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57阅读
根据圣经,在上帝子民特有的苦难中,绝大多数都是出于神自己所派定的管教。
这个主题在新旧约中表现得都很强烈,其中最显著的经文是在希伯来书十二5一12节(部分引述箴言三章11一12节)
「你们又忘了那劝你们如同劝儿子的话,说: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他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因为主所爱的他必菅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你们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们,待你们如同待儿子,焉有儿子不被父亲菅教的呢?管教原是众子所共受的,你们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儿子了。再者,我们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们,我们尚且敬重他。何况万灵的父,我们岂不更当顺服他得生么?生身的父都是暂随已意管教我们;惟有万灵的又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分。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所以你们要把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
这些经文有几个相当特出的地方:首先,从经文脉络来看,作者心目中的管教是用来帮助基督徒打击罪恶的。我们看到在这段经文前的引言,作者其实是在责难读者:「你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来十二4)。
换句话说,作考认为他们对抗生命中罪恶的努力程度,还没有到殉道的程度;因此他们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第二,作者指称从箴言中转摘的话为「劝勉的话」。当然,如果你停下来好好想想,会相信管教的目的必然是为鼓励那些真心想讨天父喜悦的人。如果神管教他所爱的,像父亲般惩罚他的孩子,那么受他惩罚却表现出不当的愤怒不悦。
不过显露了自己的不成熟罢了——甚或最后竟然怀疑自己是否愿意学习天父的样式。这是为什么保罗欢喜接纳自己软弱与病痛的原因:他知道如此能减除他的骄傲(林后十二7一9),并能导致体验主的美好思典。
第三,这个管教乃是为了我们的好处:「惟有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分。」(来十二10),并且「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来十二14)
希伯来书信大部分的重点在于指出,虽然有好的开始,并展现优秀的信徒生命与力量,但信徒要警惕,惟有坚持到底的信仰才是真实的信仰:「……我们若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便是他的家了。……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来三6、14)这就是为什么神充满慈爱地管教我们:他训练我们要不屈不挠坚持到底。
第四,这正是神对待他子民的方式。如果任何人的生命中没有神的管教,那么他们作为神儿女的地位便有问题;这种人让自己显得像是「私子,不是儿子。」(来十二8)
神管教的面面观在此暂不详表,但我们浏览经文时可以得到启发:神的管教有可能包含战争、瘟疫、疾病、谴责、混沌未明,还有个人方面的「芒刺」、与亲人死别、地位丧失、受人排斥等,许许多多不一而足。
实际上,我们不可能逃开神的至高权能。圣经标明出一些事情与环境是恶事,在它们背后,我们只能隐约模糊地辨认出神的存在,但在这种情况信靠他,是学习成为全权神的信心之子必经的过程。
因此,神照管人的奥秘以另一种形式显现,我会在第十一章详加解说。但目前重要的是,明白神的管教虽然全都为了我们的益处,但至少有一些神的管教方式,被视为是灾难与恶事。
比如,慢性疾病引起的长期病痛当然不是「好」事,但是适当地接受它能培养信心、操练祷告,并对别人的受苦产生同情,生出的反省与智慧可以消除骄逞与自大不耐的心态。
我认识一些夫妇,他们因为失去了孩子,最后走上宣道的路,有些牧师在自己第一次失去亲人后才学会关心他人,还有些年长的圣徒在悲惨的情况下失去所有的孩子后,大大发挥了基督徒的影响力。
我并非自称明了这些例子是否该被视为是天父的管教。我宁可想像那是多种因素的混合。解读发生的事,那种不确定有时候会产生痛苦。我面对此一打击,是不是神在用他的方式告诉我要作什么改变?
或是这种管教方式是用来坚固或软化我,好使我更有用?或者它根本是一种亚当后裔罪性的承继,和管教无关,而是堕落世界中神照管人的奥秘?但是我们一定得作决定吗?如果这一个小小的自我检讨,只是要我们改进。我们改进就成了。
但有时候基督徒惟有在黑暗与痛苦中,才能尽责地作到信靠他的天父。这也是我们需要更多思考的地方,这将在本书第十一和十二章较大的架构中讨论。即便如此,我们要知道,管教是「拼图」全景当中的一部分,与其他图景并非全然无关,但它对恶事与苦难的问题也不能提出完全的「解答」。
另一方面来说,它也可以说是很重要的部分,在常常缺乏管教的西方世界,大多数基督徒都对这事想得太少,在教会里想到的也不多。
105357阅读
103616阅读
101835阅读
101699阅读
101607阅读
101563阅读
101528阅读
101313阅读
101069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