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人与人和好,才是这个冷漠时代唯一的生命


  文章来源 | 今日佳音

微信公号  |  香柏2018(ID:xb-3030)


 

正文TEXT


美国时间2月24日晚(亚洲时间2月25日),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在洛杉矶颁布,彼得·法雷里(Peter Farrelly)导演的《绿皮书》(Green Book),一举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等三项大奖。

 

奥斯卡奖在电影界,几乎是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大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年度电影的成果,和电影艺术的发展,甚至还映射出时代的审美或精神趣味。 


-01-

电影审美的趣味:从奥斯卡金像奖说起 



普遍认为,近十年的电影(奥斯卡获奖电影的水平),整体上在走下坡路。我从念初中开始,至今有将近十年较密集观影的经历,不敢说看过多少电影,但经典电影还是看过不少。

 

若说整个电影行业在走下坡路,我不太认同。虽然在90年代电影的黄金年代,爆发式的拍出大量经典;但近些年优秀的、深刻的良心作品依然不少。

 

不过需要承认的是,近些年的佳作虽然在题材、立意上并不弱于上个时代,但在回味上似乎真的有些不够,这让人产生电影行业在倒退的感觉。

 

或许这是因为近几十年来以好莱坞为典型的电影行业拍出了大量的“类型片”,以致于观众对同一类型的电影多多少少有些疲惫和生厌。

 

再者,人们通常更加认可率先推出的经典之作,后来的作品想要超越前者也总有些困难。

 

虽然从某种角度讲,停滞不前即是倒退,不过“类型片”也并不是电影行业的原创,在深受牛顿的机械宇宙论影响的后现代社会,人人都被训练成某一种“类型”的人。

 

 

依我有限的观察和理解,其实近些年的电影并没有明显的退步,也没有显赫的突破,虽然电影在工业、技术层面正值日新月异的突变。

 

所以不能单纯地比较两个时代的电影产物,只能说这是不同时代、文化、思想、审美……塑造出的电影世界中产生不可避免的差别。

 

再者,电影作为现代社会主要的媒介,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思想、文化的缩影,也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人文情怀和大众审美取向。

 

这是我们关注电影及其背后的动向的原因和意义。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就要做这个时代的人,就要了解这个时代,以期更好地赋予信仰的终极关怀。

 

对照近几届奥斯卡奖,发现黑人(种族歧视)题材的电影获奖十分频繁,除了今年的《绿皮书》,还有2013年的《为奴十二年》,2016年的《月光男孩》。

 

当然,黑人、平权等问题,一直都为人们所关注,只是近些年这些话题变得越来越敏感。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女性、同性恋、宗教等问题上。

 

这部《绿皮书》,对当下这个冷漠的时代,各个阶层之间一触即发的矛盾现实,我们从中又能看出什么呢? 

 

-02-  

非黑即白?《绿皮书》隐藏的几件趣事

 


本届奥斯卡的大赢家《绿皮书》,改编自真人真事,故事设定在1962年,当时美国正处于非裔美国人的民权运动时期。影片以主人公托尼(维果·莫特森饰)和谢利·唐(马赫沙拉·阿里饰)这对性格迥异、文化背景差异极大的“黑白组合”南下的巡演之旅为叙事线索。

 

当时美国南部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对黑人有很多歧视性政策,两人一路靠着一本专门为黑人出行南方的书《黑人出行指南绿皮书》度过整个旅程,这书名也是电影的片名。

 

虽然以黑人为主角,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来反映种族问题,塑造黑人白人和谐相处的场面的电影并不少见,这种带着浓厚美国文化基因的电影也是好莱坞所擅长的重要的“类型片”。

 

不过有趣和巧妙的是,这部电影将知识、艺术、资本以及话语权都“交给了”一个黑人,这种身份上的置换也是这部中规中矩的电影所带来的少有的惊喜。然而,实际上电影所展示的仍旧没有突破“以白人为主”的观念。这种置换如同书名《黑人出行指南绿皮书》,有些过于“巧妙”,反而有些“此地无银”的幽默。

 

谢利·唐是三个博士获得者的天才音乐家,虽然是黑人,但他将自己定义为“精神上的白人”,他熟悉美国主流文化,深受古典文化熏陶,出入上流社会,谈吐优雅、举止得体,这不正也是对“白人文化”的鼓吹吗?

 

他外在的“黑”和内在的“白”是互不兼容的,这让他深受煎熬,就如他自己所说,“我不够黑,也不够白,台上是优雅的钢琴家,台下不过还是个黑人。”

 

 

而托尼和谢利却刚好相反,表面肤色上是位白人,但为人粗俗、贪婪,文化程度低,熟悉黑人流行乐,生活在底层社会,这又何尝不是一位“典型的黑人”?

 

到底谁黑谁白,或许我们很难做出简单的区分。在这部喜剧里他们二人互相补充,相互陪伴成长,结局深得人心,也为《绿皮书》赢得不少口碑。

 

在我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生命里,也常常会有“既不够白又不够黑”的困惑,甚至也会像谢利一样深受折磨和煎熬。

 

在我初回到教会时,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非常自卑和孤单的状态,一方面被从前的交际圈视作异类而断绝往来,另一方面又总觉得自己是个比其他弟兄姐妹都要污秽的罪人,身边又还没建立起新的朋友圈。

 

好在我相信上帝普遍的保守,虽然我直到今天仍旧有些“不黑不白”,但好在身边一直都有和我一样“不黑不白”的家人同在,一起正视环境,相互扶持共同成长,就像谢利与托尼两人。

 

难怪诗篇里说“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 

 

-03-  

关系从接纳开始:兄弟相爱的暖心故事 



虽然这部电影“中规中矩”,但好的是贵在立意,叙事成熟,以题材取胜。

 

最让我念念不忘和感动的是精彩的对戏,一段段对话缝接起整部影片,和远远超越电影距离的爱和使命。

 

首先是发生在两位主人公之间的友谊,从最初相互芥蒂的雇佣关系,在这趟充满危险的南方巡演途中渐渐放下内心的防备,最终结为相互依赖、彼此分担的好兄弟。

 

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根本就是一场磨难,谁都想改变对方,又不想被对方改变。面对粗俗无赖的托尼,谢利用他十分礼貌、优雅的方式,试图说服和改变托尼,让他成为一位有上进、自尊、优雅的绅士。

 

而面对“不食人间烟火”的谢利,托尼死磨硬泡,灌输自己的生活哲学,试图把谢利拖下水。但两人在一次次地碰撞中都失败了,要改变别人,是多么困难,或许这条思路从根本上就错了。

 

 

后来他们尝试去理解对方,托尼虽然是个十足的粗汉,但也是一位心思足够细腻而善良的人。他在每日写给妻子的信中写道,自己和谢利博士相处的非常好,但总觉得他有心事,不开心。

 

托尼慢慢地开始真正关心起谢利,开始为他着想,鼓励、支持他,开始关心他的家庭、经历、喜好。而谢利也逐渐放下自己的“高贵”,不再视托尼为一位粗俗的佣人,而是把他当做可以交心的朋友。

 

在关系里,首要的是爱,是相互接纳,而不是试图同化对方。

 

影片结尾,谢利鼓起勇气敲开托尼家门。此时的他,不仅战胜了文化中的“歧视”基因,更是胜过了内心的自卑和恐惧,最终这对黑白兄弟深深地拥抱在一次,化解了所有的芥蒂。

 

我们这个时代与任何时代一样,都格外需要这样的和好,需要这般弟兄和睦同居的美善,需要彼此扶持、相互陪伴、关心灵魂的友谊。

 

我们都需要一位这样的朋友,也都需要成为这样的人。

 

— 作者简介 —


 

腓力,基督徒诗人,《找教育》杂志主编,自媒体。



——   得智慧胜过得银子   其利益强如精金   ——


执行主编:华子   责编:青云

校对:Deborah  美编:Deborah


                                                                                  整理人:恩典ing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0)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