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重阳节特辑】重阳节——中国人的住棚节

重阳节——中国人的住棚节


文 张远来




 重阳节(Double Ninth Festival)是中华民族一个伟大的传统节日,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早在先秦时期已经流行于中国,最初是国人在忙完秋收后,阖家登山献祭,感谢上帝赐下五谷丰登。中秋节近似犹太人的收割节,重阳节近似犹太人的住棚节。


 当基督教传入中国以后,许多教会,逐渐把中秋重阳节,融入了信仰元素,而成了中国教会独有的感恩节和敬老节,俨然已形成了一种中国教会传统。”


一、重阳节的缘由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世界最准确的日历之一农历是传教士汤若望(J. A. Schall vonBell,1591-1666)为中国人制定的。参见《趣历史》http://m.qulishi.com/news/201503/29819.html)。关于这一名称的来源,有认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故,重阳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美好的日子。


重阳节何时开始形成,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史料显示,早在三皇五帝时期,中国就有了重阳的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成型,西汉时期已经普及为全民性节日。先秦典籍《吕氏春秋》之《季秋纪》都有对重阳节的记述。唐代官方重申该节日,确定为国家节日,沿袭至今。


因为重阳节有着明显的家庭意味——最初就是一家人秋收后登高敬拜祭祀上天,即享受家人的团聚,又表达丰收对上天的感恩。1989年开始,官方又把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的习俗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1989年开始,中国官方开始把重阳节赋予了敬老节的新功能。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今日虽然没有许多其他节日被隆重庆祝,但在传统上它却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用以庆祝丰收祭天、天象崇拜等。最初,秋收结束后,举家就会登高山,祭祀上天,表达感恩。因此,它从最古老的传统就是以祭天、敬祖、敬老、感恩为目的。


据《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重阳节最原始的节日功能和意义就是为了祭祀上天,阖家敬拜。


随着节日的世俗化,继而开始为重阳节赋予了功利化的意味,包括求寿的功利及巫术的掺杂等。《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但清明与重阳,原本的意思即为表达对上苍的感恩与祭祀。清明节“踏青”,重阳节“辞青”。是古人用以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日子。古老节日多与祭祀、信仰有关,有些节日在历史演变中为方便记忆,在日期上有所调整,但其目的都有着宗教性的敬拜意义。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都显示其祭祀上天,感怀秋收之意。


为何祭祀上天要登山?这一点和犹太人在没有会幕和圣殿敬拜以前,要去到旷野,或者山上祭祀有着同样的想法:


《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古代中国人一直有祭司阶层,祭司昊天上帝。直到秦始皇灭掉了祭司阶层,自己以天子自居,皇帝自称,取代了祭司的功能。每年继续祭祀上天,直到清朝皇帝制度灭亡,祭祀活动才告结束。在没有故宫天坛的专门祭祀之所以前,人们一直都是在山上祭祀上天。那么,重阳其实正是源自祭天。


韩国是一个受中国文化影响非常深的国家。韩国古代将重阳称为重九,从新罗时代就有在这一天登楼吟诗的习俗。到了高丽朝,九月初九的宴会甚至成为带有国家性质的习俗。同样是祭天、祈福、求寿之功能。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可见,重阳节有着犹太人在收割节以后守住棚节一样的功能和意义。


三、犹太人的住棚节vs中国人的重阳节



住棚节(TABERNACLES, FEAST OF)

“住棚节”(利廿三34;申十六13),或 “收藏节”(出廿三16,卅四22)。这是犹太年历的三大朝圣节日之一,在七月十五至廿二日举行,一连七天。这是年终以色列人收割田间出产的日子,也是一年内每一个男丁都必须朝见耶和华的三大节期之一(出廿三14-17,卅四23;申十六16)。这也是一段欢乐的日子(申十六14)。


由于在这节期的整整七天内,每一个生而为以色列人的都必须住在以树枝和棕树枝子搭成的棚里(利廿三42),故此这节期称为“住棚节”。在节期的七日都有献祭,第一天献十三只小公牛和其他动物,然后每日递减一只小公牛,直到第七日时便会献上七只。第八天有严肃会,要献上一只小公牛、一只公羊和七只羔羊(民廿九36)。这就是最后的一天,是节期“最大之日”;大概约七37所提到的正是这天。由于这是一个由神设立的节期,以色列人从没有忘记住棚节。


当所罗门(代下八13)和希西家(代下卅一3;参;申十六16)在位之时,以至在被掳之后(拉三4;亚十四16、18-19),以色列人都遵守这节期。犹太人被掳回归后,这节期附加了倒水的礼仪,这点也反映在约七37-38耶稣的宣告中,但摩西五经并没有明令这种做法。亚十四17蕴藏这节期的一个信念,即承认雨水是神的礼物,对农作物的生长是必要的(参:撒上七6)。


这节期是记念历史上出埃及一事,提醒犹太人他们昔日在旷野漂流、住在棚里的日子(利廿三43)。然而,这并不证明他们把原先的农耕节期改为一个历史节期;相反,这正指出一个真理,就是以色列的存在是与救赎息息相关的,而救赎的终极意义是罪得赦免。


住棚节是犹太人三大节期之一(三大节期乃是逾越节、七七节、住棚节)。住棚节又叫收藏节。(利23:39)该时正是秋收欢乐的日子,所以献祭牲较多。(参见民29:12-38)以色列人守收藏节时要住在棚内,故又名“住棚节”。此节是在七月十五日开始,为期七天。是记念以色列民蒙救赎出埃及在旷野过帐棚的生活。

圣经对住棚节有如下吩咐:


1)“你们一切的男丁,要在除酵节、七七节、住棚节一年三次,在耶和华你神所选择的地方朝见他,却不可空手朝见。”(申16:16)
2)“你把禾场的谷,酒榨的酒,收藏以后,就要守住棚节七日。”(申16:13)
3)“你们要住在棚里七日,凡以色列家的人,都要住在棚里。”(利23:42)
4)“你晓谕以色列人说,这七月十五日是住棚节,要在耶和华面前,守这节七日。”(利23:34)
5)“好叫你们世世代代知道我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时候,曾使他们住在棚里,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利23:43)


简言之,住棚节就是犹太人庆祝一年农事的完毕,於节期中搭棚露宿,以记念神带领他们出埃及的大恩(利23:39-43)。并感怀收割之福,合家团聚,祈求上帝赐福


这一点,无论是节期的时间节点的选择,还是节期的庆祝形式,以及背后的意义,都与中国的重阳节有着本质的类似。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


除去历史的尘埃,洗掉世俗的污垢,我们不难看出重阳节的几个关键点:
第一、发生在秋收以后。表达丰收的感恩,祭司上天。
第二、阖家团圆,共同祭祀上天,感怀天恩,祈福求寿


这一切都与犹太人的住棚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重阳节实在是一个类似犹太人住棚节的中国传统节日


(2018年10月16日星期二,初稿于广东)



参考资料


1.  重阳节为何被定为敬老节? 因九九与久久谐音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8-10-10]

2.  重阳节的由来和重阳节的习俗  .中华网[引用日期2018-10-09]

3.  重阳节的历史起源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8-10-10]

4.  重阳节的诞生  .首都文明网 [引用日期2018-10-09]

5.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你知道多少?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8-10-09]

6.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度[引用日期2015-09-06]

7.  重阳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3-08-29]

8.  重阳节的由来和重阳节的习俗  .中华网[引用日期2018-07-07]

9.  重阳节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网[引用日期2018-10-10]

10.  重阳节的习俗与禁忌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8-10-10]

11.圣经新辞典

12.圣经语汇词典

13.证主圣经百科全书


  | 张远来  

  | 孟    



                                                                                     整理人:恩典ing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33)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