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57阅读
作者| 先知书店
文章来源|千字文化(ID:qzwh2015)
不唯上 不唯书 不唯众 只唯实
简介
哈耶克(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奥地利出生的英国知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是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 。著有 《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物价与生产》、《资本纯理论》、《通向奴役的道路》、《法律、立法与自由》、《货币的非国家化:共存货币理论与实践的分析》等。适逢哈耶克诞辰120周年,先知书店总结了哈耶克的11个理论。在此,善商与您分享。
通常而言,伟大的思想家有两种:
一种是横空出世,影响了一个时代,以致他的名字常被用来定义他所处的时代;但在历史长河中,他只被定格在特定的时空之中;
还有一种,不仅准确预言了未来,还把自己变成历史的一部分——他身后所发生的每一场悲剧和灾难,都在为他的思想做注脚。
前者如伏尔泰,后者如哈耶克。
哈耶克的一生,多半是孤独的。
哈耶克虽然在1944年就出版了《通往奴役之路》,名满天下,但也因此被斥为“最重要的反动思想家”,被那个时代的主流视为“异端”。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苏东剧变,哈耶克的预言被验证,他的思想才逐渐被理解和接受,并成为享誉世界的思想家。
适逢哈耶克诞辰120周年,先知书店总结了哈耶克的11个理论。
人类是如何从早期原始社会那种一个一个的小部落,发展成今天这种庞杂的巨型社会的?哈耶克认为,其中一个关键性因素,是人类某一部分群体,在一个类似于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调节人际关系的规则。它不是人类特意计划,或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在没有人能够预知其后果的情况下,经过漫长的岁月,在自发的进化中形成的秩序。
如今,我们在这个庞杂的社会里相互高度依赖,这种依赖源于每个人自利的动机,每个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利用自己的局部知识,参与社会分工协作,在给自己带来好处的同时,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好处。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控制者,也没有一个指挥者,却形成了一种新的秩序——自发秩序。
这是哈耶克最具标志性的标签,相当于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经济学中的自发秩序,而哈耶克把这种自发秩序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哈耶克认为,自发秩序无处不在,任何一个有互动的世界,都会形成自发秩序。
自然秩序,是自然的力量形成的秩序,比如下雨、下雪,比如太阳和地球之间恰到好处的距离,等等,这些不是人类相互作用的结果,与人是否存在、人认不认可都没有关系。
理性设计的秩序,是人有意识的理性建构生成的秩序,体现为法律、政策、制度及其塑造的秩序,例如汽车限购、限行的政策形成的交通秩序。
第三种秩序——人之行为的,但非人设计的秩序,它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人为的,它与人有关系,但又不是人为设计的,它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适应环境、不断的互动、不断的修改、慢慢被人认可、接纳形成的。它介于理性和本能之间。比如语言,语言如此复杂精密,很难说是由哪个人设计的,它是由无数人参与,慢慢进化、自然选择的结果。
群体选择理论,其实是解释自发秩序到底怎么自发形成的理论。
自然选择在群体身上显示的作用,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在个人身上显示的作用是一样的。举个例子,有两只兔子,其中一只因为跑不快,所以被吃掉了。另外一只肌肉特别发达,跑得特别快,结果就存活了下来,并繁衍后代。
跑得快的兔子基因不断进化,以至于和老虎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平衡——老虎吃不完兔子,兔子也不至于多得到处都是。大自然只挑选那些有优势的个体出来,好比兔子跑不快就要死,企业搞不好就要垮掉。
我们可以把时间拉长些,从动态的世界地图上可以看到,人类群体的疆域是在时刻变动的,有的时候在扩张,有的时候在缩小;有的群体消失了,有的群体诞生了,这说明人类群体一直在进行残酷的竞争。
在社会科学领域里也是如此。一个群体制度的优劣,往往可以从经济、军事、国际信用、原创科研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表现越强,说明制度越优,就倾向于被其他群体复制和扩散。
但是,自发秩序只是一种解释的科学,不一定就是好的东西,也可能是坏的东西,比如恐怖组织的扩张,这种扩张,也是一种群体选择,这种群体把它的宗教信仰扩散到了其他地区。如果我们以宽容对待不宽容,不宽容就会把宽容消灭掉,造成巨大的灾难。
所以,群体选择也可能会导致一个恶的后果,一个残酷的后果。
哈耶克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在本质上不是一个物质的世界,而是一个由知识和信息组成的世界。
因此,劳动分工的本质是每个人利用自己特有的理性、存储的知识信息,跟他人的理性、知识进行整合,这些知识片段整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我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所以说,最重要的不是劳动本身这种机械性的活动,而是知识。
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局部知识,所以需要知识分工。而知识分工的前提是,知识必须是分散的,没有一个人能够掌握全部的知识。同时,因为世界总是充满不确定性,所以需要我们能随时利用自己的知识做出决策。
所谓适应(adaptation),是在很长时间尺度上,一点一点的累积,多步骤的选择,在无设计师的情况下,最终被设计成一个极为精致而又复杂的东西。
适应性导致复杂性。竞争的过程是一个为了不断适应环境,慢慢产生变化的过程。逐代的变化,让事物越来越复杂。
适应导致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竞争过程中,竞争双方都受一种想要打败竞争对手的欲望的驱使,无时无刻不在改进自己的组织、制度、技术、产品,让自己能比对手强那么一点点,再强一点点。有的时候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
人类的进化也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每次进化一点点,差的地方进化掉,好的地方保留下来,微观上慢慢改进人类的生存能力,让人类能够逃避危险存活下来。
一般而言,进化有三个步骤:复制、变异、选择。科技、产品、商业模式,进化很快,每一次的改变,都会把坏的去除,好的保留,接着用于下一代,这个改变周期可能仅仅是几个小时。而基因变化的周期特别长,每一次变化都需要一代人,所以人类的进化才如此漫长。
政府垄断了货币发行权,所以,政府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种权力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通过印钞票、降低贷款利率发行信贷等方式给市场放水,注入资金,很多人会误以为经济形势一片向好,企业家会扩张生产,殊不知,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变好,这只是人为制造的集体幻觉。
任何东西都有真实的价格,真实的价格信号特别重要,尤其是资本生产要素,虚高、虚低都是不可持续的。资本的价格就是利息率,人们是靠利率来判断资本的属性。
人为地降低资本的价格,会误导资本家进行错误的投资,最终消费者不买账,商品都卖不出去,导致债务产生,破产伴随着失业侵袭整个社会,就产生了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对此前错误投资的清算,源头上是对人为扭曲资本价格信号的清算。
人是社会性动物,生活在共同体中,生存繁衍高度依赖于分工交易的合作秩序。因此,我们必须遵守良好的合作规则,即良法,才能不冒犯彼此,才能共同存活。
哈耶克认为,法治之下才有真正的自由,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服从任何人,只服从法律,他就是自由的。
自由与责任相联系,自由不许诺幸福。不是说有自由的人一定会幸福,自由只是一个程序,一种权利,要自由,就需要承担责任。比如,人人都要自由恋爱,不要父母包办婚姻,如果婚姻不幸福,就需要自己承担后果。
自由是消极的,自由与能力无关。哈耶克所说的自由,是一种消极的自由,是别人不干涉自然法所赋予的权利。它与个人有没有能力无关,比如,一个人没有钱(即没有能力)去欧洲旅游,此时,他就不能说,自己没有自由。
哈耶克不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他认为政府是必要的,应该在保护市场运行的产权制度和法治建设上有所作为。
因为哈耶克看到了人性中恶的一面,一旦没有监督者,这种恶就可能随时爆发,靠自觉、道德的约束不能维持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合理秩序,所以,第三方的强制,尤其是暴力强制,就成为必须。
但是,哈耶克反对政府直接干预、参与经济过程,尤其反对施行国家垄断。
如果把民主视为多数人决定的事务,特别是针对不受民主调节的私人领域时,民主就会蜕变为暴政。民主只能用于私人权利以外的公共事务,私人领域的权利不需要民主表决。
如果人们通过民主表决属于个人自由的事情,那就成了民主程序对自由的僭越,最终会变成由民主操纵的多数人的暴政。这既是一种危险,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哈耶克认为,政府的本分是保护人的自由,保护自然法赋予个人的权利,这比民主本身更重要。
法律分为自然法和人定法。
那种由无数人经过一代代的实践,不断地检验好与坏,收益与损失,规避那些会对人造成伤害的,保留那些对人有利的,所形成的一般规则,就是自然法。
人定法是政府制定的法律,比如各项规章制度,任何国家的立法机关都没有绝对至上的立法权,因为在人定法之上,还有自然法。但人定法可以表达自然法,比如刑法中规定,不准强奸,不准偷窃,不准抢劫,但不能僭越自然法。
哈耶克的法律理论同样离不开自由,哈耶克认为,服从符合自然法的良法的统治就是自由,所以,自由和法治是联系在一起的,法治,应该是rule of law,不是rule by law。法治在政府强制和个人自由之间建立一个防火墙,让政府不会轻易地侵犯到个人的自由。
必须警惕公法对私法的僭越。私法的公法化,意味着建构的秩序侵蚀,甚至取代自发秩序,法治就会蜕变为再分配的工具。
很多国家的政府都试图获得更大的权力立人定法,结果导致恶的后果。比如北欧高福利国家。本来人的收入就有高有低,社会就有贫富差距,政客为了迎合选民而承诺高福利,结果只能动用权力来调节,通过高税收和借债,给民众发福利,福利越来越高,政府入不敷出时,就会印钱,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反噬自身。
哈耶克认为,“在社会科学中,事物的名称要根据人们的观念来决定。假如有人这样认为,并且也由于有人这样认为,那么,货币就是货币,词汇就是词汇,化妆品就是化妆品。”
哈耶克所阐述的社会科学事实,是一种人们共同接受的观念性的事实。比如语言中,用“水”这个字表达一种液体,用“爸爸”这个词表达对一个人的称呼,都基于一种人们观念中共同约定的规则,是所有人都同意并遵守的,如果有人不愿意遵守,就没有办法跟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再比如婚姻,婚姻不是指两个人在一起居住,而是一个基于双方都同意的观念之上的共同体,是一个社会科学事实。
计划经济为什么行不通?因为它把经济理解为一个器物层面的“物的事实”,而不是一个合作的、社会科学的事实。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概念都是社会科学的事实,比如供给、价格等等,因为它们都是人行动的结果,是基于一个共同体的共同认知,共同约定。可以说,没有人的观念赋予其意义,就没有供给、价格这些“社会科学事实”的存在。
第一,由生物遗传决定的。比如,我们都不喜欢别人动自己的东西,这种对自己物品的自然保护反应,就是一种来自于动物的行为,是产权保护行为。
第二,理性。我们的理性有思考美丑善恶、邪恶与正义的能力,理性告知我们,和平、自由、正义是美好的。
第三,体现在传统中,由社会实践不断进行的自然选择过程形成的规则,比如婚姻规则、一夫一妻规则、市场等价交换,等等,这些我们一生下来就沉浸在其中的文化传统,也是其中一个渊源。
事实是,人类价值源于三重继承——既有生物遗传的继承、理性思考设计的继承,也有社会文化的继承。
除了上面11个理论,我们还总结了哈耶克的3大原创发现,7个洞见等精华,陆续分享给大家。但我们深知,这也只是对哈耶克深邃思想浮光掠影的一瞥,而远非全部。真正读懂哈耶克,还需要阅读他的著作。
哈耶克是自由的卫士,是观念的斗士;是20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也是研究横跨心理学、法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天才。然而,他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同一方向——“为自由及其敌人寻根”。
作为一位深刻影响了、而且仍将影响人类思想及历史进程的思想家,哈耶克的作品,早已走出学术的象牙塔,成为所有热爱自由,忧思人类命运人士的案头必备书。
—— 得智慧胜过得银子 其利益强如精金 ——
执行主编:华子 责编:揽月
校对: 柠檬 美编:揽月
整理人:恩典ing
105357阅读
103616阅读
101835阅读
101699阅读
101607阅读
101563阅读
101528阅读
101313阅读
101069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