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断亲现象”正崛起: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不和亲戚来往 !!
2021-12-22 1707阅读
作者: 脉动
|来源: 世界的脉搏
2021就要结束了,马上又是迎来新的一年了。许多90后根本就没有去拜访亲戚的计划,他们也从不担心要跟家里的亲戚来往。
如果不是血缘,有些亲戚可能一辈子不用见几次。这种现象被称为“断亲”,字面意思是亲属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联系。与前几代人相比,90后更加自觉,强调“我”的重要性,不会为了一个好的场景而妥协。如果你让我不舒服我远离你是很多人的风格。
随着社会的变迁,原本常居一地的人很多都各奔东西。空间上确实能够对亲情产生一定的障碍。但交通的发达,空间倒并不是最大的距离。让我们感慨的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越来越冷漠,在中国社会日益严重的脱节现象背后,是90后不再把家视为“退路”的情感疏离。为什么我们不再珍惜曾经是疗伤港湾的“家”? 三个原因你无法想象。
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更信任那些经常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人。然而,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变化,使得亲戚朋友之间很少相处。我们也没有资格参与对方的生活,对对方没有深入的了解。双方都不熟悉,自然就会产生不信任。即使他们在节日聚会,他们会觉得他们消耗了时间和精力,没有意义的事情会因此而消失。人是社会的产物。当社会运作方式发生变化时,人际关系自然也会发生变化。由于大家的贫富差距,年轻人聚集在经济发达的地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通常与家乡没有太多的联系,也就是说没有兴趣交流。如果一段关系要持续下去,它必须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同理心,或者有持久的兴趣。如果两者都不存在,这段关系就会看起来是存在的,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引起涟漪。相比前两个原因,这个原因就会比较深入,有些亲戚为了自身利益有冲突,他们不能体谅彼此在彼此需要的时候理解,给予安慰,即使没有前两个条件,仍然可以维持一段关系,人毕竟是一种需要情感的物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中国亲子模式有很多缺点。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总是抱着“你是我生的,所以我对你有绝对的控制权”的态度。这种不尊重的模式使许多人没有归属感和对家的依恋。假期期间,许多人宁愿呆在租来的房间里看电视剧,也不愿回家面对父母和亲戚。当许多年轻人回到家,他们将面临父母的指责和亲戚的比较。他们不关心年轻人在外面是否过得好。生活有压力吗?
圣经上说,你们作父母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年强人面对父母亲戚的指责和自身的生活压力,就很容易失去志气,最后就简单粗暴的干脆不来往了事。人们天生就会权衡利弊。当一件事不再给个体带来情感或物质上的好处时,个体就会失去去做这件事的动力。在过去,道德制衡意味着许多人忍受着与亲人之间痛苦的关系,但今天社会流动性的快速增长使得道德不可能约束个人行为。当然,没有人愿意维持这种脆弱的关系。当人们的需求不能互相满足的时候,强制维护其实是一件很辛苦而且不划算的事情。相反,剔除那些不合得来的人,释放你的能量去寻找合得来的灵魂,改善你们关系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有人说:“知心朋友,终身受用。”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家往往不是一个撤退的地方。当你处于最低点时,你所爱的人可能是压力的来源。他们刻薄又伤人,但他们说这是为了你好。我认识很多朋友,他们在生活中经历困难时,有两三个亲密的朋友,而不是血亲,给他们信心和鼓励。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一段关系的质量不是由血统决定的,而是由性格、价值观和社会地位决定的。如果这些条件不符合,继续这种关系会给生活增加很多痛苦。怎样打破这种“断亲”现象呢?毕竟血缘亲情是神赐予我们的一种普遍恩典。没有父母等血缘共同体的保护,我们不可能正常的成长。要重建和维护血缘共同体的深入关系,打破亲人之间的疏离,不仅仅是政府倡导常回家看看就能办到。这需要每个人,包括社会上的老人年轻人共同的努力。我们需要悔改,不仅仅只是专注自己的得失喜好,而应真实去体谅亲人的情感和物质等的需要,彼此相爱,彼此饶恕,彼此祈祷,成为灵魂与肉体都能相顾的真实的共同体。这样“断亲”才能重建,社会才能真实的更和谐。
整理人:恩典ing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