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57阅读
主编:黑门 | 编辑:砾子
转载请后台输入 授权
10月5日晚间,第54届电视金钟奖颁奖典礼在国父纪念馆正式落下帷幕。
本次金钟奖有包括贾静雯、吴宗宪、吴姗儒、吕莳媛、尹馨、曾沛慈等多位基督徒艺人入围,其中多位都在台前幕后勇敢为信仰发声。
导演史明辉
最佳动画节目奖由《小儿子》团队夺得,这部动画此前已入围了全球52个影展,至少拿下了33个奖项,导演史明辉在上台后立刻说道:
“谢谢上帝,赐给我们这么美好的时刻……”
左为杨守义、又为凌柏玮
最佳非戏剧类节目摄影奖由纪录片《透视内幕栖兰秘境马拉松》夺得,基督徒摄影师杨守义、凌柏玮纷纷表示:
“感谢主,一切荣耀归给祂。”
而本次金钟奖最大的赢家,无疑是由基督徒班底团队制作的《我们与恶的距离》!(以下简称《与恶》)
《我们与恶的距离》剧组
《与恶》共入围本次金钟奖14项,超越2016年《一把青》的13项入围,创下金钟奖入围奖项历史新高。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更是将最佳戏剧节目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女配角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6项沉甸甸的大奖收入囊中。
01
拿下9.5高分的《与恶》
凭什么既卖座又叫好?
如果要给今年的华语剧拍排个顺序的话,《与恶》会是我心目中的Top1。
当然这么想的,绝不只有我一个人。
豆瓣上,有97.6%的观众,都打出了5星或4星的成绩,《与恶》综合得分是“口碑炸裂”的 9.5分!
很多人都说,《与恶》巅峰了自己认为台剧只会拍拍偶像剧的刻板印象。
那这部没有炒绯闻,没有玩CP,没有烂俗剧情,没有招牌小鲜肉,甚至在制作上都“违背”剧集流量模式的剧,怎么就既卖座又叫好了呢?
本剧的剧本出自知名编剧吕莳媛,而金钟奖的评审团是这么评价《与恶》的:
“取材重大社会议题,沉稳剖析人们身处不同立场的为难与挣扎,同时情感丰沛,细节考究,引领观众弃守成见,真诚相对,终成近年台剧的扛鼎之作。”
《与恶》的题材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熟悉的,但同时又是陌生的——无差别杀人。
它以冷峻深刻的视角,对准了恶性事件带给社会的创痛、新闻媒体的道德、大众对精神病患的理解这3条公共性线索。
而更了不起的是,《与恶》在撕开社会伤疤的同时,也在寻找问题背后的根源,并尝试进行“叙事治疗”。
贾静雯饰演剧中的女主——电视台主管“宋乔安”,她的儿子是无差别杀人事件中的死者之一。
凭借层次分明、极具爆发力和感染力的表演,45岁的她,在出道30年后,第一次入围最佳女主角并成功夺得这一奖项。在获奖后,她说:
“愿大家都像剧中的宋乔安一样勇敢,不要放弃任何希望……唯有爱和放下才能继续往前走。”
曾沛慈凭借“应思悦”一角,获得最佳女配角奖,发言过程中,她屡次哽咽,说自己踏进表演纯属意外,并在最后动情地说道:
“感谢上帝,这个荣耀是归给祢的!”
获得最佳编剧的吕莳媛,则引用了《与恶》中最热门的一句台词:希望就在云后面。
以此鼓励所有在创伤中的朋友,“希望”或许看起来是如此得难以捉摸,但它总归是在的。
她也期待凭借着《与恶》,在盲动的社会中,有更多对话的可能。
02
3年前的“小灯泡”案
遇害者的母亲需要一个答案
以梦幻爱情为特点“闻名于世”,这是我们过去对于台剧的普遍认知。
用这一特点打造的《流星花园》、《恶作剧之吻》、《命中注定你爱上你》也曾获得爆棚的收视率。
《恶作剧之吻剧照》
但随着近些年日韩剧、欧美剧的引入,加上内地剧的崛起。台剧的话语权以及它所能造成的影响力似乎正在不断地萎缩。
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茶余饭后,已不再有台剧的身影。
所以当《与恶》出现并惊艳众人的时候,很多人纷纷表示:
台剧什么时候这么深刻了?看完只想站起来鼓掌!
这同时也让我对背后的创作者——现年55岁的编剧吕莳媛产生了好奇。
吕莳媛
作家胡慕情说过:
“在这个现世,当我们要理解一件事,必须跨越非常多的阻碍。而一旦这些阻碍有一关过不去,暴力就可能产生。”
2015 年6月27日,八仙乐园粉尘爆炸案震动了整个台湾社会,爆炸现场血肉模糊的景象、伤者的痛楚哀嚎、救护车惊心的鸣笛声也深深刺痛着每一个人。
那时吕莳媛便开始思考,当社会中的重大事件发生时,如何找到疗愈与解决的方法?
她当时本想以这一事件为切入点写个剧本,但紧接着的“小灯泡”事件却给她带来了更大的恐惧和震撼。
案发现场
2016年2月28日台北街头,年仅3岁的女孩小灯泡,正骑着脚踏车,晃晃悠悠地跟在妈妈身后。
却没想到在这时,一个男人冲了上来,拿出菜刀,便往小灯泡脖子上砍去……
经过调查,凶手因患有思觉失调症,而这是一起骇人的随机杀人事件。
就在绝大多数人都高举着“正义”的大旗,急于把凶手处死时,遇害孩子的母亲站了出来,她曾在案发现场经历过撕心裂肺的痛,但她却说:
他们在想什么?为什么家庭、学校、亲人、朋友、社会,没能接纳他?我们要如何改善、预防?我们能做的,难道只有继续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继续速速执行死刑?
遇害的母亲想要找到一个答案,吕莳媛就去找了。
于是她决定以这一事件为原型,写下这个故事——在剔除掉群体的狂热之后,探讨罪的普遍性,以及我们与恶的距离。
03
“真的要每天拉老爹衣角,
才会有进度!”
不过要是放在10年前,吕莳媛对“善恶”、“生死”的看法还并非如此。
2011年,吕莳媛的父亲刚刚去世,准备开拍的新剧因经费不足而搁置,丈夫外遇,和孩子、婆婆的关系也十分紧张……
在一切看起来都一筹莫展的时候,圈内好友“齐哥”齐锡麟邀请她去了教会聚会。
齐锡麟
在拍《圣棱的星光》时,她就从演员杨佑宁身上看到了基督徒的“光”,加上自己的大学老师正好在所去的教会当传道人,她对福音的好感更是增添了一分。
当她当时对于信仰的真谛并不明白,有一次去庙里跪在佛像前“求符”的时候,耳边却听到上帝对她说:
“你知道我有多爱你了吧!”
这句话将吕莳媛敲醒,她整整哭了一个半小时后,心里被完全地释放和更新,并在潘刘玉霞牧师的主礼下,受洗成为基督徒。
而她在信主后,最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
“老爹(吕莳媛对于上帝的称呼),你决定吧!”
后来她在祷告中,常常思想马太福音18:22节“原谅别人七十个七次”的教导。她说:
“人和人相处的过程,都是一直在磨合,但还是有很多事是‘过不去的’,原谅其实很难,但主耶稣的爱,却可以帮助我们跨出原谅的第一步。”
这一观念,进而也影响着她看待世界的角度。
《我们与恶的距离》剧照
为了写《与恶》10集的剧本,吕莳媛做了大量田野调查。
前前后后,她差不多采访了40多位法官、律师、犯罪心理学教授、精神鉴定医师、精神障碍者病友、记者、社工。
每一位采访3个小时,并打成逐字稿。
一开始吕莳媛写这部剧,恐惧的成分更多一些,比如害怕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她要去找到答案。
她说当时写剧本的时候,每天都跟打仗一样,因为自己“资质不高”甚至有的时候会变得很焦躁。
这个时候,她就会选择读经、听圣歌,她笑着说:
“真的要每天拉老爹衣角俯伏敬拜,才会有进度!”
因为基督的信仰对于她来说,一直是很稳定的力量。这份稳定的力量就是相信祂在,祂掌管着一切!
04
一味地“排除恶”,
恐会引来更大的恶!
在得知吕莳媛获奖后,牧养吕莳媛的新恩堂刘吕霞牧师这样说道:
“十元(牧师对吕莳媛的昵称)她的作品,粉碎了我们惯性思考来判断“对错”的框架。
看到这个世界要有真爱与饶恕,是必须放下自己!甚至被伤、被辱、被出卖、被遗忘……”
但其实大部分人在遇到重大事件时,通常的反应是选择不看,或是咒骂,或是觉得只有“坏人”消失,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好。
《我们与恶的距离》剧照
可就像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说过的那样:
“一味地“排除恶”,恐会引来更大的恶。”
所以当吕莳媛以剧中的人物说出,“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你有标准答案吗?”时,便已经表明:
《我们与恶的距离》要讲的已经不是如何分辨善恶,而是在讲如果我们不睁开眼睛看清楚这个世界的话,人既无从善也无从恶。
在这部剧里,你会惊讶地发现,普通人与恶的距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遥远,正如《圣经》中所说: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罗马书3:23
《我们与恶的距离》剧照
既然知道了问题的根源,要怎么解决呢?《圣经》中又给出了这样一句话:
你们从前与神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他为敌。但如今他借着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们与自己和好……
歌罗西书1:21-22
藉着基督的受死和复活,打破这一切“恶”的隔阂,并促成了我们与自己“和好”,与别人“和好”,与神“和好”。
此后,即便有最可怕的邪恶,也难以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
《我们与恶的距离》剧照
那《与恶》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在剧情的最后,受害者家属与加害人家属双方藉由“修复式司法”进行了一场对话。
遭逢丧子之痛的女主,对加害者家属说:
“其实,我心中一直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我希望你们一辈子都走不出这阴影;但另一种声音也不停告诉我,你们也是受害者,原谅与惩罚之间,有时很难抉择……”
最后女主用儿子生前的一句话“希望就在云后面”,送给了加害者家属。
在这样一场“先与自己和好”,又促使“与旁人和好”的历程中,才最终从仇恨中解脱出来,并获得了修复和医治。
点“在看”一起传福音呀 ▽
105357阅读
103616阅读
101835阅读
101699阅读
101607阅读
101563阅读
101528阅读
101313阅读
101069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