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57阅读
《一九八四》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写于1948年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奥威尔假想产生于未来的一个乌托邦社会,独裁者全面掌握权力,人性被彻底扼杀,自由被完全剥夺,那双阴森的眼睛遍布社会每个角落。
在作者的假想中,未来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身处大洋国这样一个政治集权国家,他们的国家和党的领袖是老大哥,国家的每个人都被要求信仰和崇拜老大哥。
在这个高度集权的社会,人的一举一动都会被电屏监视。老大哥的眼睛无处不在,看着你的一言一行。党的口号是: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无知就是力量。政府机构分为四个部门:和平部负责战争,真理部负责造谣,友爱部负责拷打,富裕部负责挨饿。
温斯顿是大洋国真理部的官员,专门负责篡改历史。逐渐地,他对老大哥的统治产生怀疑。温斯顿的女友裘莉亚反对权威,充满对自由的渴望。她带领温斯顿在林中幽会,聆听鸟儿自由啼鸣。温斯顿对现实有了新的感受,他认为自己不仅具备了“头脑”,也恢复了“心灵”。
然而,他们的言行举动逃不过老大哥的眼睛。在小说的高潮部分,温斯顿和裘莉亚正在一个房间里谈论自由,墙上一幅画的后面忽然显露出一块电屏。对他们说:“我们看到你们了。”
房屋瞬间被包围起来。原来,他们的房东就是一个思想警察。他们被分别带入国家友爱部拷打审讯。在友爱部,对温斯顿来说最痛苦的不是殴打折磨,而是无法做到不省人事。
最后,他被带到101房间,在这里,有老大哥所掌握的每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恐惧。最终,温斯顿彻底战胜了自己,又重新变得麻木起来,重新恢复了对老大哥的热爱。对于老大哥来说,比直接杀死一个人更有成就感的,是控制他的思想。
《一九八四》出版以后畅销不衰,一直延续到今天。究其原因,是因为这部小说不仅准确描述了极权社会的特征,还神奇预言了极权统治对未来世界的影响。
德国电影《窃听风暴》与奥威尔的《一九八四》遥相呼应,描述了1984年发生于东德的“老大哥”控制人民的真实情景。
东德国家情报局斯塔西对国民的监控无处不在。在电影中,斯塔西为了掌握剧作家德瑞曼的罪证,在德瑞曼居住的公寓里安装了窃听设备。秘密警察日夜轮班,监听德瑞曼。东德垮台后,一名斯塔西的人告诉德瑞曼,他们曾经掌握他的一切,包括他和情人在床上的对话。
这部电影所言不虚,创建于1950年的2月8日秘密警察机构斯塔西运行40年,建立了完整的监视网络和控制体系,是执政的统一社会党压制言论维持统治的有力武器。
斯塔西起初只有一千多人,此后逐步扩大,到后期人数扩展过万人,发展各行各业的线人近二十万人,而东德人口不过一千六百多万人。斯塔西学习苏联克格勃,建立了相互举报制度,造成了人人自危的局面,人人都感觉到有一双眼睛盯着自己。斯塔西公开打出的标语是:“我们无处不在。”
在一双双目光的注视下,多少人仅仅因为说了几句真话就身陷囹圄?多少人仅仅因为有了自己认真的想法就消失了踪迹?
德国联邦国家安全档案委员会法律部主管君特伯曼说,被抢救下来的档案显示了斯塔西触须之长之深:159公里长的文件(112公里书面文件和47公里胶片文件),140万张图片,16.9万份录像录音带以及1.55万袋撕碎的材料。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场合,甚至家里说过的一句话,都有可能被注意到,记录到档案里。接近半数的民众被建立了监控档案。
东西德统一后,当年的这些档案被公开,可以让国民去阅览。很多人跑去看自己的档案,看完就崩溃了----没想到,自己当年丢了一份工作,是被自己的学生举报了;没想到,当年自己被下放到劳改营,居然是亲姐姐在出卖自己;或是被自己当年深信的一个好朋友监视,好友每天都在向人详细地报告,自己几点几分在哪里喝咖啡,说了句什么话。(梁文道《出卖,作为一种美德》)
那些告密者没有想到,自己不可告人的行为有一天会曝于日光之下;那些迫害者没有想到,他们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柏林墙倒塌不久,东德新民选议会就达成共识:清除国家机关中一切前斯塔西成员,并对加害人提起刑事指控,许多肆无忌惮迫害民众的家伙被关进监狱。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迫害者瞪大自己的眼睛,监视着别人一举一动的时候,哪里知道有一双公义的眼睛,正在看着他们自己所做的一切。
“耶和华从天上观看,他看见一切的世人;从他的居所往外察看地上一切的居民。”(诗33:13-14)上帝留心观察人们的所有行为,就连作恶的心思也躲不过祂的眼睛。
人们应该警惕监视自己的邪恶目光,但更应该敬畏高天之上鉴察人心的那双眼睛;人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但更该保守自己的灵魂,不要随伙作恶,以至于逃不过那最终的审判。
105357阅读
103616阅读
101835阅读
101699阅读
101607阅读
101563阅读
101528阅读
101313阅读
101069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