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做人最忌讳的,是太有身份感


作者|韩九叔

文章来源|国学文刊


不唯上  不唯书  不唯众  只唯实

导 语


做人最大的教养,是没有身份感。你对待他人的态度里,藏着你的教养。



 正文 TEXT 


诸葛亮曾说:“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心,勿持功而失信。”


自恃身份,脸上写满优越感的人,非但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还会处处树敌。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如果你要得到的是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的是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做人最大的教养,是没有身份感。不以势压人,才会得到他人的敬重。


01
别让优越感,毁了你的教养。

许多人以为,尊重是一种仰视,是弱者对强者的崇拜,是小辈对长辈的恭敬。事实上,尊重是一个人的教养,从不对上卑躬屈膝,对下目中无人。

总有一些人,自我感觉膨胀,唯我独尊,别人通通要为自己让道。去餐厅吃饭,就对服务员显示自己的优越感;搭车时,就对司机显露优越感。

看到身边人的失误,则要自命不凡地指出错误,只为了刷存在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丝毫不顾及别人的心情和面子,还以为给人上了一课,得意不已。殊不知,在公共场合给人难堪,是最没有教养的行为。

二战时期,有一张照片广为流传,记录的正是英国国王到伦敦的贫民窟视察的状况。只见他站在东倒西歪的房子门前,礼貌地对里面的老太太说,“请问我可以进来吗?”

真正有教养的人,早就忘了自己的“身份”,放下了自己的优越感。

我们都是芸芸众生的一员,虽然有贫富之差,但没有贵贱之别。你对待他人的态度里,藏着你的教养。


02
迷恋身份感,是一种无知。

刘慈欣曾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可笑的是,仗着身份感行走社会的人,往往缺少真材实料。

他们需要身份感,给自己装点“门面”;无形中,这也暴露了他们的外强中干,底气不足。

真正的有本事的人,能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对待任何人都不会托大。

学者梁衡曾说过一个故事:

一个恃才傲物的大学教授,有样学样写了个书稿寄往出版社,偏偏等了几个月还没回音,只好主动去催。

他很自信自己的“水平”,因为自己光是头衔,就占据了大半页纸。出版社编辑也没有为难,费心抄下大学教授的20多个头衔,正文却只有八个字:“水平不够,恕不能用。

如果没有真才实学,人的所谓各种身份,都是纸糊的老虎,起不到半点作用。俗话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只有装不满的瓶子,走起路来才会晃里晃荡。

直到装满后,才会变得四平八稳。有真知灼见的人,从不迷恋身份感。不必显摆自己的“依仗”,换取所谓的认同感。


03
真正的高贵,是骨子里的谦卑。

《菜根谭》中说:“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骨子里有一份谦卑的人,最是踏实实在,最能以德服人,以能力服人。

在私底下,他们不会自恃过往取得的成绩,以不卑不亢的姿态示人。

如果来往尚浅,你不会意识到他们的独特;能看到的,只有干净的外表,平和的态度,仿佛他们也没意识到自己很“了不起”。

国学大师章太炎给后人的遗训说:凡人总以立身为贵,学问尚是其次,不得以富贵而骄矜,因贫困而屈节。他的孙子是一位民办教师,每天一身蓝布中山装,教书育人没有一丝懈怠。

陈丹青和这位教师做了几十年邻居,才知道他的“显赫”身份。

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人。有些人举止平凡,却成就非凡;有些人言行高调,却浅陋无知。虽说谦卑并不能直接成就一个人,但却能促进一个人的修为。他们从不看轻别人,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不奢求完美,因为追求极致的过程,永无穷尽。


04
真正优秀的人,是内敛的。

人总是习惯通过炫耀,掩盖自身的不足,所谓“身份感”亦然。太过注重自己身份的人,往往局限于自设的困境中,自以为是,难有作为。

古往今来的大英雄、真豪杰,也有迟暮、谢幕的一天。何况平凡的我们,实在不必把自己看得太重。

真正优秀的人,是内敛的。因为有自知之明,故而能走得更远。与朋友们共勉。

每日恩典

「马太福音20:28」 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腓立比书2:6」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

「腓立比书2:7」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


·END·

图文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仅作讨论学习使用



执行主编:华恩 责编:揽月

  校对:文慧 美编:揽月 奇恩


                                                                                 整理人:恩典ing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2) 意见反馈