追寻(约十一:25)


杏林子写的《现代寓言》一书里有一则《蝉问》,这样写道:

蝉问造物主:“有没有什么东西同时具备了生和死?”

“有啊!”造物主回答:“稻子、麦子,一切的种子……他们都是边死边生,边生边死的。”


我想,杏林子写这则寓言的灵感,大概来自耶稣所说的一句话:“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十二:24)


麦子死了,生机便从死中萌芽。死,是那粒麦子的生。这生生死死,讲起来似乎有点玄妙。


孔子虽然伟大,但对生死问题,坦诚地表示:“不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说:“生我都不大了解,何况死呢!”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难怪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在其著作《愁乡石》的序文说这么一句话:影响我作品最大的两部书是论语和圣经。前者使我以一个中国人自豪,后者使我以一个“人”自尊。

张晓风是一个基督徒,她并没有忘本,她仍热爱中华文化,不然她不会说论语使她以一个中国人自豪。


《论语》教导我们礼义廉耻,教导我们怎样做个正人君子。可是张晓风为何还需要圣经呢?


原来,孔子不能回答的问题,耶稣能回答。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十一:25)


《论语》不能解答的问题,圣经能解答,圣经解答了人生三大问题:第一,人从哪里来?第二,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第三,人死了去哪里?


因此,张晓风觉得还需要圣经,并宣称圣经使她一个“人”自尊。

人活着,有何意义?在生之追寻的过程中,您是否把圣经提供的亮光放在您的思考中?

整理:靛青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58)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